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圓桌論壇:跨境電商創業投資新機遇漫談|36氪跨境電商峰會

作者:36氪

12月23日,36氪首屆跨境電商峰會在深圳舉行,今年我們以“新跨境、新企點”為主題。

中國跨境電商規模在過去5年增長了近10倍,在亞馬遜上,中國品牌賣家完成品牌注冊的規模從2017-2019年就增長了10倍。如此大的市場,也不斷吸引資本和人才湧入。

在跨境電商進入2.0時代關口,舊的時代紅利已經消退,新的品牌紅利開啟。如何在關鍵鍊條成為最重要的公司,成為行業最關注話題。但隻要擁有好産品,始終能得到使用者認可。

是以在此次峰會上,36氪邀請了縱騰集團副總裁李聰、行雲集團聯合創始人王硯耕、TikTok電商跨境業務負責人石奔、騰訊雲出海解決方案總架構師鄭東、亞馬遜全球開店大客戶拓展及營運總監潘琪、山行資本董事總經理吳瑩、真格基金副總裁秦天一、淺月資本創始合夥人戴琳琳、SellerX中國區投資負責人楊凡易等嘉賓共話行業趨勢。嘉賓們分别從資本、第三方平台、物流支付、新管道等多方面給出了自己專業判斷和建議。

以下是“跨境電商創業投資新機遇漫談”主題圓桌論壇實錄(經編輯):

主持人(韋雯):各位嘉賓好!大家好!歡迎來到本次的圓桌論壇,我是這次的主持人,36氪分析師韋雯。這次論壇有幸有請到了投資圈的四位投資人,首先請各位介紹自己。

吳瑩:大家好,我是山行資本的吳瑩。很高興能夠在36氪舉辦的跨境電商大會上見到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我們基金。山行資本創立于2015年,是中國的創業者基金(Founders Fund)。我們的兩位創始合夥人,趕集網及瓜子二手車的創始人楊浩湧和網易新聞的創始人徐詩,都是優秀的持續創業者。同時,山行資本還擁有多位由頂級企業家組成的風險合夥人團隊,我們緻力于幫助創業者連結核心資源,陪伴創業者不斷打破邊界。我們對于創業以及如何打造一家優秀企業有一些心得,希望能夠在行業裡面找到最優秀的創業者,陪伴創業者一起成長,做創始人最長久最親密的夥伴。

在投資領域,我們投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公司,比如悅刻、理想汽車以及跨境電商領域裡的全量全速等優秀公司。我們對科技、消費品長期保持關注。

戴琳琳:很高興認識大家!淺月資本成立于2017年,跨境是我們從2017年開始就一直在關注的領域之一。從最早服務跨境電商的電商平台、賣家建站工具、再到跨境物流服務商、Saas、品牌賣家。我們服務了一系列中國的出海公司,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協助了很多海外本土公司的資本化需求。這個領域淺月大概服務了28家頭部企業,他們都拿到了國内一線機構的投資。

從去年開始,在淺月資本内部我們就不叫跨境賽道了,而是全球化。我們很多客戶從day1開始就在做全球化的組織研發、生産、協同以及管理。我們長期看好中國公司在全球化的競争中脫穎而出,淺月會堅定不移地陪伴這些偉大企業航洋出海。

張莉:大家好,我是浩方創投的張莉。今天是一個特别的場,一看全是美女,加上我自己。

應該說浩方創投實際上有很多特别的标簽,第一個标簽是它有16年跨境電商的積澱;第二個标簽是做早期,它作為創業者的陪伴者,陪伴創業者快速成長;第三個标簽是高成功率,可以說在我們投資的七八十個跟跨境相關的項目裡,應該說在今年比較冷的跨境電商氛圍中,他們并不冷,因為這裡面有5家跨境電商的垂直類、産品類公司成功地拿到了資本的融資。應該說非常優秀。

是以說這幾個不同的标簽,也鑄就了浩方創投它有不同的投資選擇,我們也希望借着更多的機會能夠觸達到這些優秀的創業者,陪伴他們成長,在他成長過程中,也鑄就我們浩方的成長。

我今天的身份也很特殊,第一我是浩方集團的副總裁,同時也是浩方創投的創始合夥人。在15年前,我們走進了跨境電商這個領域,5年前我們開始發現中國走出去的這些創業者,尤其是産品型的創業者他們的一些機會,是以我們創造了浩方創投這個闆塊,也希望接下來我們有機會能夠接觸到更多的創業者,同時能夠更跟創投機構們合作,把跨境電商領域做得更好。謝謝大家!

