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館藏國寶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紅陶獸形器憨态可掬

泱泱中華,曆史源遠流長,

而博物館

就是收藏各個曆史時期

文物珍品的寶庫。

人民日封包創特推出“館藏國寶”欄目,

帶你欣賞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本期探秘的,

是館藏宏富、集精撷萃的山東博物館!

館藏國寶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紅陶獸形器憨态可掬

山東博物館

山東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紅陶獸形器(大汶口文化)

館藏國寶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紅陶獸形器憨态可掬

所處時代:新石器時代

器物規格:通高21.8厘米、通長22.3厘米、體寬14.5厘米、足高7.9-8.4厘米

出土時間:1959年

出土地點: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

紅陶獸形器,酒器。夾砂紅陶,通體磨光,圓面聳耳,遍施紅色陶衣,光潤亮澤。拱鼻,張口,鼓腹,四足,短尾上翹,耳穿小孔,背裝弧形提手,尾根部一筒形注水口,可受水,嘴可出水,體肥壯,腹部鼓起加大了容積,四足立起便于加熱,造型生動美觀,近似豬或狗形。

“紅陶獸形壺”嘴部的張開角度、背部提手的設定等,已經超越對動物具體形象的模仿,呈現出一種出于實用性的創作。陶器上點、線的組織和諧;圓面、聳耳、拱鼻的形象,既突出了體形的肥碩又充分注意到各個部位的比例,蘊含着大汶口先民們高超的制陶水準、樸實純真的審美情趣和匠心獨具的藝術構思。

蛋殼黑陶杯(龍山文化)

館藏國寶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紅陶獸形器憨态可掬

器物規格:口徑12厘米、内徑4.9厘米、通高16.9厘米、柄高13.2厘米

出土時間:1960年

出土地點:山東濰坊姚官莊遺址

蛋殼黑陶杯,酒器。泥質黑陶,漆黑光亮,巧妙的套杯組合形式,杯如草帽,寬沿、深腹,竹節紋細長柄,杯套入柄内。蛋殼陶杯壁薄如蛋殼,極輕極薄,采用快輪制作,器形更加規整和勻稱,制作難度極高,是龍山文化陶器的代表作,展現了新石器時代陶器制作的最高水準。

蛋殼黑陶杯僅僅出土于少數的大中型墓葬之中,這也說明它在當時就是一種極高貴的用品,并非常人可以享用,可以說,蛋殼黑陶杯的出現,标志着社會告别了原始的蒙昧,掀起了文明的曙光。

甲骨文

館藏國寶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紅陶獸形器憨态可掬

所處時代:商代晚期

館藏數目:山東博物館共藏5425片甲骨,特級品4片,一級品1000多片

甲骨文是刻在龜甲或獸骨之上的文字,記錄了商代晚期王室占蔔的相關内容。山東博物館館藏甲骨的其中一片有“鬼”字,“鬼”即鬼方(匈奴),據說“鬼方”甲骨全國僅三片,大陸隻此一片,另兩片在台灣。一片甲骨上有“鎷”字。帶“金”的字在甲骨文中非常罕見,此片是《甲骨文合集》中唯一一片帶金字旁文字的甲骨。另一片正面有一“虹”字,此字上邊的兩道弧當是龍身,下端當是龍頭,作二龍吸水,古人認為龍出吸水即天晴。郭沫若先生認為該骨面刻辭“蓋一代典禮習尚如是也”,其前後均未見,極其罕也。

亞醜钺(商)

館藏國寶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紅陶獸形器憨态可掬

所處時代:商代

器物規格:通長32.5厘米、寬34.5厘米

出土時間:1965年

出土地點:青州蘇埠屯1号商墓

亞醜钺,商代,方内,雙穿,兩肩有棱,器身透雕人面紋,人面五官微突出,雙目圓睜,嘴角上揚,口中露出城牆垛口似的牙齒,極富威嚴。因其口部兩側對稱地銘有“亞醜”二字,故得名“亞醜钺”,是薄姑氏部族古老文明的珍貴遺留。為青銅器中的瑰寶,國家一級文物。

關于亞醜器的出土地點,曾經衆說紛纭,亞醜钺的發現,使亞醜器的出土地點逐漸清晰、被基本确定在青州一帶,是薄姑氏部族古老文明的珍貴遺留。

頌簋(周)

館藏國寶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紅陶獸形器憨态可掬

所處時代:西周晚期

器物規格:高30.1厘米,口徑24.2厘米

出土時間:清朝前期

頌簋,盛食器。制作于西周晚期,為周宣王時器。隆蓋,頂有圈形把手,圓腹,圈足,圈足下有垂珥。口沿上下各飾一周竊曲紋,器腹與蓋的上部飾瓦紋,圈足飾垂鱗紋。頌簋的器身和蓋上均鑄有銘文,蓋器銘文相同,為對銘,均為15行150字,又重文兩字,記錄了“頌”受天子冊命的過程。其造型莊重、鑄工精良、紋飾瑰麗、銘文秀美,是難得一見的青銅器珍品,為國家一級藏品。

除了頌簋,傳世的頌器還有頌鼎、頌壺和頌盤。成組的頌器傳承至今,難能可貴。

魯國大玉璧(戰國)

