天天看點

新時代的創業史!這是中國城建史上首個農民造城的故事

作者:南方都市報

二十世紀後半葉,幾乎每個農民都有一個進城夢。在《平凡的世界》《人生》等經典作品中,均有對農村青年“有志者、誓進城”的奮鬥經曆的描寫,“農民進城”一度成為某一時期當代寫作的文學母題。

朱曉軍寫作的《中國農民城》一書則記錄了一群渴望進城的農民直接靠時代和人民的奮鬥造出一座城的曲折曆程,寫出了新時代的創業史——農民造城。

近日,長篇報告文學《中國農民城》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和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國農民城》以十八大以來第一個不設鄉鎮和街道的“鎮改市”——龍港的發展為主線,全面講述了小漁村發展為中國第一座農民城的真實曆史,為人民奮鬥留下熾熱而凝重的記錄。

新時代的創業史!這是中國城建史上首個農民造城的故事

當代著名報告文學作家朱曉軍

朱曉軍是當代著名報告文學作家,他的寫生一直關注現實、關注民生,《一個醫生的救贖》《高官的良心》《快遞中國》等作品受到評論家和讀者的高度評價,曾獲魯迅文學獎、徐遲報告文學獎、中國短篇報告文學獎、中國改革開放優秀報告文學獎等全國報告文學獎項。《中國農民城》全面展現了他務實求真的采訪、調查、組織材料的能力,紮實厚重的文筆、細膩真摯的描寫,在記錄宏大曆史的同時,深情講述了時代大潮中生動豐富的人物故事。

他們創造了農民造城的奇迹

上世紀八十年代,溫州流傳着民謠:“平陽讨飯,文成人販,永嘉逃難,洞頭靠貸款吃飯,溫州資本主義泛濫。”1981年著名的貧困縣平陽分縣,由一個貧困縣變成兩個貧困縣。其中蒼南尤為貧困,既沒有縣城,沒有中心鎮,也沒有經濟中心。為此,上司決議要建經濟中心和物質集散中心——龍港鎮。

四十年前建鎮時,一片荒灘的龍港從幾個漁村開始發展,百姓生活困苦,第二任書記陳定模主動請纓到龍港鎮任職。他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帶領村民們就地建城,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趕上對岸的鳌江,讓農民們過上城裡人的生活,有電燈,有公路,有中學,有醫院,有圖書館。在沒申請到國家投資的情況下,龍港在陳定模的帶領下隻得挖掘“中央一号檔案”的政策資源——動員農民集資造城,在中國率先推出戶籍制度改革;在土地法出台前,率先實施土地有償使用,吸引了農民進城,建造了震驚全國的“中國第一農民城”。

朱曉軍的《中國農民城》講述了小漁村發展為中國第一座農民城的真實曆史,一群浙江溫州龍港的農民,憑借人民的智慧和勤奮,在短短四十年,不但實作了農民進城的夢想,而且創造了農民造城的奇迹。本書詳盡記錄了在基層黨組織的帶領下,在一批奮鬥者的努力下,龍港人如何一步一步探索,一步一步建設出他們的理想家園。

每一位平凡創造者的不平凡故事

該書是“浙江模式”和“溫州模式”的形象生動的文學再現,是我們回望來路十分重要的裡程碑。

在《中國農民城》中,每個人物都在用生命和夢想書寫着傳奇。老書記陳定模是龍港的第一位奇人,他屢屢在絕地尋出生機,雖隻有國小畢業文憑,卻能通讀政治理論名著,在反複思考研究中,借助改革開放政策和中央一号檔案,從《資本論》中找到了改革的方法和依據。《中國農民城》客觀、真實地記錄了龍港建設過程中面對的種種阻礙,遭遇的種種困境,江南地區嚴重的宗族沖突,各種地方勢力的角逐,上司幹部不斷遭受的考驗、質疑等等。

新時代的創業史!這是中國城建史上首個農民造城的故事

作品深入挖掘了龍港的基層上司們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工作态度,寫出了他們敢為人先、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精神,講述了他們開明開放、敢想敢幹的實幹精神。