楊凡易:好,大家好,我叫楊凡易,我是SellerX集團的中國區投資負責人。Seller是賣家的英文單詞,X就是英文字母,也有中國賣家會叫我們SellerX。是以大家叫我們什麼都沒關系。我們這個商業模式是說為跨境賣家提出一個完全退出的方案,就是我們公司是做亞馬遜店鋪收購,也會看獨立站等等。

剛剛36氪的李總在開場發言時提到了這樣一個模式,其實剛才真格基金的秦總用我們今天的天氣比喻整體出海賽道今年的狀況,可能有一點審慎樂觀的意味,但是幸運的事情是我們這個細分賽道今年還是非常非常火的,今年應該是店鋪收購的元年。

SellerX我們是一家德國的公司,歐洲起源,14個月前成立,拿到了7億美元的融資,也是上個月宣布成為獨角獸企業。我們收購亞馬遜店鋪,從小到大,100萬美金銷售額到4000萬美金銷售額我們都會看,我們也有一個非常強大的營運團隊,是以我們自己是把店鋪拿過來做營運,是一個品牌營運集團的模式。

不知道在場的賣家朋友身邊或多或少的會不會聽過說今年把自己手裡店鋪賣掉,然後徹底躺平的這樣一個成功的故事,如果對類似這種退出方式感興趣的話,也歡迎會後跟我和我的同僚作交流。謝謝大家!

主持人(韋雯):謝謝各位的介紹!大家來自不同的領域,但是一起關注着跨境電商的賽道。據相關資料,上半年整個跨境電商的資金量是達到了70億,我們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賽道。想問一下大家,今年對于跨境電商創業和投資有哪些觀察和思考?

吳瑩:山行資本關注跨境賽道很長時間了。我特别同意剛剛嘉賓的觀點:我們說的“跨境電商”不僅限于「跨境」,更精準的描述是「全球化」。全球化是一個短期的風口性機會還是一個長期的系統性機會呢?是什麼動力在促成全球化呢?這是我們過往去嘗試了解産業變遷的重點問題之一。

我們認為跨境是一個系統性機會,可以分享幾個數字:

首先,在宏觀經濟受到疫情沖擊的情況下,跨境電商卻高速發展。2021年中國跨境B2C電商的GMV相比2019年疫情前增長了一倍多,成績非常亮眼。目前中國的電商化滲透率是30%,海外則遠沒達到這個程度。我們認為随着海外線上消費滲透率的提升,行業會有可觀的發展機會。

其次,新管道帶來新的使用者觸達能力。除了Facebook、Google以外,還有包括TikTok在内的許多新管道增量,為大家帶來更豐富、更多元地觸達國際使用者的可能。

再加上中國擁有衆多全球範圍内最有優勢的産業鍊叢集,如服裝、小家電、3C電子等,中國勢必會有優秀的企業能利用好這一優勢,并通過全球化管道做到全球使用者觸達。我們認為跨境電商目前還隻處在一個非常好的開端,未來還有長期系統化的機會。山行資本會長期關注這一賽道的發展。

主持人(韋雯):謝謝吳瑩總!确實我們中國有非常完整的供應鍊,在2020、2021年整個跨境電商的增速是同比來說增長得非常快的,的确。我想問一下淺月資本的戴琳琳總,對這個話題有哪些分享和思考?

戴琳琳:這裡我補充一點,因為我是2015年開始在看跨境相關的一些企業,到今天大概是6個年頭,中間其實有好幾波不同的公司。我們最早2015-2016年看得更多的是電商交易平台,包括一些想要做基礎設施的的電商公司;2016-2017年,那個時候印度市場也很火,東南亞市場也很火,那些新興市場裡面一些中國人出海想去做的事偏基建;等到2017-2018年的時候我們會看真正意義上的DTC,即從後端開始數字化整合中國的供應鍊,再基于電商平台做數字化營運,到再往前端,C端使用者數字化的體驗與即時回報,進而把整個鍊條打通的一個商業模式。

回到亞馬遜賣家這個點,淺月沒有把亞馬遜賣家當做一個賽道來看,而是一個管道。去年行業交易熱度最高的時候,反而我覺得今年這個情緒對于大部分創業者是一個好的timing,你可以停下來想清楚你的定位:如果你是個消費電子公司,當你面向全球市場時,你是不是在産品上具有競争力?你是不是最能夠洞察使用者的需求?到底你企業的内在發展驅動力是什麼?而不是去思考怎麼做亞馬遜營運,怎麼做谷歌或臉書的投放。我覺得這是要大家徹底冷靜地想清楚,即你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公司,你的核心競争力是什麼。

