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包地創業”的年輕人:有人租地800畝年賺百萬,有人5個月就逃離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王敏

編輯 | 金玙璠

“每100平米,年租金1500元”,最近,上海提供租地種菜服務的“共享菜園”生意流行了起來。這樣的價格,讓那些常常思考“打工太難,回家種地行不行?”、在大城市卷不動的年輕人再度蠢蠢欲動。

事實上,早已有不少人付諸行動,放棄大城市的工作,到農村包地創業。

2022年春節後,大學畢業兩年多的小蔡,沒有和往年一樣傳回廣州複工,而是留在了廣東湛江老家,和幾個朋友包了一塊地,打算種菜,開啟農業創業。

同樣,在南京生活的張彪也是在工作兩年半後,于2021年底辭去了國企的工作,和兩個大學同學在南京周邊,花5萬塊包了15畝地,開了個農場采摘園。

近幾年,因為看好國家大力發展鄉村振興的宏觀政策環境,像小蔡和張彪一樣包地創業的人,不是少數。農業農村部2022年釋出的相關資料顯示,大陸各類返鄉入鄉創業人員超過1100萬人。這其中便包含了包地創業的人。

那麼,包地創業這門生意究竟有沒有前景?

我們和其中幾位入局者聊了聊發現,有人靠包地種糧食,800畝地最高能年賺上百萬;也有人種植經濟林和農作物,投入數百萬,四五年依然沒有回本;還有人種植經濟作物,上半年盈利了,但下半年全部虧了進去。

包地創業不但模式不同,收益情況差異較大,不确定性因素還有很多,極端天氣、市場價格波動,都将直接影響收益。

包地更是重資産創業,首先地租便是一筆大投入,每畝地由于水利條件、土壤品質等情況不相同,價格也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其他投入也很重,包括從種子、化肥、農藥等,到農機具、智能化系統的配備。

農業,歸根結底是個苦差事,包地創業需要對土地的情懷,對創業的執着,還要有長期堅持的決心和耐心。

包地創業的三種模式

2019年6月大學剛畢業時,返鄉創業的想法,就在小蔡心中萌生。疫情爆發時,小蔡就在家默默地寫創業計劃,當他提出先在自家的十幾畝地裡試試水時,卻被父母百般阻撓,理由是希望他跳出祖祖輩輩的老本行。幾次争執後,小蔡隻好妥協。

兩年後,當在老家工作的同學找到小蔡,邀請他一起搞租地種植,“一畝地年租金四五百塊,租三四百畝地就可以開幹”,小蔡一直埋藏的想法又浮上心頭。

在廣州工作的日子,不僅要擠地鐵公交通勤,還有熬不完的夜,小蔡覺得“廣漂”既賺不到錢,每天還非常累。要是回到農村老家,不僅可以自由安排時間,人也會更有精神。最後,小蔡決定就算瞞着父母,也要回去和朋友“大幹一場”。

從國企裸辭時,張彪已經是帶團隊的上司。盡管在老家種植藥材的父親,不希望張彪放棄穩定的工作,但張彪自己從大學到畢業工作都與農業相關,他希望幫父親放棄“老土”的種植模式,也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在農業上做成一些事情。

很多人走上包地創業的路,和他們有着同樣的心路曆程。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鄉村振興的宏觀環境,以及農村年輕人外出前往大城市就業導緻土地閑置等因素,都為回流的年輕人包地創業提供了條件。據統計,2022年,大陸的耕地總面積達到了19億畝,全國家庭承包耕地流轉面積超過5億畝。

從2015年開始關注農業的山東漢農精耕創始人李秀漢發現,種地的人越來越少,導緻抛荒撂荒大面積出現。年輕人是因上學或工作不在農村,而很多老農人則是因為身體原因和年齡種不動地了,作為80後的他也在思考,以後的地由誰來種?

到2018年時,李秀漢得知土地流轉有了新政策,政府也在推動土地适度規模化流轉,于是,抓住這個契機,在老家包下了800畝地。

據深燃觀察,包地創業的人,選擇的模式一般有三種:一種是大田種植糧食作物,如玉米、小麥,往往是規模化、集約化生産;第二種是種植經濟作物,如水果、藥材、茶葉等;第三種是“農場+”模式,如“農場+研學”、“農場+露營”、共享農場等。

