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柏拉圖主義術語表》(Pauliina Remes)

作者:梁中和

張文明 譯

《新柏拉圖主義術語表》

作者:Pauliina Remes

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

Distinguished University Professor at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Theoretical Philosophy; Academic Staff

譯者:張文明 (四川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專業研究所學生)

《新柏拉圖主義術語表》(Pauliina Remes)

actuality (energeia),現實,亦作活動/動作(activity)。指每一事物特有的活動,可分為内部的(energeia tēs ousias)和外部的(energeia ek tēs ousias)。對于所讨論的實體而言,唯有前者才是完全的,是其特征,而後者則是相對于其朝向外部的表現或生成而言的。在形而上學的層級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後者已然是某種下層的(在先的)實體。

appearance (phantasia),呈現,亦作想象(imagination)。指新柏拉圖主義當中的一種官能,就如在斯多亞學派中那樣,将認知的對象揭示給靈魂,并且可能解釋了從其他事物中,通過兩種不同的知覺所得出的統一判斷。

ascent (anabasis, anodos),上升,靈魂朝向其本原(太一)的運動,憑借美德、靜觀和(或)祈禱。

audacity (tolma),武斷,靈魂的原始沖動,它希望歸屬于其自身,将自身同其它靈魂及完善分離。

(self-) awareness (sunaisthēsis),(自我)覺察/意識,靈魂對自身狀态的直接、瞬間的認識。

becoming godlike (homoiōsis theō),趨神化,古代倫理學的核心目的:趨于完善的善良、幸福,變得刀槍不入,無懈可擊。

being (on),存在/是,涵蓋了存在者的存在和本性。典型的例子如柏拉圖的理念。

belief (doxa),相信/意見,具有(命題)内容的認知狀态,當中允許存在錯誤。

cause (aitia, aition),原因,包括亞裡士多德學派的四因,但是還包含了柏拉圖主義的典型的原因和器物性的原因(sunaitia)。

concept (logos, ennoia),概念,依賴于感-知覺,但是尤指其理智殘餘或組織。

contemplation (theōria),靜觀,理智(intellect)與其思維對象之間的關系:諸理念或諸可理知者。

descent (kathodos, katabasis),下降,靈魂的具身化,變成一種不完善的、易受傷害的存在。

discursive reason (dianoia),推論理性,靈魂的推論式的、命題式的推理,需要在時間中進行并運用多種表征。

division (dihairesis),區分,指柏拉圖式的在實體與種之間進行區分的方法,決定了本質,并考察它們之間的互相關系。辯證法作為一個整體,還包括了相反的活動,即聚集,collecting (sunagōgē)。

emotion (pathos),情感,靈魂-肉身複合體的情感狀态,包括欲求和痛苦。被視作心理上的擾亂。

essence (ousia),本質/是其所是,事物所特有的本性,作為一種有限、确切的存在。其中首要的乃是諸理念。太一在這個确切的存在(epekeina ousias)之上。

existence (einai),存在,事物的實在性,與其存在/是(being)有差別,但包含了該事物的特性或本質。

first kinds (prōta gene),第一性的種,普羅提諾對柏拉圖的最高的種(megista genē)的解讀,包括“相同”(tautotēs)、“相異”(heterotēs)、“運動”、“靜止”(以及“是”)。它們是組織“是”的原理,是柏拉圖最“初始”的理念。尤其是前兩者,它們與認知相關,與系統化的思想和真理相關。

generation (genesis),創生,時間當中的所有存在者的開端或生成。

happiness (eudaimonia),幸福,在古代哲學中,被普遍認同的人類生活的目标。在新柏拉圖主義當中,需要實作一種朝向某人真正自我(即理智)的轉向。

henad (henas),諸一,統一體。一定程度上來說,是一種合一和一進制論的超越的、不可知的原理,但是盡管如此,卻仍可以以某種方式加以描述,人類靈魂可以觸及(而太一對于人類靈魂則不可及)。

