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江東孫家的野望:從“匡輔漢室”到“東南稱孤”的心路曆程

話說江東孫氏父子在三國亂世的初期,并不算非常強有力的角色。

父親孫堅确實很有本事,不僅武功高強,而且膽子大、情商好。年輕時在地方做過縣官,不論是剿滅土匪,還是安撫百姓,孫堅的表現都非常不錯。

三國江東孫家的野望:從“匡輔漢室”到“東南稱孤”的心路曆程

孫堅

後來還跟随中央和地方的各大官員參與過全國範圍内的軍事行動,主要是對付西北和華南一帶的叛軍。

董卓亂政的時候,孫堅名義上是袁術的部下,參與了十八路諸侯讨伐董卓的軍事行動。袁術一開始比較器重孫堅,但這人心胸有些狹隘,後來又瞧不起孫堅。

不過孫堅自己很争氣,在跟董卓硬剛的時候,确實有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狠勁。比其他很多光說不練的大諸侯們強得多。

後來孫堅在戰亂的洛陽城内無意中得到了所謂的“傳國玉玺”,這也讓他的人生志向産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古代,傳國玉玺是帝王的傳家之寶,也是當皇帝的一種憑證,有着巨大的政治和文化意義。

可以推測,孫堅在得到傳國玉玺以後,必定會對自己的命運産生全新的認識。加上他個人出衆的本領以及較高的上司魅力,很容易萌生“上天讓我做帝王”的想法。

至于孫堅後來有沒有認真規劃當帝王的奮鬥之路,我們不得而知。曆史的現實是,孫堅後來奉袁術之命,去攻打荊州的劉表。結果在與劉表的部将黃祖作戰時,不幸中了埋伏,被暗箭射死。

孫堅死後,兒子孫策接過了父親留下的武裝力量。但名義上仍然受制于袁術。

起初,孫策也是想通過個人的努力來獲得袁術的認可。畢竟當時的袁術,算得上是中原地區的大諸侯之一,家世顯赫,在朝廷上也有影響力。是以孫策希望得到袁術的賞識,能夠在袁術的班子裡混上高一點的官職。

三國江東孫家的野望:從“匡輔漢室”到“東南稱孤”的心路曆程

袁術

按理說,孫策也有這個實力。他和老爹孫堅一樣,身體健壯,膽大心細,不僅帶兵打仗是個好手,而且極具組織管理特長,如果袁術好好培養任用他,那麼将來孫策很可能成為幫助袁術稱霸中原的好助手。

可惜,袁術是那種面上看是個好上司,内在裡其實沒啥能器量的角色。是以,盡管袁術天天誇孫策工作認真、業績突出,但從來不給孫策什麼實惠。

孫策為他賣命打仗,九死一生,卻始終沒有被袁術提過職、加過薪。是以孫策自然越幹越憋屈。

久而久之,孫策就有了跳槽的想法。而他手下人則更希望孫策能脫離袁術這個沒前途的老闆,自己開公司做老闆。

三國江東孫家的野望:從“匡輔漢室”到“東南稱孤”的心路曆程

孫策

于是,孫策拿出老爹當年一直收藏的傳國玉玺,用這個高文化附加值的東西,向貪慕虛榮的袁術接了幾千号士兵。然後打着為袁術擴充勢力的旗号,來到江東,也就是現在的江浙一帶,開始自立門戶,艱苦創業。

孫策是在公元194年來到江東幹事業的。話說他祖籍是在富春,大約就是今天杭州富陽地區,是以也算是回鄉創業。

他最初扯的還是袁術的旗号,名義上是為袁術占領江東地區的各大縣市,但實際上是把這些地盤收歸己有。

更有意思的是,孫策還聲稱自己是想為大漢中央政府好好治理江東地區。但他天天出兵攻打的地方,其實都是大漢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員在統治。

孫策不愧為“小霸王”,在江東地區幹了一圈架,發現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當地官員士大夫紛紛被打得舉手求饒。孫策手底下的地盤也日漸擴大。與此同時,他還積極為父報仇,擊敗黃祖,一時間聲震江東。

