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曹丕之是以在受禅之後沒有殺掉漢獻帝劉協,并不是曹丕有多麼仁慈,也不是因為劉協是魏武帝曹操的姑爺、曹丕自己的姐夫,這裡面主要有兩個原因:

▲魏文帝曹丕畫像
古風尤在
衆所周知,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天下時,不僅将大量姬姓子弟和太公望那樣的異姓功臣封為了諸侯,而且還将商纣王帝辛的胞兄微子啟封在了宋,與微子啟同時受封的還有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的後裔。這些諸侯在封國之内可以奉前代宗廟,對周天子可以不稱臣、周天子則待之以賓禮,此即所謂“二王三恪”。
東漢末年雖然距離西周初年已經比較遙遠了,但這種所謂“二王三恪”的古風卻多少還是保留了一些的。在時人的意識中,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殺掉退位的皇帝、毀壞前朝的宗廟,反倒是不正常了。是以,并不是曹丕不想殺劉協,而且社會大風氣使然。
現實需要
東漢末年,社會階層固化已經相當嚴重了。後來的所謂“上品無寒門”用在東漢末年其實也不為過。曹丕雖然改朝換代了,但朝堂之上能用的依然還是那些人。這些人與漢王朝、老劉家存在着千絲萬縷的聯系,曹丕貿然地殺掉劉協,很可能會給這些人造成心理上的壓力,他們會不會铤而走險,就不得而知了……既然劉協早已是籠中的金絲雀,曹丕又何必殺了他,徒增不必要的麻煩呢?
再就是孫劉兩家的存在,曹丕并不是大一統帝國的皇帝,除了他以外,還有一位姓孫的和一位姓劉的皇帝。而曹丕皇位正統性的唯一來源就是漢獻帝,這也是曹丕能夠頤指氣使、在傳國玉玺上刻“大魏受漢傳國玺”的底氣所在。一旦殺了劉協,曹魏的正統性便會蕩然無存,這顯然不是曹丕願意看到的。是以,在天下一統之前,曹丕必須留着劉協這個“吉祥物”!因為他是曹魏正統性的唯一來源。
更重要的是,還有一個曹彰!曹操前腳剛死,曹彰後腳就帶着全副武裝的軍隊回來“奔喪”了,其用意不言而喻。為了不戰而屈人之兵,曹丕想到了自己的姐夫劉協,硬是拉着劉協陪自己上演了一出禅讓大戲。如此一來,曹丕的皇位就不是來自于父親曹操,而是來自于姐夫劉協的“贈予”。曹彰還能怎麼樣?大不了曹丕把曹操的王爵給他呗,反正作為皇帝的兄弟,曹彰也是要封王的。如果曹彰再不安分,那就不是兄弟争位、而是謀逆了!而劉協就是那個可以“鎮”住曹彰的“吉祥物”。一旦曹丕殺了劉協,那他便是“亂臣賊子”,正好給了曹彰口實。是以,在曹彰沒有被完全搞定之前,曹丕無論如何也是不能殺了劉協的。
反過來,劉協對自己這位小舅子的野心心知肚明,曹丕要自己陪着演戲,陪着就是了。從頭至尾,劉協都相當配合。反倒是曹丕的姐姐、劉協的皇後曹節,對曹丕充滿了敵意。這反倒是給了曹丕些許好感,自己這位姐夫就是個“慫包”、不足為懼,自己根本沒必要為了他去背負一個弑君篡位的惡名。是以,在劉協禅位之後,曹丕将其封為了山陽郡公,并允許其在封地内奉祀劉漢宗廟、使用天子服飾和旌旗儀仗,對魏不稱臣、曹魏待之以賓禮,這些都是典型的“二王三恪之禮”。劉協就這樣在河南焦作熬死了曹丕、安安穩穩活到了壽終正寝,山陽公爵位還傳給了他的子孫。劉協去世之後,魏明帝曹叡命以皇帝之禮葬其于禅陵、谥“孝獻皇帝”,所謂漢獻帝之稱就是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