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個考生争奪狀元,乾隆無奈出上聯,一考生轉頭就走,卻成了狀元

千古一帝”乾隆不止風流韻事多,所作的詩詞也多。乾隆皇帝愛好作詩,留世的足足有四萬多首,是中國曆史上寫詩留存至今最多的人,也在各地留下無數墨寶。可以說,乾隆帝是個十足的文學愛好者了,是以乾隆帝也非常重視朝廷人才的文學能力。有一年科舉考試的殿試環節,同進入殿試的考生實力不分伯仲,輪番考了好幾輪兩人都沒有分出個勝負。這可讓乾隆犯了難,雖然兩位人才都可以攬入朝廷,但終究還是得選個狀元呀,該選誰做狀元呢?

兩個考生争奪狀元,乾隆無奈出上聯,一考生轉頭就走,卻成了狀元

乾隆見此也有些許的憂愁,不過不久之後他就想到了方法,用對對聯的方式來考驗兩人的反應能力。于是乎,乾隆說了下比賽規則後,便出了一個上聯“煙鎖池塘柳”。然而,沒有想到的是,聽完了這個上聯之後,其中的一個考生直接請求離開,而另一個人則苦思冥想都沒有想到謎底。

據說這個上聯,乾隆也曾經自己對過,但是也沒有想到合适的對聯。之後,乾隆又問遍了朝中的大臣,就連紀曉岚都沒有對出來。當然,這件事情最精彩的并非是對聯,而是乾隆對于兩個書生名次的決定。人們都以為留下來的這個人會成為狀元,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是,最終成為狀元之人反而是走掉的那個書生。

兩個考生争奪狀元,乾隆無奈出上聯,一考生轉頭就走,卻成了狀元

很多人對于乾隆的選擇都十分疑惑,但是倘若你認真思考的話,其實還是看出其中的奧妙的。“煙鎖水池柳”是乾隆想了很久才想出來的對聯,簡簡單單的五個字卻用了五行作為偏旁。同時,這五個字還十分有意境,描繪了一個幽靜的水池、綠柳盤繞、煙霧覆寫,是以對出符合五行而且意境符合的詩句實屬不容易。

兩個考生争奪狀元,乾隆無奈出上聯,一考生轉頭就走,卻成了狀元

這位扭頭就走的人自然是看出其中的奧妙的,他也知道一時半會自己是對不出的,倒不如放棄這次的比賽,這樣一來還可以節省大家的時間。正是因為這個書生這種懂得适時退步,适時舍棄的精神,讓乾隆覺得他是一個可塑之才,能顧及時止損。是以,此人最終才能夠坐上狀元的寶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