龍港人早年間将萬元戶稱為“猴子”,每個猴子都有自己艱辛的奮鬥史,每個人的緻富路都記錄了被夢想照耀下的力拼苦搏。從小紡紗繡花的陳智慧,深山割膠的陳瑞星,蓋七層樓的楊恩柱,還有陳長許、楊曉霞、王均瑤等等龍港人,每個人的過往都精彩非凡,每個人的富裕之路和觀念變革,都成為新時期農民實作中國夢的真實寫照。

作者深入采訪和記錄了數百位龍港人的昨天和今天,留下了珍貴的城市變遷記憶和農民轉市民程序中的心靈史。不僅展示出龍港人敢闖敢試、創新創業、開明開放的新時代精神,更刻畫出新時期一群農民在城市化道路上的滄桑巨變以及滿滿的獲得感與自豪感。

以文學的方式,記錄時代前沿成果

關注國計民生,記錄時代前沿成果,是報告文學創作具備社會擔當和責任意識的重要展現,也是作家人間情懷的最好表現。《中國農民城》不僅以客觀、真實的立場記錄了中國第一個不設鄉鎮和街道的“鎮改市”龍港由農民集資建設發展的曆程,更在文中以中國農村、中國農民的生存境遇問題為暗線,引而不發的展示了龍港所特有的人民為主體、原生自發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龍港奇迹的出現,客觀上符合社會發展規律,是時代改革的産物,卻又有極強的地方特點,以書中呈現所看,作者着意突出了決策者敢為天下先的政策改革和農民個體力量充分發揮、市民身份自我認同兩個層面。

在作者朱曉軍看來,吃透政策、活用政策是龍港有了後來發展的前提。回望曆史,龍港今日的發展離不開四十年前的那次會議。《中國農民城》講述了在“加快龍港建設現場辦公會議”上,陳定模第一次提出跳出計劃經濟思維,以“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思路,組織先富起來的農民到龍港投資建街。此時,1984年中央一号檔案已出台“允許務工、經商、辦服務業的農民自理口糧到集鎮落戶”的政策,陳定模的想法與縣委、縣政府的想法不謀而合,得以成行。

結合實際情況,從人的發展和人性層面了解農民需求,體察農民心理,把農民作為發展主體,調動農民積極性,充分利用農民自發脫貧求富的本能,讓他們成為建設的主力軍,是龍港奇迹的本質。龍港的城鎮化道路并非一蹴而就,經曆了筚路藍縷、一步一探索的坎坷曆程。

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改革典範

這座“城”也改變了幾十萬農民的命運,使他們在多年以前就實作了共同富裕。

浙江龍港是中國城市化發展過程中第一個由鄉鎮變為城市,并不設鄉鎮和街道的行政管理範例,首開大陸治理體系先例,龍港改革的成功充分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是十九屆四中全會思想的最好的實踐與成果。

它在經濟社會發展、行政體制改革、城市治理創新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為中國小城鎮綜合改革提供了樣闆: 龍港創造了人類城建史上的奇迹——農民集資造城;龍港完成了農民進城的壯舉——在中國率先推出戶籍制度改革;龍港是中國行政改革的先行者——40%的行政資源高效承接100%的行政管理職能;龍港已經成為共同富裕示範區——全國城鄉居民收入比最低。如今,龍港是“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可持續發展試點小城鎮”,龍港人更以“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和特有的張揚重新整理着國人的感覺。

走沒有走過的道路,基層改革探索,實作共同富裕……《中國農民城》精準抓住了“農民集資建城”“人民城市人民建”等改革奇迹,全面、深入的記述了龍港改革發展的整個曆程和優秀的改革成果,在紮實的采訪和史料研究基礎上,詳細描寫了幾代建設者筚路藍縷的求索,幾代省、市、縣上司對改革的支援,以及龍港人銳意進取、華麗蝶變的精神面貌和拼搏曆程。

據悉,由本作品改編的三十二集電視劇将由中央黨校大有影業影視中心以及萊可傳媒聯合出品,由著名編劇袁克平(電視劇《大江大河》編劇)擔任總編審。

南都記者 黃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