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9日,在山西呂梁市中陽縣暖泉鎮的高家舉辦了一場隆重的婚禮。
迎親隊伍浩浩蕩蕩。有人吹唢呐,手捧禮花,11位身穿紅色定制短袖的“娘子軍”在隊伍中尤為顯眼。衣服上印有着從1到11的數字,一個數字對應的是高家的一位閨女。
當錄影機靠近他們時,他們開心地對着鏡頭打招呼,“我是老大,我是老二......”

而這次婚禮正是高家唯一的兒子高浩珍的婚禮。
11個姐姐,1個弟弟。在21世紀,能有12個孩子的“大戶人家”放在方圓百裡,也找不出一戶,鄰裡鄉親也都紛紛跑來看熱鬧。
婚禮上,新人立于台上,司儀發言:“11個姐姐,為弟弟湊齊了32萬彩禮結婚,這是何等的手足情誼,讓人佩服。”
言畢,台下歡呼,掌聲雷動,而錄影機也拍下了這喜慶的場面。
本來是一件讓人高興的喜事,不曾想沒過多久,在網上卻引起了驚濤駭浪。
有親戚将婚禮視訊分享到了網上,本意是想分享喜悅。卻一傳十、十傳百,引起了衆人的口誅筆伐。有人指責其父母太過重男輕女,為生兒子不擇手段。
還有人稱11個姐姐簡直就是現實版樊世美,替他們覺得委屈。
媒體聞風而動,跑到高家采訪,希望當事人能針對網上的風言風語有一個澄清。
沒想到高家姐妹竟表現得風淡雲輕,稱父母從未有過半分重男輕女的思想,湊錢給弟弟結婚,完全是自願的。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難道真的是衆人太過惡意揣測了嗎?
随後媒體又采訪了村裡的村民,從村民口中我們又得出了另外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版本。
1、高家的12個孩子
高海貴家是山西省暖泉鎮的特困家庭之一,高海貴22歲時,經同村人的介紹認識了現在的妻子。
婚後第二年生下了女兒,第一個孩子出生後,高海貴開始發愁,什麼時候才能有個兒子延續高家的香火,就趕緊讓妻子生二胎。還時常在妻子面前念叨,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有兒子高家才算有了後。
可接二連三妻子生下的都是女兒,這更是讓高海貴覺得臉上無光,在村裡人面前都覺得擡不起頭。他暗暗發誓,這輩子必須得有個兒子,不然就是死後也沒顔面去面對列祖列宗。
即使當時在計劃生育政策嚴格的情況下,高海貴和妻子仍然頂着罰款的壓力繼續生育。在生下第五個女兒時,高家已經因為超生罰款讓整個家庭陷入了極其貧苦的困境。
就連村裡的會計也都搖搖頭,勸兩人适可而止,再這樣繼續生下去,幾個孩子連飯都沒得吃。高海貴每次都是表面上答應,私下還是照常按照自己的計劃生孩子。
一直生到第12個孩子,才終于實作了生兒子的心願。給他取名的時候還特意找人算了一卦,最後取名為高浩珍。高浩珍出生時父親高海貴已經50歲了,母親也早已是高齡産婦的年紀。由于這二十多年來不間斷的生孩子,母親的身體早已經虛弱的不成樣子,家中的重活、農活兒基本都是女兒們操持。
因為貧窮,女兒們基本都是斷斷續續地上學,大姐三姐沒上過學,其餘的姐姐大多國中都沒有畢業,隻有十姐上到了高中畢業,還考上了北京的大學。
但家裡因為超生欠下了不少錢,沒辦法,十姐也隻能放棄讀大學的機會去縣城打工。
老來得子的父母,把唯一的兒子當作寶貝,姐姐們也是對這個弟弟呵護有加。
姐姐們的衣服都是一個傳一個,大姐穿剩下的給二姐,二姐不穿地給三姐......唯一的弟弟高浩珍卻有很多新衣服。
每年過年時,村裡人不管家裡條件再差,父母都會想盡辦法給孩子買上新衣服。過新年穿新衣,這已經被視為每家每戶過年的傳統習俗之一。隻有高家,姐姐們都是穿的平時洗得發白的普通衣服。但弟弟呢,姐姐們舍不得讓他吃苦,每年大年三十,姐姐們都會自發地給弟弟送禮物。大姐二姐一大早會特意去鎮上的小商場裡給弟弟挑兩套帶回家,其餘姐姐們也都會給弟弟包上紅包。
弟弟年齡最小,大的要照顧小的,父母好不容易才有了兒子,姐姐們也一直被灌輸要多照顧弟弟的觀念,是以對弟弟的好已經成為姐姐們刻在骨子裡的習慣。