《新柏拉圖主義術語表》(Pauliina Remes)

human being (anthrōpos),人類,一種靈魂-肉身複合體,并且如亞裡士多德所言:一種理性的動物。與自我概念相分離但仍有關聯。

hypostasis,本體/實存,字面意思即“居于上者”,尤其用于同時期的關于形而上學的主要層級和原理的那些研究著作中,尤其是關于理智和靈魂。在之後的新柏拉圖主義當中,它們每一個都被進一步細分成了諸階層;參見停歇、進展和轉向。

Intellect(nous),理智,形而上學的主要層級和原理之一,柏拉圖的理念的被實作的總體。對普羅提諾而言,它是太一的第一個創生。

intellect(nous)[非大寫的],理智,它是人類認知的部分,可以與知識的對象直接相關,或者,毋甯說是有同一性。

intelligible (noēton),可理知者,理智的思維活動的對象;複數形式指理智(Intellect)的内容,即諸理念。

inward turn (epistrophē pros heauton),朝内轉向,字面意思即“轉向某人自身”,由此靈魂開始努力上升,朝向它在理智和太一中的本原。它是一種道德上的自我提升和自我認同的源泉和行動。

judgement (krisis),判斷,亦即明辨(discernment)。它是認知的一種基礎屬性,涉及對同一性和差異性的認知。

knowledge (epistēmē),知識,對諸理念的“非推論”認知,諸理念在知識當中被直接認識,不需要媒介性的多種表征,并且根據它們之間顯著的互相關系而被了解。絕對正确。

limit and unlimited (peras and apeiron),有限與無限,這是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兩條基本原理,是柏拉圖的《斐勒布》的核心。後來的新柏拉圖主義者将它們在形而上學中賦予了重要地位,僅次于太一。

living being (zōon),有生命的存在,即具有靈魂的存在,包括整個大全宇宙,其具有可理知的結構、功能化的不同部分以及對整體的自我覺察。

love (erōs),愛,一種欲求,一種缺乏,并且是導向對那同一種欲求的滿足的力量。朝向美與善。

material or corporeal (hulikos, sōmatikos),物質的,是存在(existence)的最基礎層級,是質料群組織性原理(即諸理性形成原理)的結合。

matter (hulē),質料,拉丁形式為materia prima。指物質事物或感官事物的組成成分,作為這些事物的部分,其自身本性中不可能内在地固有任何組織性或條理性,但卻可以接受諸形成原理。對普羅提諾來說,在非存在的意義上而言,物質也是惡的,或者說喪失了“是”和可理知性。

monad (monas),單一,使一系列事物統一起來的原因。

nature (phusis),自然,指宇宙中的實體事物,關于自然的研究還包括了形而上學的實體,這些實體直接決定了這種研究,例如時間。

One (Hen),太一,指第一原理,所有的解釋最終都結束于此。它是萬物(包括它自身在内,aition heautou)的終極原因。

participation (methexis),分有,指可感之物與可理知之物之間的非對稱的依賴關系。在後來的新柏拉圖主義中,也被用于可理知領域内部的關系中。

perfection (teleiōsis),完善,(完全地)實作一個目标。

political virtue (aretai politikai),政治德性,指尤其關涉自制和情感控制的較低級德性,至多可以實作這樣一種靈魂狀态,即具備有分寸的、克制的情感(metriopatheia)。

power (dunamis),權能,有兩種含義:亞裡士多德學派意義上的(有待實作的)潛能或能力,以及尤其在新柏拉圖主義的意義上,指一個更高的原理賦予較低原理的權能或特性,并在較低原理中得到表現。