李秀漢選擇的就是大田種植,以規模化種植小麥、玉米為主。最初,他想得很簡單,找村裡老一輩來種就好了,但種完一季小麥之後就發現,收成并不理想。

他便開始反思,老一輩人以前也不過是有十幾畝頂多幾十畝地的種植經驗,播種品質、稭稈粉碎做得都非常粗放。于是從2019年開始,李秀漢購置了三台進口機械,并減少過度使用化肥農藥,改善土壤環境,來提高生産效率。

在不斷标準化、流程化的同時,李秀漢和團隊也慢慢從自己經營轉向為手裡有地的機關、企業或者農戶等提供糧食種植生産的全流程服務,到2022年時已經服務了超6萬畝地。

小蔡選擇的是第二種種植經濟作物。面對三四百畝地,小蔡和小夥伴們找當地村委相關負責人談的結果是,先拿10畝地做實驗,再簽租地合同,逐漸規模化。一開始,為了快速有資金流動,小蔡和朋友決定先種一個多月就能上市的蔬菜。他們花一千多元買了種子,實驗性地種上了10畝白菜和生菜。

和朋友花5萬、包了15畝地的張彪,在選址時,就選擇了距離城市較近的一處農場,是以地租較貴,達到了每畝3300多元。他計劃以後做成采摘園,并慢慢向共享菜地、郊區農場的方向拓展。

還有人是前兩種模式兼備。2019年下半年,從二線城市體制内離職後回到陝西老家的“90後”小丁,成立了農業公司,以每畝200塊的價格,一口氣包了1200畝地。地租價格雖然便宜,但大多都是撂荒地,前期開荒必須大量投資,包括修路、通水、通電等。

小丁開荒拓地 / 受訪者供圖

2020年,小丁在拓荒上花了很大功夫,常常是開着自家的挖掘機,從早上6點,一直挖到深夜十一二點,現如今已經有750畝左右土地投入了生産。其中,有400畝種植的是經濟林拐棗樹,還有350畝種糧食蔬菜。

從前期的修路、通電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到後期種植養護的投入,三年多時間,小丁已經投入了500多萬。

“天災”和“人禍”都是風險

做農業,如果缺乏經驗、貿然入行,很難不虧錢。一位農業從業者總結影響農業創業的因素為,“人(管理和種植)占四成,天氣占三成,市場占三成”。

小蔡做了5個月就兵敗而歸,時間雖短,踩坑卻不少。

首先是缺乏管道,導緻後期銷售困難。小蔡和小夥伴們前期實驗種了10畝生菜和白菜,原本以為等成熟後,就會有收購商來收,然而,結果卻是無人問津。小蔡隻能和朋友自行收割,晚上送去批發處,白天自己去散賣。最後更是給錢就賣,“為了不讓蔬菜爛在地裡”。

小蔡種的菜 / 受訪者供圖

那一個多月,不算五六個小夥伴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在村裡免租金的情況下,小蔡他們還是賠了幾千塊。不過,他們都堅信,剛開始虧一點沒關系,接下來慢慢成熟之後就能賺回來。

第二個月,小蔡和朋友們開始重新考察品種,考慮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要在當地市場相對稀缺,但又能适應當地氣候,三五個月可以成熟、好管理,一年可以種2-3次,近幾年價格比較穩定,波動較小。最終,他們确定種植青瓜、韭菜和貝貝小南瓜。

品種標明之後,地租卻又出了纰漏。牽頭的夥伴前期洽談的時候是四五百塊租一畝,結果最終簽合同時,價格直接漲到了一千左右。

租金翻了倍,盈利空間就變小了。小蔡和夥伴們隻能放棄這塊三四百畝的地,重新找地,要10畝連在一起才能起租,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适的,到去年7月,這次農業創業便偃旗息鼓,小蔡又回廣州找起了工作。

相較于小蔡和朋友在管理上的失誤,張彪則是因為選品沒能因地制宜,吃了虧。

由于一直從事農業,張彪和兩個大學同學,去年上半年還是開了個好頭的,種了15畝西瓜和甜瓜,租金加上種植成本,一共投入了9萬塊,到5月收獲完畢時,共收入了21萬。

可是,種植甜瓜和西瓜,和張彪最初設想的農場采摘模式有所不同,這兩種水果體積較大,不符合人們一邊吃一邊采的習慣。

于是下半年,張彪便改種在當地較為稀缺的小番茄品種“釜山88”,但依然不太順利。當時天氣比較熱,再加上這個品種不太适合當地氣候,小番茄苗染上了病毒病,并很快在整個大棚裡傳播開來,最終也沒有收成。張彪和朋友們上半年賺的錢,全部都打了水漂,在地裡辛辛苦苦工作一年,最後隻落得個竹籃打水一場空。

