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種癌“很懶”不必理?錯過治療時機也棘手

作者:星星飛翔
這種癌“很懶”不必理?錯過治療時機也棘手

廣醫一院泌尿外科專家團隊手術中。

前列腺癌發病率居全球男性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第二位,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甚至位居危害男性健康的惡性良性腫瘤疾病首位。雖然亞洲前列腺癌的發病率遠低于歐美國家,但近年來也呈現上升趨勢。

多項研究表明,經過根治性治療,早期前列腺癌的10年生存率可高達85%以上。但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如何才能早發現、早治療?專家建議,50歲以上男性或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45歲以上男性,每年體檢增加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篩查。一旦查出前列腺癌特異抗原異常,即使無排尿不适症狀也不可大意,應盡快咨詢專業醫生,進一步排查是否潛在前列腺癌風險。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茹志娜、韓文青

醫學指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泌尿外科學科帶頭人曾國華教授、泌尿外科主任劉永達教授、泌尿外科副主任古迪主任醫師

病例:七旬患者接受局竈治療 術後次日順利出院

75歲的江伯(化名)幾個月前參加廣醫一院泌尿外科牽頭的社群前列腺癌免費篩查,醫生發現他的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5.63ng/ml(納克/毫升)。PSA的正常參考值在:0~4.0ng/ml,大于4.0ng/mL提示存在前列腺癌的可能。江伯雖查出PSA異常,但排尿沒有任何異常症狀。3個月後複查,江伯PSA結果仍然異常,而且名額進一步升高至6.58 ng/ml。

廣醫一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古迪建議他接受前列腺核磁共振和穿刺檢查後,結果确診為前列腺腺泡癌。“由于發現及時,惡性良性腫瘤尚處于早期,結合江伯的年齡和病理分期,我們團隊詳細讨論後決定運用不可逆電穿孔技術為他進行前列腺癌局竈治療。”古迪介紹。

面對未知的手術,江伯和家人十分擔憂。沒想到,手術當天,廣醫一院泌尿外科團隊僅用了30多分鐘就成功為江伯完成了前列腺癌局竈治療。術後,江伯僅留置了一條尿管,4小時後就恢複了飲食,并能下床活動,第2天便順利出院了。

出院後,江伯回醫院接受随訪,各項相關名額恢複正常,身體狀态良好。

判斷:前列腺癌“惰性”如何?分級評估給答案

臨床上,有些患者一查出前列腺癌便十分焦慮,害怕手術等各種治療;也有的患者會上網找資訊為自己“壯膽”,認為前列腺癌進展緩慢,是“惰性癌”,死亡率不高,不必理會。

“這兩種極端都不可取。”廣醫一院泌尿外科主任劉永達教授說,目前前列腺癌的治療越來越強調個體化,醫生會根據病人的病理分級和個人身體耐受能力來優選治療方案。

目前世界範圍内應用最廣泛的前列腺腺癌的分級方法是Gleason評分系統。“按危險程度從低到高分為五級。”古迪補充說,分值越高危險性越大。一級就是所謂的“惰性癌”,可能終生不會轉移,但仍可能進展到第二級或第三級。而評分達到第四和第五級的,如果不積極幹預可發生骨轉移,導緻晚期生活品質比較差,并很可能會死于前列腺癌。

“關鍵是要早篩查早診斷,才能根據結果評估是‘惰性’的還是容易進展、危險性高的,并據此制訂合适的治療方案。”古迪說。

治療:手段越來越多 越來越精準微創

“随着醫療技術的進步,治療前列腺癌的手段越來越多,創傷也可以做到更小。”古迪分析說,對于高齡老人,如果評估結果屬于極低危或低危,可以主動監測,無須手術。還可咨詢專業醫生确定是否适合接受“局竈治療”。

“這種治療無須把整個前列腺切除,可以精準消滅局部病竈。”劉永達說,現在外科手術的發展方向也是越來越微創。像江伯接受的不可逆電穿孔消融局竈治療,主要是針對早期前列腺癌的一種“微微創”治療,利用電壓差誘導惡性良性腫瘤細胞發生不可逆電穿孔而凋亡,同時刺激機體免疫系統。跟放射線照射、冷凍治療以及實體消融等其他局竈治療方法相比,創傷更小、安全性高,并發症少,能更精準保護功能。

“對于高危和局部明顯進展的患者,則應采取更積極的治療,考慮根治手術。”曾國華說。随着技術進步,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已逐漸成為主流術式,患者無須再承受傳統手術大切口帶來的痛苦和風險。目前,廣醫一院泌尿外科已能開展難度更高的單孔機器人手術,身體條件好的患者,術後第二天就可出院。當然,也必須堅持後續随訪并進行綜合治療,才能達到更好效果。

提醒: 前列腺癌早期無症狀 PSA異常莫大意

“很多男性患者有一個認識誤區,以為沒有出現排尿症狀就肯定沒有前列腺的問題。其實對于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升高者,即使沒有任何排尿不适的症狀,也需引起重視。”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泌尿外科學科帶頭人曾國華教授解釋說,因為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當然,PSA明顯升高也不一定意味着是前列腺癌,也可能是受其他因素影響,比如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都會導緻它升高,但這後兩種情況常常伴有排尿的症狀,前列腺增生常見尿頻、尿急、夜尿增多(2次及以上)等症狀,前列腺炎常見尿痛甚至骨盆區域疼痛或不适等症狀,但前列腺惡性良性腫瘤早期時卻常常沒有症狀。是以,當PSA檢查結果升高又沒有排尿症狀時更不能大意。

另外,相比之下,臨床上前列腺癌患者PSA升高更為明顯,而且是進行性地持續升高。江伯就是個典型例子,第一次查出PSA異常後,隔三個月複查名額非但沒降,還進一步上升。是以,即便沒症狀,仍需咨詢專業醫生,考慮是否需要做前列腺核磁共振甚至是前列腺穿刺活檢,進一步排查原因。

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做這項篩查

“早篩、早診、早治,是提高惡性良性腫瘤患者5年生存率的有效辦法。”古迪說,應對前列腺癌也一樣,不能拖到出現明顯症狀,錯過早期治療時機才來幹預。建議,50歲以上男性或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45歲以上男性,每年體檢抽血增加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篩查。另外,日常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少吃高動物脂肪飲食,避免長期久坐等,有助保護前列腺。

據介紹,自2019年4月至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與中國前列腺癌聯盟合作,在廣州市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35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協作下,探索以醫院和社群關聯的模式開展前列腺癌公益篩查。目前,該項目已累計篩查了4萬多例,發現近200例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及時行前列腺癌根治手術後均預後良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