如果你看未來十年的發展,全球化是不可逆的,我相信符合經濟發展規律一定是全球化。

在這個市場裡面,我們今年也看到像Tik Tok,包括像快手這些公司,其實重新把全球化又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次元。是以我們相信未來的十年是中國所有的公司一起把全球化的基建做起來,這裡面能夠誕生的機會會越來越多。我們看一家公司,不僅看他們中國市場能做多大,更關注未來十年它有沒有機會參與到全球化競争,成為一個全球化的卓越公司​。

是以我們内部覺得全球化這個主題重新打開了這個領域的天花闆,對于每一家公司而言,都是一個曆史性機遇,包括淺月,這就是我們這些年的一些思考,分享給大家。

主持人(韋雯):确實是一個比較新的思路,從關注一個風向到商業的本質。我想問一下張莉總對今年火熱的跨境電商賽道有哪些思考和觀察?

張莉:從業15年跨境電商,我覺得今年是特别的一年。應該說今年開始,我覺得跨境電商終于走向了理性的、有序的、規模化發展路徑。

因為2015年甚至更早跨境電商,經曆過小包,經曆過大賣的鋪貨,這次亞馬遜事件,其實是讓更多跨境人理性看待這個行業應該怎麼去發展。我覺得這個事件其實是一個曆史性的,我覺得是一個轉折性的東西。

經過這一次事件之後,我覺得更多的賣家們會去思考真正我的競争能力是什麼?真正的在出海的路上應該有哪一些能力是中國制造業企業、中國的服務設施企業、中國的服務企業能夠去夯實自己的能力的?我覺得這一點特别特别的重要。其實這一點也讓我們很多的真正的品牌公司,這些制造業能力非常強勁的,研發疊代能力很強的這些公司,終于有機會讓自己的品牌展露在世界的舞台,讓他們能夠跟現在傳統世界的那些産品品牌去匹敵,他們可以跟這些傳統的大牌站在同一個頁面上,用他們的高專業度和高成本效益,去PK世界一流的品牌。我們陸陸續續看到了這些機會,這也是我們從業15年以來最興奮的一年,可以這麼說,确實今年很多跨境電商遭遇了很不幸的一些待遇,但是這是沉痛的一刻,這一刻帶來的是後續我們強勁的騰飛。

主持人(韋雯):謝謝,确實是對我們跨境電商行業比較大的一個轉折點。那麼SellerX業務一方面是做相關收購這些賣家和品牌的,對于今年的一個情況您有一些怎樣的觀察?

楊凡易:我覺得跟幾位的感受可能很相似的是,我覺得今年對于賣家來講也是一個機會吧,就是說跨境電商整個生态系統趨于一個成熟,包括我們SellerX這種偏向收購和整合的公司會出現,也是為賣家提供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退出的服務。如果我們把跨境電商做店鋪做品牌比作一個高速公路,我們之前可能出口非常的少,大家可能看到的是一路向前,或者在緊急車道停下來,可能沒有一個很好的出口。但是這兩年越來越多的譬如說可行的出口,比如說遇到優秀的股權投資人,這是一個出口,也可能會遇到我們SellerX的公司,把您的店鋪做一個收購,或者做一個兩年退出的方案,我覺得這些都是為賣家提供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生态系統的服務。就是說,您手裡的小店鋪大店鋪或者是超大型的店鋪,都會有一個比較合理的歸宿,不是說讓大家在一條看不見頭的高速公路上不停歇地進行一個運作。

我覺得今年的一些事件也會讓賣家思考說,是不是應該借助資本的力量,或者是不是應該借助一個品牌集團的力量,把我精心培養的像孩子一樣的店鋪交出去。是以我覺得今年的這個契機其實非常好,催生了我們這種整合的品牌集合的出現。

主持人(韋雯):謝謝分享!剛剛各位也提到了我們近年來的一些事件的轉折,孕育了很多的機會,比方說對于整個業态的整合,它的疊變,包括一些新的公司,比如說SellerX的出現,都帶給了這個行業機會。那麼想問大家,在今年的市場裡孕育了哪些比較新的機會和機遇?大家又收獲了一些什麼樣的公司?

