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異性相吸,這個道理幾乎所有的男人女人都知道。可是真正能夠在交往中,做到保持距離、劃清界限的,又有幾人?
往往有一些男女,打着友情的旗号,做出了逾矩的行為,卻又安撫自己的伴侶——我們隻是朋友,清者自清,你會明白的。但真的是這樣嗎?
熱播劇《完美伴侶》中,陳珊對老公孫磊發出心靈質問:“吳敏一有事就找你說;離家出走夜不歸宿,位址不發給老公卻發給你;她老公請了進階保姆,孩子不跟保姆卻隻跟你走;吳敏生理期,你泡紅糖水給她......”
然而孫磊卻說“我和她隻是普通的朋友”,還讓陳珊不要多心。
換做是誰,恐怕也不可能不多心。明明都是已婚的身份,卻在和異性相處時明顯越界,這不是暧昧又是什麼?
吳敏和孫磊不隻是做了這些,另外還在睡前聯系、互道晚安。雖然所托付的事情無關風月,但在雙方都已有伴侶的情況下,這确實是不妥當的。
即便是異性朋友,互相了解比較深厚,關系較别人親近些,但雙方都有家庭,并且兩人的行為已經引起彼此伴侶強烈的不适感和懷疑,隻能說明一個問題,他們越界了。
異性朋友到底要不要保持距離?答案是必然的。
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交朋友的權利,都有屬于自己與朋友交往的方式,但是當你和異性朋友的來往,已成為婚姻中的沖突時,就不得不認真考慮了。
你選擇婚姻,還是選擇異性朋友?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雖然站在孫磊的角度來講,他對吳敏的關心确實是很單純的,但吳敏卻因為被老公林慶昆長期冷落,對孫磊的關心感到了溫暖,明顯有好感和心理依賴。
如此一來,長久下去,他們之間的友情必然會發生質的變化。即便孫磊堅持立場,但是婚姻中過多的誤會和沖突,難保他會一直保持理智。
而這種友情一旦越界,最終導緻的是兩個家庭的破裂,恐怕結局是誰也不想看到的。
已婚的異性朋友來晚,這中間的度數其實是很敏感的,過一點便可能無法控制事态發展的方向。
尤其是一方常依賴于另一方,還經常會聊天到很晚,天長日久,不整出些事都難。
心理學家把異性之間的友情分成三類:
其一,柏拉圖式的友情,兩人之間除了友情之外,并不想發生别的,是以兩人可以始終保持純潔的友誼;
其二,兩人之間一方喜歡另一方,而另一方對其并不感興趣,是以兩人如果想建立聯系,就隻能用友情來維持;
其三,兩人互有好感,但因為各方面原因不能在一起,或者其中一方或雙方都已婚了,是以以朋友的方式相處。
然而這三類之中,除了第一類不可能發展為愛情之外,其餘兩種在頻繁的接觸過程中,都可能會發生質的變化。
其實,愛情也是一樣的。
大部分人都是從最初的好感,互相之間的友情,進一步升華為愛情。
是以異性朋友在互相來往時,如果不受到雙方意念以及環境等因素的制約,很可能會發展到愛情的階段。
是以這也是異性友誼較為敏感的最重要原因,對于已婚的人士來說,伴侶很難不根據具體的事件以及其交往的頻繁産生懷疑。
再純潔的友情,再自以為清白的關系,如果不拉開互相之間的距離,最終事态的發展可能會與你預想的不同。
男女之間到底有沒有純友誼?說白了就是根據天時、地利以及人和的結果。
電視劇《完美伴侶》中,孫磊和吳敏的接觸,不但讓陳珊懷疑他們的關系,吳敏的老公林慶昆也會和陳珊聯系,确認他們是否在一起。
夫妻之間發展到了這一步,不得不說是真的悲哀。
雖然伴侶可以有異性朋友,畢竟這個時代早已不是女人必須禁锢在家庭,必須與外男隔絕,但是伴侶和異性朋友若交往密切,懷疑是很正常的事情。
到底是單純的友情,還是有暧昧關系的存在?如果是暧昧了,又該如何處理?
遇到這種情況,其實伴侶也是脫離不了關系的。
為什麼那個與你同床共枕的人,心裡有話不對最親密的你說,卻會告訴異性朋友?這其實是對婚姻釋放出的危險信号。
是否是你忽略了夫妻之間的交流溝通,讓對方在婚姻中刷不到存在感,是以才會把心思放在婚姻以外的異性朋友身上?
希望每一個身處婚姻,遭遇到這樣情況的人,好好檢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