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肉夾馍是潼關的,更是全國人民的

作者: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别人家的商标,咱不能私自拿來貼門上做買賣。這點商業規矩,做生意的都明白。但有些人明顯“太明白”了,結果讨了個沒趣。

咋回事呢?

肉夾馍是潼關的,更是全國人民的

胡辣湯店(圖源:網絡)

不久前,河南省焦作市多名逍遙鎮胡辣湯商戶陸續收到法院傳票,被告知其使用的“逍遙鎮”字樣涉嫌侵權,因為河南西華縣逍遙鎮胡辣湯協會不幹了,要收“會費”。

無獨有偶,在河南洛陽,有幾十家小吃店的商戶們表示,隻因他們家店招牌上寫着“潼關肉夾馍”字樣,就被陝西潼關肉夾馍協會告了,要求賠償3萬5萬不等,如果還想繼續使用該商标,就得繳納99800元。嗬!也不知道這數咋算出來的。

胡辣湯、肉夾馍是大衆喜愛的傳統明星小吃,古已有之,在曆史傳承過程中開枝散葉,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色。逍遙鎮胡辣湯源于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而潼關肉夾馍自然是在陝西省潼關縣發展起來的。

類似“地名+食品”的組合,還有很多,北京烤鴨、山東煎餅、沙縣小吃、蘭州拉面、天津麻花、河間驢肉火燒、杭州小籠包、河南燴面、四川火鍋、重慶串串……不好意思,一提吃的,島叔這筆就收不住。

如果都按照潼關肉夾馍協會、逍遙鎮胡辣湯協會的思路和邏輯,那麼會有更多協會上法院“維權”,列印傳票的紙恐怕一時都得吃緊。

苦的可就是那些起早貪黑做小買賣的商戶了,每天忙死累活掙個辛苦錢,現在可好,又有“不速之客”上門索賠。你說自家店都開了好多年了,從來沒人上門提這事。若真侵權了,那至少開店登記的時候就得告知一聲啊!

難怪有網友懷疑,這次統一行動,不像是商标維權,倒像山大王收“保護費”。更有人較真,按這邏輯,三國時已有潼關,是不是得給曹操版權費?

肉夾馍是潼關的,更是全國人民的

國家知識産權局(圖源:人民網)

說笑歸說笑。今天,國家知識産權局一錘定音——

從法律上,“逍遙鎮”作為普通商标,其注冊人并不能據此收取所謂的“會費”。“潼關肉夾馍”是作為集體商标注冊的地理标志,其注冊人無權向潼關特定區域外的商戶許可使用該地理标志集體商标并收取加盟費。同時,也無權禁止潼關特定區域内的商家正當使用該地理标志集體商标中的地名。

也就是說,事件中的兩家協會,都無權對其他使用“逍遙鎮”“潼關肉夾馍”字樣的商戶收錢。因為中國商标法規定了“在先使用權”——在訴争商标注冊前,如果已有他人使用的事實存在,那麼,人家持續、善意使用該商标就不構成侵權。就這點來說,僅僅因為協會将“逍遙鎮胡辣湯”“潼關肉夾馍”注冊成商标,就限制已用了好些年的商戶使用,不光無法可依,還頗有點“碰瓷”的味道。

肉夾馍是潼關的,更是全國人民的

網上一搜“潼關肉夾馍”,出現一堆店面招牌。哪家才是正宗的?(圖源:網絡)

好在目前,西華縣已責令逍遙鎮胡辣湯協會暫停所謂的維權工作,而潼關縣也暫時叫停了肉夾馍協會的維權行為,并成立了聯合調查組深入調查。

可讨論不能止于此。這些年,知識産權保護的法律環境愈加完善,保護知識産權的意識越來越強。手握不錯的品牌,就意味着不菲的收益,這是好事,有利于鼓勵創新、促進發展。

想把品牌變現,并不容易。以食品為例,很多地方的傳統美食雖名聲在外,但缺乏産業集中度,一直沒法擺脫規模小、散、弱的困境。這樣看來,行業協會擔負着把傳統品牌做大做強的艱巨任務。

潼關肉夾馍協會從業人員就說了,想讓所有做潼關肉夾馍的集中在一塊兒,共同發展這個品牌。逍遙鎮胡辣湯協會副會長也說,想把使用逍遙鎮商标的商戶,納入到協會名下,通過統一化、标準化,規範經營。

這種思路沒毛病,但如何握指成拳,還需要政府、行業協會、商家齊心協力想辦法。

被習近平總書記點贊過的沙縣小吃,當年也是農戶打着“沙縣小吃”的招牌各跑各路,後來政府注冊商标,規劃制定詳細的産業扶持政策,把小打小鬧的個體戶集中起來教育訓練,推廣統一标準,這才逐漸打響“沙縣小吃”的品牌,把地方小吃做成了馳名全國的大産業。

肉夾馍是潼關的,更是全國人民的

沙縣小吃(圖源:新華網)

維權很對,但闆子不該打在賴以維持生計的小商販身上。某種程度上講,正是因為這些街頭巷尾的小招牌,擴大了“逍遙鎮胡辣湯”“潼關肉夾馍”等傳統品牌的社會知名度。隻是現在行業集中度不高,生産标準混亂,産品品質參差,食客們分不清啥叫正宗,啥叫冒牌,久而久之,定會敗壞品牌。

島叔給着急維權的行業協會和地方政府提個建議,不妨放棄“收罰款”的一錘子買賣,仔細做點行業研究和長遠規劃,想想怎麼推廣産業标準,讓全國各地的食客找着招牌就能吃到“正宗”。說不定到那時,他們眼中涉嫌“侵權”的龐大商戶群體還是一塊大資源呢!

文/田獲三狐

編輯/九段、雲歌

來源/“俠客島”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