張莉:應該說今年我們其實作為浩方集團來說收獲滿滿,因為在這個期間,我們之前投資孵化的,同時也在做跨境電商營運服務,有5家企業成功地拿到了不錯估值的融資;第二,我們自己也拿到了不錯的融資;第三,更多的是我們在這方面找到了更多的成功的方法,包括一個新的産品、一個新的品牌在亞馬遜上怎麼樣經曆爬坡的階段,從0開始,到100,到1000到10000,這個過程我們已經有非常詳細的方法論。

同時,我們在不斷夯實在基礎建設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這個過程需要做減法。應該說15年來我們一直在做減法,從最開始的自己做自營大賣,幾十萬個SKU做過,幾十個電商平台做過,聚焦到現在隻有亞馬遜,隻有美日歐,隻有全産業鍊的服務,目前隻有200多個品牌,也隻有1000個SKU。

其實這個過程中可以說有多麼陣痛,但陣痛的背後是什麼?我們學到了更多在這個行業裡面的新機會。是以我特别想講講這個行業的新機會在哪裡?從供應鍊端要有非常強的産品,說句實話,不管是怎麼樣的一個營運服務,怎麼樣的一個流量的導入,最終決定成敗的是産品,産品不僅僅是中國制造業企業所認為的品質,而是海外終端客戶最終的體驗的認可。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是要跨越鴻溝的,這條鴻溝實際上亞馬遜的平台跟制造業企業之間有一個巨大的gap,這個gap是由來填?我相信是由中國電商當中衆多的服務者來填。我覺得這上面會催生大量的投資的機會,大量的企業會從這裡冒出來,因為其實服務也是一樣的,是學習做減法,做精,是要做子彈頭,而不是要一把散沙。原來那種一把散沙撒出去這種效果,最終沒有任何的競争能力。要每一個闆塊的服務者,每一個領域的服務者,或是基建設施,都必須是這個領域的子彈頭,是以這個行業我覺得也是一個篩沙子的過程。

主持人(韋雯):吳總您有什麼要補充的思考?

吳瑩:其實特别同意張總的觀點。山行資本在看跨境電商産業的投資機遇時,會思考一些底層問題,比如跨境電商企業對于我們國家的意義是什麼、對于目前産業的價值是什麼?我們提煉了一個詞,叫「産品定義權」。過往中國企業隻負責制造,充當世界工廠的角色;而海外企業洞察使用者需求、定義産品,他們拿走了産業鍊裡最高價值環節和最大利潤空間。

未來,中國的企業要真正走向全球,要從Made in China走向直接服務目的地市場的消費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拿回「産品定義權」。

随着行業發展,使用者觸達的線上化與資料化,我們已經能看到了不少能夠做好全球産品定義的企業。包括SheIn在内的許多中國企業把供應鍊優勢和國外需求連接配接得非常緊密,它們重新定義了産品,并對供應鍊進行更高效排程。我們認為這才是真正長期的機遇,即做好需求洞察、産品定義和供應鍊組織排程。

主持人(韋雯):好,我想問一下戴總,您作為一家服務型的資本機構,在服務過的這些投資機構,包括一些創始的團隊中,有得出哪些您覺得可以分享的建議?

戴琳琳:這裡面我們可能看到的是幾類公司,就是我們内部會看的,一個是相信整個跨境或者說中國公司未來更廣闊的參與在全球化的競争中,有一類企業是做基建,或者做相關的電商服務,包括像SaaS、資料服務,包括像支付、物流服務,這一類公司我自己覺得長期是有機會的。

展開來說,有一類是原來國内做TMT創業的業者或者是相關産業帶的一些人,他們可能在做中國跟海外嫁接的一部分業務。

還有一類機會我們認為每一個面向終端消費者的品類都有參與全球化的機會。比如去年最火的是亞馬遜上的消費電子公司,它非常符合亞馬遜的需求,是以像消費電子我覺得是一個長期有機會。但未來它不僅是以營運驅動,而是依靠産品創新為驅動,這個品類我們是覺得可能更多還是看産品,而不是看管道。

像我們今年還有服務一些家具公司,直接day1就D2C,掌握的是全球的供應鍊,他們可能有一部分沙發在中國做。未來中國公司或者是華人他們即能掌握新的供應鍊的優勢,還懂使用者懂電商營運,你未來建構的是一套直接從産業鍊、供應鍊再到前端的使用者營運,這一類公司是有機會的。