到年底時,張彪不得不和朋友通過在周邊農場設計一些研學活動,來賺錢維持收入。

同樣,李秀漢也飽受天災的困擾。他告訴深燃,拉長到五年來看,這800畝地整體是盈利的,不過,不是每年穩定盈利,而是有賺有虧,最高的時候能夠年淨賺上百萬,但2022年降雨過多,玉米季遭遇自然災害,賺錢很難,還要靠補貼和保險才能少虧些。

漢農精耕公司服務的土地同樣也有很大一部分遭遇了自然災害,李秀漢提到,由于前期承諾如果無法實作約定産量就由公司承擔損失,結果其中1.4萬畝托管服務的玉米,由于水災,虧了500多萬。

小丁主要種植的拐棗樹4年才結果,前期一直在投入,這400畝棗樹,樹苗2元一根,種上之後會有部分死苗需要補種,一面種、一面補,單是棗樹就投入了好幾萬,養護費一年15萬左右,三年多下來累計投入了近80萬。從今年開始,棗樹慢慢挂果,才開始有收入。

小丁表示,保守計算,現在有大概3萬根樹苗,理想情況下,小樹按照每棵樹結果30斤,市場價1.2元一斤,一年收入能達到100萬左右。2023年雖然果樹還是部分結果,但好在終于開始有收入。

至于其餘350畝地的嘗試,小丁則一直不順利。自2020年以來,先是種植辣椒,因為市場行情不好,虧了十多萬,接着種植小麥,由于忽略了山地無法機械收割,隻能人工收割的因素,最後虧了5萬。隻有套種的200畝藥材是盈利的,但也才賺了20多萬。

包地創業,怎麼才能成?

無論“天災”還是“人禍”,都無法完全規避,這些包地創業的人,都是在踩坑之中總結經驗。

小蔡前期投資較小,也是以失敗之後快速抽身,但他并沒有完全放棄農業創業,“可能三五年後,自己積累些資本和經驗,再回來繼續做。”

他關注到,很多年輕人返鄉包地創業,會增加一些新模式,來提升效能,最直接的就是直播帶貨,直接在田間地頭直播種植、收成,最後銷售農産品,但這類網際網路的手段在他看來更多還是輔助。

通過這五個月的嘗試,他明白,要想創業成功,需要考慮技術、因地制宜選擇種植品種、解決好管道問題,隻有做好這些準備,成功的可能性才會更大一些。

去年失敗的經曆,沒有讓張彪選擇放棄,而他也是以嘗試結識了一位願意加入的投資人,并找到了一塊106畝的地,打算做一個綜合型農場,以水果玉米種植為主,還計劃增加露營基地、共享基地、采摘區等,第一年至少要投入40萬。

張彪把2023年這次做綜合型農場當作了最後嘗試的機會,他說道,“今年有地、有資金,還有去年積累的一些關注度和私域流量,可謂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要是再做不成,可能明年就沒這麼大沖勁,就得去找班上了。”

小丁比較看好拐棗林的發展,至于其餘300多畝地選擇種植什麼,在踩坑幾年後,他更加深刻體會了因地制宜的關鍵。“不能看别人種什麼賺錢就跟着種,可能越跟風越虧錢。”

李秀漢對深燃總結道,糧食作物是保民生的存在,一般市場價格比較穩,也适合大田種植,拿到好地,通過規模化降低成本,一般就能靠量取勝;經濟作物受市場影響嚴重,價格波動比較大。這兩種模式,都以種植為主,而智慧農場和傳統創業模式類似,更考驗品牌營運能力。

在這些重資産的農業創業中,究竟選擇哪種模式還是因人而異。但李秀漢堅定的選擇大田農業,更是認為通過現代化技術,能夠實作規模化,風險也更小一些。

今年,李秀漢一直自主經營的800畝土地要到期歸還給村裡了,不過,他又在河南包下了一塊5000畝的地,預期要投資1000萬起步。

經過去年的虧損後,今年,李秀漢在對外提供服務時,調整了合作模式,從傳遞結果變成了傳遞過程,從以前的承諾糧食産量到現在變成在種植過程中為播種、打農藥等各環節流程負責,以減少極端天氣等不可控因素的影響,以更輕量化的模式,來降低風險。

做農業,有着“三年入行、五年入門”的說法。這些堅持下來的人都明白,農業是一門長久生意,短時間富不起來,不排除上半年還有盈餘、下半年就虧了,隻有堅持長期從事農業才有可能吃到行業紅利。

*題圖來源于《種地吧》。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小丁、小蔡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