三國江東孫家的野望:從“匡輔漢室”到“東南稱孤”的心路曆程

隻不過,江東的很多人對孫策是口服心不服。

那些地方官和當地的豪門大族,平時見了孫策畢恭畢敬,但背地裡天天發他的牢騷。孫策希望好好治理地方,提高人民的幸福感,但這些人從來不配合他,整天磨洋工。甚至還有膽大的,敢于當面頂撞孫策,公然損害孫策的上司權威。

這讓孫策很郁悶。他實在不知道大家為啥這麼讨厭他。

是以,有一次,他就去請教當地一位有名的文化人,叫張纮,想問問“張老師”自己該怎樣赢得人心。

結果,孫策派人去請張纮,張纮說母親剛去世,他得在家守喪盡孝,不友善出去。于是孫策親自登門拜訪,結果張纮比諸葛亮還難約,他找各種理由說自己不友善和孫策見面。

要不還得說人家孫策是幹大事的人,确實很有器量。眼瞧着張纮這是瞧不起他,但孫策不僅沒發脾氣,而且還硬是跑到人家張纮面前痛哭流涕。一邊哭,一邊訴說委屈。

孫策發誓自己一向維護中央權威,一直把江東人民的安居樂業當做終生使命,但如今得不到大家的了解,自己很痛苦,希望張老師指點迷津。

張纮見孫策如此有誠意,不禁被感動,最終答應為孫策出謀劃策。

張纮一針見血地指出,孫策打着袁術的旗幟是不對的。他說袁術這人沒啥本事,不僅四處征伐擴充地盤,朝廷的指令一點也不聽,而且種種迹象表明,這人有篡位自立的陰謀,分明就是逆臣賊子。如果孫策一直還是袁術的部屬,大家對你肯定不爽。是以,一定要跟袁術徹底撇清關系,這樣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張纮還告訴孫策,一定要學習老爹孫堅當年敢于硬剛董卓叛賊的那股勁,并旗幟鮮明地為大漢中央朝廷赴湯蹈火。說白了,就是“匡輔漢室”。

最後,張纮指出,按孫策的狀态,要想發展,就得先把江東揚州各郡盡快收入囊中,然後全力以赴拿下荊州,凡是那些擁兵自重,不聽中央調令的地方勢力,一定要把他們全部打趴下,這樣才能威震四方,成就大事。

有意思的是,張纮告訴孫策,在江東這一塊,目前比較有影響力的勢力是從北方逃難而來的淮泗士族,争取他們的支援至關重要。

而張纮本身,也是淮泗士人。

古代的淮泗,大約是指現在山東、安徽、江蘇交界的這一塊,在三國也屬于徐州地塊。

那淮泗的士人為啥逃到江東呢?因為就在孫策到江東創業的前些年,徐州一帶先有黃巾亂賊橫行,專門劫殺官員豪族。後來又有曹操為報殺父之仇,發兵攻打徐州刺史陶謙,在徐州見人就殺,老人婦女兒童全不放過。是以那些有點家底、有點背景的豪門大戶全部過江跑到了江東一帶逃命。導緻江東地方彙集了衆多淮泗地區的進階階層人士,影響力遠比當地人大。

而三國時期的江東地區,說實在的,跟現在的江南沒法比。那時候的江東,地方偏僻,遠離中央,漢文化氛圍不是那麼濃厚,多少帶點蠻族色彩。是以經濟并不發達,文化人也少,能做大官的人也少,是以才會被逃難而來的淮泗人占據了社會主流地位。

是以,孫策想要在江東做大,靠以前那些光會打群架的老鄉顯然不行,而必須依靠這些有文化、有背景的淮泗人來支援。

張纮的點撥,令孫策茅塞頓開,也看清了自己将來的發展規劃,那就是“匡輔漢室”,做一名維護國家統一、打擊分裂勢力、維護朝廷權威、確定百姓安居樂業的忠臣良将。

接着,孫策熱情洋溢地與淮泗人積極搞好關系,招攬到了以張纮、張昭為代表的、全國知名的進階大儒,而且通過立場堅定地打着“匡輔漢室”的旗号,成功地把中下層的淮泗士族也吸引到了自己的身邊。

