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末年北京城内有八大镖局,其中以會友镖局曆史最悠久,實力最強勁,當時達官貴人運送貴重物品都會尋求找到會友镖局。李鴻章的家宅,在搬運時就是尋求的會友镖局。王公貴族,朝中大臣如此信任會友镖局,除了他曆史悠久之外,更多是看中會友镖局當家人晚清镖王李堯臣的威望。
李堯臣是河北冀縣人,幼年習武,在老家拜師學習太極拳,18歲時進入北京會友镖局做事,在镖局中李堯臣習得了十八般武器,以及飛檐走壁的輕功。憑借着自己的實力,很快就在北京城中闖出了自己的名氣。

李堯臣的名氣就是當時會友镖局生意的保障,除了找李堯臣,當時的平劇武生名角楊小樓為了演好《鬧天宮》,還親自向李堯臣請教猴拳,平劇旦角大師,出演《霸王别姬》之前,也曾跟随李堯臣學習劍術。
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城後,慈禧匆忙逃竄,但是沒有帶上紫禁城的軍隊。慈禧心裡知道京城軍隊到底有幾斤幾兩,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她點名要會友镖局的李堯臣擔任自己的貼身保镖。
李堯臣武藝精湛,押镖十幾年和綠林好漢都有幾分交情,是以李堯臣很輕松的就将慈禧護送到了西安。八國聯軍撤軍之後,李堯臣又将慈禧護送回北京城,從此奠定了他晚清镖王的名聲。
随着時代的發展,特别是鐵路進入中國之後,镖局行業走向了沒落。1921年經營了300年的會友镖局宣布解散,镖局解散之後李堯臣在北京開設了一家“國術茶社”,繼續傳承國術。九一八事變之後,日寇入侵,二十九路軍副軍長佟麟閣特意找到了李堯臣希望他到部隊中,教導士兵大刀。
李堯臣來到軍隊之後,根據大刀的特點,結合中國傳統六合刀法,自創了一套裝門針對日軍的無極刀法。無極刀法強調的是刀本是刀,可劈;刀亦為劍,可刺的理念。這套刀法經過推廣之後,在抗日戰場上給日軍造成了慘重的打擊。
李堯臣一生曆經清朝,民國,抗戰和新中國成立四大曆史時期,他一生緻力于推廣中國傳統國術,晚年時的李堯臣醉心于研究國術,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國術家,1973年97歲的李堯臣走到了人生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