除了家具外,中國有優勢的品類像消費電子、母嬰、玩具等垂直品類,都是有極大機會的。

此外,淺月資本還看到一類ToB企業的機會,過去可能中國就是純粹代加工,但不斷有一些中國的企業自在整合供應鍊,他們自己能夠直接做面向海外的使用者,做履約做産品定義做産品開發,是以這部分企業可能重新又進入到我們的視野,比如像汽配、工業品、化工品等。這需要每一個産業帶的企業家或者創業者去審視以及整合中國在這個品類裡的集約化優勢,然後去拓張海外市場

最後還有一類機會,這個可能跟跨境電商這個概念有一些差異化,就是day 1就在做全球化的infrastructure,包括像雲原生,以及底層的一些資料化服務,這也是淺月資本内部在關注的。

主持人(韋雯):也就是說除了一些基礎設施,還有一些深專産業鍊的公司,另外跨境電商賽道國内比較火熱的三類是服裝、家居以及我們的服飾品夠,想問一下我們SellerX的楊凡易總,我們在收購一些,或者說看一些品牌公司的時候,更願意接觸哪一類品類呢?

楊凡易:總體來說,我們品類上還是非常靈活的,隻要好産品,有好的供應鍊的話,在亞馬遜上總體排名很不錯的連結店鋪,都會看。比較偏好的是産品疊代更新相對比較慢的,比如說像3C電子,我們看的機會不是特别多,或者是服飾,但是其他的像一般的家居品類、寵物、母嬰,剛剛戴總提到的中國非常有優勢的這些供應鍊方面的這些品類,我們都會看。

主持人(韋雯):好的,想請問一下張莉總我們在看一些出海品牌的時候,你會比較關注哪一類?

張莉:其實我覺得我們跟她們有很大不同,其實我們對産品做服務或者做更新的時候,我們今年有一個産品叫“倍增計劃”,我們喜歡挑選在中國供應鍊尤其是華南供應鍊體系非常健全、非常發達的品類,包括3C電子類、移動出行類的或者是家電類的。他們在遭遇到瓶頸的時候,當他們要走向規模化的時候,走向規範化的時候,需要什麼樣的一個幫助?這個是我們可能是在明年特别看重的項目。

其實我覺得真正中國的産品如果在未來的亞馬遜或者是其他電商平台能夠走出來的話,我覺得一定是具備三個條件:第一,要有強大的研發,持續研發疊代能力。不能說一個産品一招鮮吃三年,在網際網路世界裡面是不可能的,不管你是哪個品類的産品,尤其是90後、00後之後,不會忠誠于一個産品好多年的。是以要有持續不斷的創新、疊代能力,這是第一個;

第二,要有差異化。這個差異化的東西,就是要麼你真的有供應鍊管控能力很強的成本差異化能力,這個更多的考驗的是你工廠的基礎或者制造業基礎的能力了。另外一個差異化就是技術差異化,要在這個領域裡面真正做到有不一樣。其實在電商平台,尤其是在亞馬遜,隻要長得不一樣,隻要有不同的功能,隻要讓别人感覺我的體驗不同,就會賣出不一樣的價格。其實在亞馬遜上,我們經過很多次的調研會發現,同樣的參數、同樣的功能,但就是因為長得不一樣,帶來的客戶對價格的接受的差異就超過15%,這15%對于一個制造業來說太難能可貴了,這就是他們出海的動力跟他們消除在國内内卷的動力。是以我會覺得這個是它的第二個,就是你要有差異化;

第三,确實是我會覺得我們在座的投資人們特别應該去關注的,就是他們供應鍊的能力。這個供應鍊能力不是說他們的管理能力,而更多是他們的資金能力,其實這些企業很多他們有很優秀的團隊,有很優秀的産品,但是苦于無奈,确實身外無物,身上就這點員工,有這點資産,銀行拿不到錢,供應鍊公司的資金太貴了,剩下還有一些資本的錢,說句實話可能對賭的壓力也好大。是以這一塊上面,如果說我們在這個行業領域裡面對這一塊有所突破,将會看到非常多小衆的、優秀的這種産品型公司冒出來,這個我覺得才是中國跨境電商行業新生力量。真正的基礎設施,我個人認為更多的會被大的企業進入來取代,不管是物流還是支付,還是結算,這些都将是大佬們最終的舞台。

是以我覺得更多的應該是在細分的産品上面、細分的服務上面去做文章,去做創業,去做死磕,這個時候工匠精神特别适用于此。

主持人(韋雯):剛剛會下也和吳總也作了一些交流,就是大的賽道是機會比較小的,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您看的一些賽道的機會嗎?