館藏國寶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紅陶獸形器憨态可掬

所處時代:戰國時期

器物規格:外徑32.8厘米、孔徑11.6厘米、厚0.6厘米

出土時間:1977年

出土地點:山東曲阜魯國故城乙組52号墓

魯國大玉璧,玉料呈青碧色,玉質晶瑩溫潤,半透明,油脂光澤。玉璧肉部内、外緣各有一周廓,肉兩面紋飾相同,以兩組微凸起的绹索紋分隔成内、中、外三層紋飾。内、外兩層為陰線刻紋,中間以斜向交叉排列的蒲紋為地,其間淺浮雕飾排列均勻的谷紋;内層為合首雙身龍紋,其間以三道绹索紋相隔成三組;外層為五組合首雙身龍紋,每組龍尾兩兩相交,紋飾布局緊密勻稱,繁缛精美,線條流暢,工藝純熟,屬戰國玉璧中的精品,也是戰國玉璧中形制最大的一件。

《孫子兵法》《孫膑兵法》竹簡

館藏國寶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紅陶獸形器憨态可掬

所處時代:西漢時期

器物規格:分為長簡、短簡、木牍三種

出土時間:1972年

出土地點:銀雀山漢墓

《孫子兵法》與《孫膑兵法》竹簡,于1972年出土于銀雀山漢墓。

一号墓共整理出竹簡4942枚,另外發現少量木牍;二号墓整理出竹簡32枚。銀雀山漢墓簡牍包括四類書,第一類是兵書,第二類是論政論兵之書,第三類是數術書,其餘歸入其他類。其中兵書數量最大,也最重要,尤其是《孫子兵法》與失傳近兩千年的《孫膑兵法》同墓出土,結束了關于孫子其人其書的千古論争,意義重大。

東平漢墓壁畫(漢)

館藏國寶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紅陶獸形器憨态可掬

所處時代:西漢末年至東漢早期

墓葬數目:共18座

發現時間:2007年

發現地點:東平老物資局

東平漢墓壁畫色彩豔麗,特點鮮明,内容題材豐富,所繪内容有紅日、三足烏、對飲圖、樂舞雜技、方相氏驅疫儀式等。是山東迄今發現年代最早、儲存最完好、内容最豐富、藝術水準最高的漢代壁畫,填補了山東地區漢代壁畫墓的空白,對于漢代喪葬制度、民間生活習俗、中國繪畫史等方面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東平壁畫的内容非常豐富,包括故事講述、禮俗記載、民間娛樂場面等。東平壁畫的一個藝術特點是雲氣紋舒卷起伏,勾勒大氣随意,用筆流暢,一氣呵成,為後世雲紋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照模式。壁畫在人物繪畫中使用高超的用線技術,如高古遊絲描等線描技法的混合運用。東平壁畫在色彩渲染上也有獨到之處,各種複色,質重而覆寫力強,至今豔麗如新,色彩清晰。

九旒冕(明)

館藏國寶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紅陶獸形器憨态可掬

所處時代:明初

器物規格:通高18厘米、長49.4厘米、寬30厘米

出土時間:1970年

出土地點:魯荒王朱檀墓

九旒冕,為藤篾編制,表面敷羅絹黑漆,鑲以金圈、金邊;冠的兩側有梅花金穿,貫一金簪。冕的頂部有“綖闆”,綖闆前圓後方,綖闆上面塗着黑漆,以示莊重。闆前後系垂旒,前後共垂9道旒。每道旒上計有9顆,紅、白、青、黃、黑五種顔色的玉珠,共用珠162顆,闆下有玉衡,連接配接于冠上兩邊凹槽内;衡兩端有孔,兩邊垂挂絲繩直到耳旁,兩根絲繩是黑顔色的,叫做“玄紞”。絲繩垂至耳處系着一塊美玉,材質是黃玉。冕左右下垂的兩塊玉,即所謂的“充耳”。

這件九旒冕能準确反映明代洪武前期親王用冕原貌,并可據此複原皇帝、太子等所用冕冠,是研究明初禮制的重要證據。其制作工藝也反映了當時的手工業生産技術水準,為當之無愧的國之瑰寶。

鄭燮雙松圖軸(清)

館藏國寶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紅陶獸形器憨态可掬

創作時間:乾隆二十三年(1759年)

作者簡介:鄭燮(公元1693-1765年),清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字克柔,号闆橋,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揚州八怪”之一,以擅畫蘭、竹、石聞名。

作品規格:畫心縱201厘米,橫101厘米

《雙松圖軸》,清代著名畫家鄭燮的代表作之一,1954年入藏山東省博物館。此畫紙本設墨,是作者送給好友肅翁的作品。畫中雙松蒼勁挺拔,清瘦孤直,墨色水靈,濃淡有緻。構圖上,松、竹、蘭、石和題詩錯落分明,互相映襯,以竹的纖細清飒襯托松的擎天而立。寓意上,挺立的兩株松樹象征了肅翁高潔剛正的品格。

出品:人民日封包創 編輯整理:袁子茗

圖檔來自山東博物館官網、攝圖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