三國江東孫家的野望:從“匡輔漢室”到“東南稱孤”的心路曆程

張纮張昭

後來袁術在196年自立為皇帝,孫策立刻寫信給袁術,表示堅決要跟他這種大逆不道的家夥斷絕關系。這樣,孫策正式脫離袁術,自成一家,也得到了江東人民的認可。

在後來,孫策見曹操控制着漢獻帝,而且把中原的亂攤子收拾得很利索,于是識時務地向曹操控制的大漢朝廷納表稱臣。曹操則把侄女嫁給孫策的弟弟孫匡,還讓兒子曹彰娶了孫策叔叔的女兒。而且孫策還讓張纮去許昌的大漢中央政府上班任職,張纮自然在中央各部辦公室那裡大力鼓吹孫策的先進事迹,擴大孫策在中央的影響力。久而久之,孫策在許昌中央政府那裡的形象就成了“忠誠可靠、能力突出、辦事利索”的地方一把手。

不過,可歎的是,孫策因得罪了個别地方土豪,後來遭遇刺殺身受重傷,不治而亡。死的時候還是朝氣蓬勃的20多歲,事業也剛處于上升期。

孫策咽氣以前,決定把江東的事業傳遞給弟弟孫權,并囑咐孫權發揮個人特長,搞好地區建設,做好統一戰線工作。

同時,孫策還囑托手下頭号政治幕僚張昭,讓他盡心輔佐弟弟孫權。

三國江東孫家的野望:從“匡輔漢室”到“東南稱孤”的心路曆程

孫策托孤

孫權接過哥哥的事業以後,仍然積極貫徹張纮當年提出的發展規劃。一方面盡力穩定在江東地區的當家地位,一方面大力打造忠于漢室的良好形象。這一路線的貫徹,也得到了張纮張昭這批淮泗元老的大力協助。

三國江東孫家的野望:從“匡輔漢室”到“東南稱孤”的心路曆程

孫權

不過,這種規劃雖然讓孫策孫權兄弟得到淮泗士族的支援,卻受到了江東本土一些豪強的不滿。畢竟孫策是用武力來奪取了大片的江東領地,而且把淮泗人作為政治依靠,導緻江東本土豪強勢力的既得利益遭受損失。是以,孫策才會被刺殺。

而孫策死後,孫權剛剛上任的時候,年紀太小,威望不足,很多淮泗人士覺得孫家可能鎮不住地方土豪,将來估計沒戲。是以他們當中有一批人選擇脫離江東孫家,另謀出路。

這其中就包括魯肅。

三國江東孫家的野望:從“匡輔漢室”到“東南稱孤”的心路曆程

魯肅

魯肅也是淮泗人,他不僅有錢,而且有才,并且很年輕,尤其是政治頭腦非常發達。

在魯肅看來,“匡扶漢室”就是扯淡。天下人誰看不出來,當時大漢劉家皇族的身家性命,全部掌握在曹操手中。漢獻帝根本沒有什麼實際權力。至于曹操到底是想做漢臣,還是想篡位,那還用問嗎。如果他不想篡位,為啥不讓漢獻帝自己當家做主?

是以,魯肅認為大漢這個班子就剩下個招牌了,真正當家幹活的人是曹操,将來曹操如果真想搞掉大漢,其實并不難。那麼江東如果還是堅持“匡輔漢室”的老路子,那就是在給曹操打工。

是以,魯肅認為,憑江東的實力,将來也可以當全國的大老闆。

不過,由于剛剛上任的孫權仍然走得是“匡輔漢室”的路子,做的依然是割據一方的打算,是以魯肅覺得沒意思,準備走人。

但是,周瑜留住了他。周瑜根孫策同齡,兩人是好基友。周瑜腦瓜也很好使,長得也帥氣,也很善于統兵打仗。隻不過由于年輕,在當時的江東政治班子裡面說話的分量還不足。

三國江東孫家的野望:從“匡輔漢室”到“東南稱孤”的心路曆程

周瑜

周瑜跟魯肅都屬于少壯派,年輕氣盛,胸懷夢想,敢拼敢闖。他也贊同魯肅的看法,認為這年頭想要創業,就不能隻想着在一畝三分地裡面圖安穩,要做就得做大的,比如曹操那種。

周瑜拉住魯肅不讓他走,就是想讓他留下來一起去輔佐孫家幹點更大的事業。在周瑜看來,自己善于統兵打仗,魯肅善于政治外交,兩人密切配合,互相搭班,将來一定能輔佐孫家稱王稱霸,沒準還能坐上皇帝,到時候自己也能流芳百世。

