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好長慶為什麼會被視為日本戰國時代的“天下人”之一?

作者:鬼說曆史

日本天皇在平安時代後期逐漸變成了沒有實權的擺設,實權被名義上的大臣掌握,這些掌握最高實權的大臣就被稱為“天下人”。而在日本戰國時代的風雲人物中,室町幕府的幾個将軍和細川政元、三好長慶、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被認為是戰國時代的“天下人”。

三好長慶為什麼會被視為日本戰國時代的“天下人”之一?

室町幕府的幾個将軍因為頂着幕府将軍的頭銜,被視為名義上的“天下人”可以了解。細川政元是是幕府管領“半将軍”,被視為名義上的“天下人”也可以了解。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更是無争議“天下人”。那麼三好長慶為什麼會被視為日本戰國時代的“天下人”之一呢?

三好長慶為什麼會被視為日本戰國時代的“天下人”之一?

三好長慶出身的三好氏本是幕府管領細川氏的家臣,清和源氏的庶流。細川政元死後,細川氏爆發了長達幾十年的内戰。三好長慶的父親三好元長在細川氏内戰中支援了細川晴元,最終成為細川晴元取勝的首功之臣。作為回報,細川晴元把家中的很多權力都給了三好元長。

三好長慶為什麼會被視為日本戰國時代的“天下人”之一?

可在“下克上”的戰國時代,細川管領可以架空足利将軍,三好重臣當然也能架空細川管領。三好元長的權勢很快就引起了細川晴元的猜忌,最終在三好政長、木澤長政、柳本賢治等人的鼓動下殺了三好元長。而三好元長被殺的時候,他的兒子三好長慶是個隻有十歲的孩子。

三好長慶為什麼會被視為日本戰國時代的“天下人”之一?

三好長慶隻得退回老家阿波國(位于四國島)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天文八年(1539年),十七歲的三好長慶通過介入細川氏内戰再次率軍進入近畿。經過多年的奮戰,三好長慶幾乎擊敗了包括細川晴元在内的近畿所有敵人。永祿三年(1560年),三好家進入全盛時期。

三好長慶為什麼會被視為日本戰國時代的“天下人”之一?

在三好長慶當家督的三好全盛期,三好家控制了山城、大和、伊賀、河内、和泉、淡路、阿波、贊岐、攝津半國和紀伊半國,将當時日本最富庶的近畿地區納入囊中,實力為日本第一。最重要的是,三好長慶控制了室町幕府和細川管領的實權,能以幕府的名義号令日本。

三好長慶為什麼會被視為日本戰國時代的“天下人”之一?

憑借最強的實力和“挾将軍以令大名”的政治地位,三好長慶成為當時日本政治影響力裡最大的風雲人物。正因如此,後世有些人便将三好長慶視為日本戰國時代的“天下人”之一。不過三好長慶的霸業存在很多問題,三好家的衰敗在三好長慶晚年就已經出現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