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刨根系列-肉夾馍的曆史

作者:長老坊

兒子:明明是馍夾着肉為什麼叫肉夾馍呀?

我:.... ...

我:我要查一下告訴你~

----------------------

肉夾馍的名字由來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肉夾馍是古漢語“肉夾于馍”的簡稱。第二種确實最早的時候叫“馍夾肉”,但方言聽起來像“沒夾肉",容易聽錯和不好聽,後來改為了肉夾馍。

刨根系列-肉夾馍的曆史

肉夾馍合臘汁肉、白吉馍為一體,互為烘托,将各自滋味發揮到極緻。肉夾馍中國陝西省漢族特色食物之一。馍香肉酥,回味無窮。

據史料記載,臘汁肉在戰國時稱為"寒肉",當時位于秦晉豫三角地帶的南韓,已能制作臘汁肉了,秦滅韓後,制作工藝傳進長安。文昌門内的館子命名為秦豫肉夾馍,隐喻着自己是正宗的臘汁肉名店。臘汁肉的做法是:選用上等硬肋肉,用鹽、姜、蔥、蘋果、蔻仁、丁香、枇杷、桂皮、冰糧、大香等20多種調料湯煮而成,煮湯者是曆代流傳下來的陳湯,較少加水,樊記臘汁肉其是以有名,與已有近80年曆史的臘汁湯密切相關。據說是從清代小販畢仁義作坊買的,而畢仁義作坊的陳湯是從他曾祖父那裡傳接的,當然火工也需特别講究,道地的臘汁肉色澤紅潤,酥軟香醇,肥肉不膩口,瘦肉滿含油,配上熱馍夾上吃,美味無窮。

白吉馍源自鹹陽。是用上好面粉揉制後做成餅形,置鐵铛闆上略烤成型,放入爐膛側立,上下隔着鐵铛闆的炭火烘烤,稍頃翻面,雙面松脆微黃即可。外脆裡嫩是難得的境界。上品白吉馍揉制充分,火候恰到好處。制好的白吉馍形似“鐵圈虎背菊花心”,皮薄松脆,内心軟綿。可單獨食用,配臘汁肉同食味道更佳。

刨根系列-肉夾馍的曆史

肉夾馍以陝西地區的“臘汁肉夾馍”(豬肉)和甯夏地區的“羊肉肉夾馍”為主。臘汁肉夾馍是陝西省西安市著名小吃。由樊鳳祥父子倆創于1925年。已有70年曆史。于1989年參加商業部“金鼎獎”評選活動,被評為部優産品。臘汁肉是一種用着鍋占制的普什肉,但比一般醬肉酥爛,滋味鮮長。由于選料精細,調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陳年老湯, 是以所制的臘汁肉與衆不同,有明顯的特色,人們稱贊它是:“肥肉吃了不膩口,瘦肉無法滿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爛,食後餘香久不散。”

2016年1月8日,肉夾馍入選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

刨根系列-肉夾馍的曆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