魯肅跟周瑜一拍即合,然後周瑜向孫權大力舉薦魯肅。孫權便找機會跟魯肅一塊喝酒談話。

君臣二人意氣相投,聊得很嗨。等酒喝得舒服了,孫權就問魯肅将來江東事業該怎麼發展為好。

魯肅毫不遮掩,直接跟孫權說:“漢室不可複興,曹操不可卒除”。意思簡單明了:大漢就是個空架子,還匡輔個屁。但是曹操在這借着大漢的FLAG吆五喝六,一時半會我們還拿他沒辦法。

是以魯肅給孫權的建議是,先做大做強江東地盤,攢夠錢,招夠人。然後瞅準時機,先拿下華中華南,再拿下西南巴蜀,讓長江以南的地盤全部改姓孫。最後鉚足幹勁,跟姓曹的一決高下,争取統一全國。

魯肅這麼一說,孫權很是激動,覺得這個發展規劃非常棒。

的确,能做全天下的皇帝,它不香嗎?

後來,周瑜又進一步為孫權細化這個發展規劃。即在統一長江以南之後,再拿下漢中,而後聯合馬超,再拿下襄陽,兩路夾擊,硬剛曹操。

三國江東孫家的野望:從“匡輔漢室”到“東南稱孤”的心路曆程

有了魯肅和周瑜提供的路線圖,孫權事業心大增,幹勁沖天,天天幻想着當皇帝的日子怎麼過。

但是,周、魯二人的規劃,卻讓以張昭為首的傳統保守派大為不爽。張昭說魯肅是“小屁孩不知天高地厚”。他仍堅持應該沿着“保境安民”、“匡輔漢室”的路子來。在張昭看來,一是江東這地兒沒有多大,跟曹操屁股底下的廣大中原比起來,差了老遠了,實力差距在那擺着;二是自己當皇帝是個風險極大的買賣,一旦失敗再想要從頭玩起是不可能的, 而且一定會死的很慘。但如果保住江東這塊地盤,向中央保持效忠,就算是曹操他們家當了皇帝,一樣可以繼續當官掙錢,何苦去瞎折騰呢?

對于張昭一派的觀點,魯肅周瑜等少壯派嗤之以鼻。結果就是你背地裡罵我狂妄,我私下裡罵你迂腐,兩派人暗中鬥得不亦樂乎。而孫權作為當家人,為了維護班子團結,不得不在其中當老好人,一邊安撫老張不要跟年輕人一般見識,一邊勸說阿瑜、阿肅不要跟老年人争來争去。

結果,江東的發展方案模棱兩可,一時沒有定論。

最後,還是曹操過來幫助孫權拿定了主意。

建安十三年(208年),剛剛接受荊州投降的曹操,帶着所謂“八十萬”大軍,一路追殺劉備到夏口一帶。

劉備有意聯合孫權,曹操看出了這一點。于是順便寫信給孫權,說:

我八十萬弟兄跟着我一塊來了,小孫啊,有空一起去打個獵啊?

但凡腦子正常的人都能看出來,這信裡可是赤裸裸的威脅啊。

于是,張昭那批元老們站出來,勸孫權幹脆當曹操的小弟,管好江東這片兒,按時交交保護費算了。

周瑜他們則回怼:憑啥當小弟,為啥交保護費,自己的錢留着自己花,它不香嗎?曹操算啥,幹他就完了。

與此同時,諸葛亮也從江夏來到孫權這。為了保住主公劉備的活路,孔明大力支援周瑜魯肅,并在《三國演義》裡面上演了一人罵戰幾十号人的“名場面”。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孫哥,隻要你肯出手對付老曹,我們皇叔一定幫你。”

三國江東孫家的野望:從“匡輔漢室”到“東南稱孤”的心路曆程

強敵的威逼,内心的野望,基友的鼓勵,外援的刺激。。。多種“要素”共同作用,最終促使孫權堅定地選擇了“江東帝業”的發展規劃圖。

年輕的孫權一股熱血沖上腦腔,他拔劍砍掉桌角,然後告訴衆人:誰在讓我當小弟,我就先砍誰!所有人,操家夥準備跟曹操幹!

于是,孫權成就“千古帝業”的規劃,開始邁出了第一步。

三國江東孫家的野望:從“匡輔漢室”到“東南稱孤”的心路曆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