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釋出了相關的統計報告,公布了第四季度全球手機銷量排名。不出意外,前三名比較穩固,分别是蘋果、三星和小米。

可以看到,小米的份額為12%,與去年相當,而三星的份額則大幅增長,相對應的是OPPO、vivo份額的下跌。
實際上,回顧整個2021年,小米有着很多變化,評價君覺得最主要的一條就是,經過多年競争,小米悟出了一個道理,不要管非小米使用者怎麼說,服務好小米使用者(米粉)就可以了。
之是以這麼說,是因為很多執行個體都表明,小米很關注自家使用者的回報,努力服務好自家使用者,但對于非小米使用者的冷嘲熱諷,則沒有那麼的在意。
首先一個例子,小米從手機到MIUI,到各類産品線,都很喜歡調研,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實際上這種調研呢,是有很多的雜音和幹擾的,但資料量更大之後,總能得出一些使用者真實的需求,在此基礎上認識自己的産品,還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個例子,就是小米的新品手機小米12,是一款市場中久違的小屏手機。小米直言是為了給小米6手機使用者一個好的替代産品,這次真的沒有什麼理由不更換了吧。
當然,小米6使用者這事肯定是一個梗,但每次都提也反映出小米對于老使用者的重視,正盯着,等着對方更新換代呢。
第三個例子,就是小米新機的市場表現。評價君看了下,5000多元的小米12 Pro,在單一電商平台上就有8萬多部銷量,而3000多元的小米12,也有着7萬多部。而與此同時,iQOO 9和9 Pro則各是20000多部,一加10 Pro也是20000多部,真我GT 2 Pro隻有8000多部,差距還是不小的。
也就是說,小米12 Pro在一片質疑聲中,不聲不響的成為銷量最好的骁龍8 Gen 1處理器手機,還是實力必現的。
而且評價君發現,這次小米12 Pro的宣傳并沒有用盡全力,并不急于來這一波流。而這款産品是十分平衡,優化很好的機型,估計會在接下來的春季采購、618,甚至雙11上有不錯的表現。
第四個例子,就是小米電視。實際上經過幾年的發展,小米電視已經赢得了使用者的信任和認可,到了收獲的季節。
是以我們看到,小米電視不僅低價機型銷量驚人,款款爆款,在5000-1000元,甚至20000元價位推出的産品也十分受歡迎。在電視領域,可以說小米印證了那句話,得人心者得天下。
第五個例子,則是小米對汽車的演進。從聚草屯糧,到招兵買馬,到標明工廠位址,小米的動作可以說是緊鑼密鼓。
而另一方面,這既是産業的更新,對高精尖技術的一次突破,其實也是響應使用者的期待,确實很多小米使用者期待汽車市場能有小米這樣的企業,給使用者提供最新的配置,并且細扣每一個防撞梁,每一個隔音棉,每一個車機晶片,而不是囫囵吞棗那樣的介紹。
是以,從小米又一次和蘋果比較這件事也可以看出,小米還是想做自己,并且通過産品證明自己,服務好自己的使用者,讓他們在手機之外,買電視,甚至未來買車買房,或者買房家電軟裝時候也能想到自己。
至于非米粉怎麼說,怎麼批評,确實也沒有辦法,那是人家的自由,但其實也沒有那麼的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