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州增城“黃塘頭菜”創新發展留住鄉愁

作者:MtimeTime.com
廣州增城“黃塘頭菜”創新發展留住鄉愁

增城農民收割頭菜 增城區委宣傳部 供圖

中新網廣州1月19日電 題:廣州增城“黃塘頭菜”創新發展留住鄉愁

作者 程景偉 李詩敏 孫毅強

肉餅搭配爽口的黃塘頭菜,至今仍是很多廣州增城人的心頭好。近日,記者前往廣州市增城區,走訪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黃塘頭菜的制作技藝”生産作坊,探尋百年古法技藝,感受非遺文化魅力。

黃塘頭菜是“增城十寶”之一,素有“飯中魚肉不如一口頭菜”的美譽,還被稱為“鄉愁菜”。

該生産作坊所在的廣州市增城區正果鎮黃塘村,位于東江支流增江河畔,這裡土地肥沃,環境清新,十分适合種植頭菜。該村施用農家基肥,所産頭菜個體适中,飽滿結實,肉質鮮嫩。

廣州增城“黃塘頭菜”創新發展留住鄉愁

黃塘頭菜 增城區委宣傳部 供圖

據“黃塘頭菜的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陳見洪介紹,每逢頭菜收獲後,為友善長時間的貯存,當地種植戶就會加工腌制頭菜,以備不時之需。長年累月,各家各戶交流經驗、切磋技術,黃塘頭菜的制作技藝就這樣不斷發展、成熟。

記者留意到,酸甜酥脆的黃塘頭菜是通過鹽漬的方法,制作成一道美味可口的酸菜類有機食品。黃塘頭菜的制作技藝不算複雜,經過冬日收割、清洗、腌制發酵、天然生曬以及修整包裝等五道工序,雖然看似簡單,但各個環節的技巧也是相當重要。

黃塘頭菜的傳統制作技藝沒有書本可循,全靠口傳手教,每一道工序都有許多考究,稍一不慎就不是那個味兒。“腌制過程的用鹽比例、浸泡發酵的時間控制都大有學問”,陳見洪告訴記者,用鹽過多,頭菜難以入口;用鹽少則酸度高,且容易變質;浸泡發酵掌握不當,會造成頭菜黴變發黑,品相不佳。

記者看到,在黃塘頭菜生産作坊,勞工們将頭菜清洗幹淨後,一層一層地堆放在腌制池,按重量100:15的菜鹽比例,在每層頭菜上均勻撒上食用鹽,之後用石塊重壓,進入腌制發酵階段。據勞工介紹,腌制時間控制在三天左右,具體要根據天氣因素确定。之後,經過天然生曬和包裝,色澤金黃、酸甜酥脆、香醇爽口的頭菜也就制成了。

為了對黃塘頭菜進行生産性保護,陳見洪在當地成立了正果黃塘頭菜合作社,由51戶種植戶自願聯合加入,從事頭菜種植和加工,實行嚴格的食品品質安全管理,打造“黃塘頭菜”品牌。

“合作社+種植戶”的生産經營模式,讓原本出現傳承困難問題的“黃塘頭菜的制作技藝”重新煥發生機,消化了當地部分農村富餘勞動力,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呈現出互利互赢持續發展的好勢頭。(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