《新柏拉圖主義術語表》(Pauliina Remes)

practical reason (phronēsis),實踐理性,指導行動的推理。依賴于更高的、可理知的原理,但是涉及到在實踐生活的情境中應用這些原理。

principle (archē),原理,1)解釋;2)源泉或本原;3)範例。諸本體便是具有這三種涵義的諸原理。

privation (sterēsis),喪失,指一種促使變化發生的缺乏,被用于解釋質料的本性(即一種對有意為之、可理知性和存在/是的缺乏)。

procession (prohodos),進展,萬物源自作為終極原則的太一的分層創生。具體包括:諸形而上學原理的内在三一組織的次要的階段或方面,亦即它們的外部活動。

purifications (katharseis),淨化,德性或卓越的更高層級,當中極少或沒有身體及其機能的成分。成功抵達這一層級的人享有apatheia,也就是說不會遭受情感的擾亂。

rational forming principle (logoi; logoi spermatikoi),理性形成原理,指一種在某個更低的層級表現出來的原理,尤其指在物質性存在中表現出來的可理知的原理。有時也翻譯為理性原理(reason-principle)。

reason,理性,參見推論理性、思維、理智。

rest (monē),停歇,諸形而上學原理的内在三一組織的首要的階段或方面,亦即它們内在的、自我引導的活動。

reversion (epistrophē),轉向,亦作轉換(conversion),字面意思為“轉而朝向”;指每一實體通過回轉朝向其源泉而決定其自身的方式。對人類而言,即轉向内部,轉向某人的真正自我。

right moment (kairos),适時,與政治科學的教義相關,作為某種處理世俗萬物的東西。還被用于這樣的文本中,它們關涉的是在受命運統領的大全宇宙中的适當行動。

sage (spoudaios),聖賢,指某個認知方面和倫理方面的模範人物,許多倫理規範都通過其得到解釋。

self, “we” (hēmeis),自我,主要有兩種含義:1)指生命的引領者,并且對靈魂-肉身複合體感興趣;2)指理想的、真正的自我,通常指理智。

self-constituted (authupostaton),自我決定的,指這樣一種活動的方式,即在轉向中,被創生的事物通過分析或“剖析”其源泉,自己對其源泉作出解釋,進而使自己呈現為一個具有自身獨特特征的新的現實層次。

self-determination (to autexousion),自主性,指對某人自己的行動進行自由決斷的能力。

self-transcending experience (ekstasis),超越自我的經驗,指對已有之物進行超越,并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形而上的、認知的層級的能力。

series (seira),鍊條,“秩序”的同義詞。

signs (sunthēmata),符号,一種專屬人類的接近可理知者與太一的認知方式。概念化或象征化。

S/soul (Psuchē),靈魂,普羅提諾形而上學中的第三原理或本體,對世俗與生活進行解釋。在人類身上,指運動、生理機能、認知以及意識的原理。

Soul of the All (hē tou kosmou psuchē, hē tou pantos psuchē),萬有靈魂,指大全靈魂,對宇宙中的物質性存在的統一、形成和可理知性負責。

substance (ousia),實體,形而上學的諸基本實體(entities),對新柏拉圖主義者而言專指可理知的實體(即諸理念)。僅在一種派生的意義上指“類實體”,即通常的亞裡士多德學派所認為的可感的個别之物。

theurgy (theourgia),神工,指一種為了神明而對靈魂進行預先籌備的複雜實踐,包括如靜觀、貢獻和祈禱等。

thinking (noēsis),思維,指理智(intellect)的活動,一種一切存在者的結構上的同一性。這種活動還會産生法則,一般的推論理性正是依據這種法則發揮作用。

union (henōsis),聯合,與一個更高的原理同一,尤其是理智(Intellect),或許還包括太一。

up to us, in our own power (eph’ hēmin),取決于我們,憑我們自身的力量,指一種進行指涉的技術化方法,在這種方法中有且隻有行動者本人才是一個行動或抉擇的本原所在。

vehicle (ochēma),載體/支撐物,指在無形體的存在狀态下,靈魂的發光的或星芒的身體。與人格同一性相關。

virtue (aretē),德性,參見政治德性,以及淨化。

《新柏拉圖主義術語表》(Pauliina Remes)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