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毛岸英犧牲後,毛主席手書李白詠廬山名句,安慰病中的兒媳劉思齊

作者:盧志丹

1949年10月15日,劉思齊與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結婚。北韓戰争爆發後,毛岸英參加志願軍赴朝,1950年11月25日不幸壯烈犧牲。

毛岸英犧牲之後,毛主席的兒媳劉思齊的精神受到沉重打擊,身體健康狀況也受到嚴重影響。

毛主席安慰劉思齊說:“今後,你就是我的大女兒。”從此,他格外疼愛劉思齊,常常親自過問她的衣食住行和學業,而在以後的通信中總是稱她為“思齊兒”,視同己出。

為讓劉思齊盡快走出失去所愛之人的陰影,毛主席決定給她換一換環境。1954年,毛主席決定送時年24歲的劉思齊去蘇聯莫斯科大學數力系學習。

毛岸英犧牲後,毛主席手書李白詠廬山名句,安慰病中的兒媳劉思齊

劉思齊在莫斯科大學求學時, 或許因為水土不服,在異國獨處的她經常生病,而其真正的“心病”并沒有因為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因而學習往往就難以集中心思和精力。再加上自己由文科改學理工,而且還要重新學習俄語,她感到學業上非常吃力。

1957年暑假,劉思齊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彙報了自己的學習和思想狀況,希望轉回國内學習。

毛主席十分了解思齊的難處,同意她轉學,并于8月4日給她寫了一封信:

“思齊兒:信收到。回來了,很高興。轉學事是好的,自己作主,向組織申請,得允即可。如不得允,仍去蘇聯,改學文科,時間長一點也不要緊。不論怎樣,都要自己作主,不要用家長的名義去申請,注意為盼。祝你進步!”

對于劉思齊轉學的事,本不值得去說三道四,但偏偏有些人跟她過不去,挖苦她、嘲諷她,說什麼給她提供這麼好的條件送到國外讀書,卻不好好讀,從國内讀到國外,又從國外讀回國内,沒出息。

毛岸英犧牲後,毛主席手書李白詠廬山名句,安慰病中的兒媳劉思齊

面對這樣的譏笑,劉思齊感到很苦惱,很快她又病倒了。病中,她又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傾訴自己的苦惱和委屈,希望父親給她做主。

毛主席接信後,在8月9日給劉思齊寫了一封回信:

“思齊兒:信收到。我在此間有事,又病,不要來。你應當遵照醫生、黨支部、大使館的意見。下決心在國内轉學文科。一切浮言譏笑,不要管它。全部精力,應當集中在轉學後幾年的功課上,學成為國服務。此囑。”

在毛主席的鼓勵下,劉思齊很快辦理了轉學手續,并于這年10月轉入北京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系學習。

1959年夏,在北京大學讀書的劉思齊又得了一場病。

8月6日,在江西廬山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的毛主席,在會議間隙,給劉松林寫了一封信:

娃:你身體是不是好些了?妹妹考了學校沒有?我還算好,比在北京時好些。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裡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這是李白的幾句詩。你愁悶時可以看點古典文學,可起消愁破悶的作用。久不見甚念。爸爸

毛主席信中抄錄給劉松林的“李白的幾句詩”,出自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也是他最喜歡李白詩篇之一。

毛岸英犧牲後,毛主席手書李白詠廬山名句,安慰病中的兒媳劉思齊

李白一生寫下了許多脍炙人口的山水名篇。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那些描寫名山大川的七言和雜言歌行。這些詩氣勢豪放縱逸,想象豐富奇特,用仙境和幻境構成了壯麗奇谲的理想世界,寄托了詩人超然世外的高情逸志。《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就是其中的代表作。這首詩選擇長江邊的名山——廬山作為制高點,憑借其浪漫雄奇的想象,從站在空中俯瞰江山大地的視角,為長江寫下了最壯美的贊歌。全詩如下: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别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

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挂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淩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雲萬裡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雲裡,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

在詩中,詩人如展翅高翔的大鵬鳥淩空俯瞰:廬山秀麗挺拔,高聳入雲,九疊雲屏像錦繡雲霞般展開;湖光山影,互相映照,烘托得分外明媚绮麗。金阙岩前矗立着兩座高峰,三石梁瀑布有如銀河倒挂,飛瀉而下,和香爐峰瀑布遙遙相對。峻崖環繞,峰巒重疊,上淩蒼天。青翠的山影與天上的紅霞與朝日互相映照,東望吳天,長空寥廓,連鳥都飛不過去。這就在極力誇大廬山的高大秀偉之時,又拓展了無邊遼闊的空間。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裡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四句,将詩情推向高潮。這四句是全詩視野的最高點,而着重描繪廬山與長江的關系:長江在浔陽(今九江)分為九道,白浪滾滾,經過廬山浩蕩東去,直奔蒼茫的天際。黃雲萬裡,随着風勢變化,如大海般湧動起伏。詩人将他的視野拓展到天的盡頭:長江仿佛挾帶着極西頭的昆侖雪山,又像是卷裹了萬裡大漠的黃雲。隻有縱觀天地、俯視一切的詩人,才能揮動如椽巨筆,寫出這茫茫九派、波濤似雪、雲海翻騰、風雲變色的壯偉景象。詩人豪情滿懷,筆墨酣暢,将長江景色寫得境界高遠,氣象萬千,何等雄偉,何等壯美! 

李白在失意後靠遊曆名山大川和讴歌華夏大好河山“消愁破悶”,毛主席卻靠讀李白的壯美詩篇來“消愁破悶”——開闊胸襟,慰藉精神,可謂千古詩心相通。

毛岸英犧牲後,毛主席手書李白詠廬山名句,安慰病中的兒媳劉思齊

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共中央又一次在廬山舉行工作會議,繼抓農業問題六十條之後,又要進一步解決工業、财貿、教育、科學等方面的問題。毛主席希望大家“開一個心情舒暢的會”,他對國民經濟的好轉充滿信心。

毛主席的開闊胸襟與壯麗的廬山勝景互相交融,促使他又想起了李白的“登高壯觀天地間”那四句詩,并将其抄寫出來贈給有關同志,還特意說明:

李白廬山謠一詩中的四句。登廬山,望長江,書此以贈廬山常委諸同志。

顯然,毛澤東是要借用李白的詩句,把自己當時的心境傳達給别人,以引起大家的共鳴,希望大家能心情舒暢,以積極樂觀的心态促進國家形勢的好轉。

為什麼毛澤東兩次書寫是“登高壯觀天地間”這四句,而對《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的其他詩句隻字不提呢?顯然,這流露出徹底的唯物主義者、革命浪漫主義詩人毛主席,對李白此詩中所彌漫的求道學仙的“道士氣”,以及消極避世的“汗漫九垓”的遊仙思想,持批判态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