他們沒覺得有什麼不對,也心甘情願地願意為弟弟付出。
2、弟弟結婚,是一個姐姐齊心協力湊錢
姐姐們學曆不高,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了弟弟身上。他們常常安慰弟弟,隻管好好讀書,其它什麼都不用管。哪怕是有一天能讀到博士,姐姐們也會供着他。
然而從小在衆星捧月下長大的弟弟成績并不如意,每次都在班級裡最後幾名徘徊。高中畢業後,沒考上大學也就沒有繼續上學了。
沒有學曆又沒有一技之長的高浩珍,去了九姐家開的理發店工作。
2018年,這一年高浩珍正好22歲。與他相戀了5年的女友懷孕了,是以婚事自然要提上日程。
買房、彩禮、辦婚禮這幾項加起來至少得需要幾十萬。父母年事已高,根本拿不出任何積蓄。而弟弟本人剛工作沒幾年,自然是有心無力。
姐姐們就商量着為弟弟湊錢,十一個姐姐一共湊了32萬。其中20萬給弟弟在縣裡買了一百多平米房,還有12萬用于彩禮和婚禮上宴席的支出。
2018年7月9日,高浩珍在村裡舉行了婚禮。十一位姐姐也都提前穿好印有編号的紅色衣服到場。
在大喜的日子,姐姐們在台上輪番發言祝福弟弟。而在婚禮上,弟弟言辭懇切,也表達了對姐姐的感激。表示未來會更努力地工作,好好孝順父母,回報姐姐。
他們沒曾想到,這場婚禮驚動了媒體,甚至還被發到網上成了頭版頭條。事情發酵得厲害,一家人都沒能逃過輿論的風波。
父母被指責是生孩子的機器,不生兒子誓不罷休,姐姐們的出生不過是父母為了生男孩不得不面對的意外。
姐姐們當然也未能幸免,網友們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們原本有更好的前途,為弟弟犧牲了太多,導緻學業中斷,隻能被迫打工。長大後還因為父母的重男輕女被迫導緻成了扶弟魔,而弟弟理所當然地享受這一切。結婚時才22歲,女友卻已相戀5年。也就是意味着談戀愛時才17歲,也正好是上高中的年紀。
姐姐們甚至放棄了讀書的機會,舉家供他讀書,他卻偏偏在該讀書的年紀早戀,最終沒能考上大學。
而在記者的采訪中,姐姐出面回應了。對于網上的輿論風波,她也給出了解釋。
家中雖然孩子衆多,但父母從未偏心過,無論兒女都是一視同仁。他們隻是想要一個兒子,而并非重男輕女。他們對弟弟的幫助,也是出于親情的維護。父母年紀大了,也不忍心掏空父母給弟弟置辦婚禮。而姐姐們都已成人,每人出一份力。這事也就辦成了。
她們與弟弟之間關系也很好,對弟弟的好都是自願的。
3、冷暖自知
高浩珍結婚後不久,70多歲的母親就因病去世了。多年來不間斷的生孩子導緻身體嚴重透支。
母親剛去世的那段時間,父親高海貴整日呆呆的坐在院子裡,原本就沉默内向的他話也就更少了。姐妹幾個擔心父親出事,就把父親接到縣城裡照看。平日裡父親沒事的時候就在樓下公園遛遛彎,或者和其他老人下下象棋,晚年生活也過得算自在。
2022年1月1日,二姐釋出了視訊,她的大兒子訂婚,訂婚宴上雙方家長和新人臉上自始至終都帶着笑意。
時常還能看到視訊下方有些評論,有人了解姐姐,當然也有人抨擊。
是與非,幸福與心酸,生活滋味隻能自知。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自家的事還是得靠自己想才能明白。
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有樊勝美的美貌和蘇明玉的聰明,大多數人隻是流于平庸,掙紮求生。
在圍牆外看新聞的人為圍牆内的主角深感不公,為她們打抱不平。而身在其中的人卻毫不在意。
一句血濃于水将女兒綁架成了家庭的供養者,心甘情願地忍受無休止的吸血。
當吸血與榨取成為習慣時,不僅得不到任何感激和回報。一旦有丁點沒滿足,就瞬間翻臉,反目成仇。
沒有人能叫醒裝睡的人,也沒有人能拽出甘願呆在火坑裡的人。
重男輕女的家庭,最可怕的不是在金錢上的掠奪,而是反抗意識的閹割。
扶弟魔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