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春走基層|大山深處,他們翻山越嶺守護天然氣“生命線”

作者:華龍網
新春走基層|大山深處,他們翻山越嶺守護天然氣“生命線”

管道巡護工梁峰正在檢查管道穿越河道的标牌。通訊員 劉燕 攝

華龍網-新重慶用戶端1月19日17時13分訊(通訊員 劉燕 譚沁心 首席記者 佘振芳)“小心腳下喲!”1月18日清晨,相國寺儲氣庫管道巡護班的曾洪波一邊熟練地用鐮刀劈斷擋路的雜草,一邊不停地提醒着身邊人。這個冬天,為了管道運作的絕對安全,每天早上天還沒亮,相國寺儲氣庫管道巡護班的員工們就早早出了門。

相國寺儲氣庫位于重慶市北碚區和渝北區交界的大山深處,是西南地區首座地下儲氣庫。作為國家天然氣管網中衛—貴陽聯絡線上的重要配套工程,近年來,相國寺儲氣庫為京津冀和川渝地區冬季天然氣調峰保供發揮着“穩壓器”的作用。其中,連接配接相國寺儲氣庫至中貴線上的銅相線和相國寺儲氣庫至川渝管網的相旱線兩條天然氣管道,是相國寺儲氣庫的“生命線”。

曾洪波是相國寺儲氣庫管道巡護班的一名普通員工,負責相旱線20多公裡的管道巡護,他所負責的管道,90%都鋪設在深山老林,隻能徒步進行巡護,翻山越嶺早已成了他的工作日常。

“有時候碰上天氣不好,走一趟下來,全身衣服濕透完,中午在山裡吃随身攜帶的幹糧。”曾洪波說,相國寺儲氣庫的管道管理難度比較大,最主要的風險是來自于管道附近第三方施工、地質災害和土地流轉,這三個方面的風險防控成為了他工作的重點。

新春走基層|大山深處,他們翻山越嶺守護天然氣“生命線”

管道巡護班副班長周明兵和管道巡護工梁峰正在給管道做陰極保護的電位檢測。通訊員 劉燕 攝

在距離渝北區王家街苟溪橋村近100多公裡以外的銅梁區二坪鎮附近,管道巡護員梁峰正深一腳淺一腳地趟過小安溪河,對穿越河道的銅相線天然氣管道進行巡護。

“我負責巡護的管道也是20多公裡,大大小小的穿越河道有10多處,跨度最長的穿越有兩處,一處是嘉陵江,一處是這個小安溪,每天都要對幾處重點的河道穿越處認真巡檢一次。”

梁峰幹管道巡護已經是9個年頭,這條河過了不知多少次了,河水幾時漲落、過河時該踩哪一塊石頭,他都了然于胸。不過現在是枯水季節,還比較好過,夏天河水漲了,就得多走幾公裡到河的上遊過橋。

“你看,這雙鞋又要走爛了,幾乎每個月要走壞一雙。”梁峰無奈地笑着搖搖頭。按照要求,他每周必須要把自己負責的20多公裡管道完整走一遍,由于長期行走在長滿青苔的石灘和淤泥地,梁峰的工鞋穿不久就因為泡濕開裂。

新春走基層|大山深處,他們翻山越嶺守護天然氣“生命線”

管道巡護工曾洪波在巡管時正走過田坎。通訊員 劉燕 攝

梁峰告訴記者:“相國寺儲氣庫的管道大都是埋在地下,由于土壤腐蝕、環境潮濕等因素,管道的防腐層較容易破壞。”是以除了日常對管道的安全檢查和雜物清理外,還需要定期對管道進行陰極保護,主要是進行電位測試,檢查埋地管道狀況。

在多年的管道巡護工作中,曾洪波、梁峰這樣的管道巡護員,已經和當地的村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經常幫助村民背重物、幹農活、節日到村民家問候,定期給村民進行管道安全知識宣傳,也将管道周邊的村民變成了管道保護的“眼睛”。

在相國寺儲氣庫天然氣150多公裡管道經過的22個街道(鎮)66個行政村,村民都積極配合做好管道保護工作,管道巡護員們也通過村民及時掌握管道周邊資訊,将管道安全牢牢掌控在手中,形成了“企業+地方政府+管道巡護員+沿線村民”為一體的天然氣管道保護網。

在村民家裡喝了口熱水,曾洪波和梁峰整理好工具,又踏上了管道巡護的下一段,為了保證天然氣管道安全和廣大人民群衆的冬季溫暖,他們一直在路上......

(本文來自新重慶用戶端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