吳瑩:我從兩個次元來試着向大家分享我們的觀察。剛剛嘉賓提到的觀點,特别大的賽道,入場很難。我很同意。

電商的兩翼是什麼?是支付和物流。深入去看商業的本質,物流是一個capex重、資本和人力密集的行業。在這個領域做創業創新,對于大部分創業者都會有很大的挑戰。

我們對支付也做了非常深入的調研。支付業務和雲計算業務有相似之處,都是基礎設施級的業務。企業的核心競争優勢和長期壁壘是規模。廠商會通過降價的方式形成高門檻和強規模效應。在今天這個時間點上,如果要再去做支付這種有很高規模效應的創業,就需要找到破局點。

當然跨境還有很多好機會,尤其是在中國有系統化供應鍊優勢的産業上。中國企業在和海外企業争奪産品定義權時,如果能夠定義出解決使用者需求痛點的好産品,一定能得到海外使用者的認可。通過持續創新和疊代,也将為品牌帶來長期的全球化積累。有效供給才能創造增量需求。

我們認為,創新企業的範式是:更先進效率+更多使用者價值。全球化企業的創新範式是:更精準的使用者觸達與需求洞察能力+更好的産品定義能力+更高效的供應鍊組織能力。

跨境電商的未來是全球化企業之間的角力。中國企業将與海外企業共同競争「産品定義權」。中國企業具有供應鍊優勢、國際化的網際網路能力和世界強國的文化自信,我們認為中國企業國際化是一個長期的系統性機會。

主持人(韋雯):好的,我們今天交流最後一個問題,也就是大家認為我們需要做什麼樣的準備去把握剛剛各位所讨論的這些機會,無論是對投資人而言,或者是對創業者而言都可以,請各位作一個最後的分享。張莉總先開始?

張莉:好的。應該說跨境電商最終會走向品牌出海,如果說想要做品牌出海,就要有一個心理準備。如果說一個傳統的品牌需要5-8年,那一個好的網際網路産品的品牌,請你做好2-3年的準備,如果有這2-3年的準備,你才有可能真正成為在網際網路上面有一定競争優勢的,有一定定義權的産品。是以在這個時候,其實不管是投資人,還是創業者都要有耐心,把自己做得更好。這裡面我覺得你需要有耐心,你要有忍耐力,同時你要保持不斷的清醒跟創新,這幾點做到之後,我覺得就有機會。

戴琳琳:我可能先說對大部分的創業者來講,我覺得機會最大的就是各個垂直品類的好的産品,其次把好的産品做出來以後的品牌化,我覺得大部分的中國跨境賣家其實卡在的并不是品牌上,而是還沒有進入到品牌建設的層面。可能需要先把産品做出差異化,并能夠建自己的供應鍊級産品級品類定義或者找到一個好的細分品類的這麼一個機會,我覺得這一步如果你能夠做好,加上你的耐心,加上你清楚的知道在全球化市場上你所在的細分品類你真正要對抗的人是誰,然後你的競争優勢在哪,以及你怎麼持續建構你的競争優勢。

細分品類有非常多的機會,而且我今年接觸了非常多我聽都沒有聽過,但是它能夠在歐美有一個一百億的細分市場,可能就兩個歐美的傳統公司在做,這兩家公司都成立了可能50年。如果你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你通過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花3-5年,你有好的包括像亞馬遜以及獨立站等各種管道,你能夠撕開這裡面大概10%的市場,我覺得我能看到這樣的細分品類的機會可能有幾十個。

是以我覺得這個機會對大部分的跨境電商傳統的賣家,這個機會非常大,而且這個機會并不是說今年有明年就沒有,這個視窗期還有10年、20年。我們不用着急,隻要你找到了這個機會,然後利用你的比較優勢,且持續願意投入資金,投入供應鍊,投入人員,投入研發,沒有3-5年你也不用去想市場10%。我們遇到的一些創業者,他們可能是熬了3年、5年,出了第一款爆炸型的産品,然後慢慢建構出來的競争力跟壁壘,我覺得這個賽道耐心是最重要的。

其次,還有一個已經大的機會,就是全球化的資料服務,特别是針對于中國未來這批跨境電商從業者。

主持人(韋雯):謝謝各位的分享。如果各位在座的嘉賓或者是創業者有其他問題想與我們投資人以及我們SellerX的楊凡易作交流,歡迎我們會下交流,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