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30斤小夥淩晨昏迷 住6樓還沒有電梯 四名120醫護人員用肩膀搭起生命通道

作者:光明網

急救醫生提醒:年輕人也要謹防腦出血

一名25歲、體重230斤的小夥在淩晨突然昏迷,急需救援,但他家住六樓,而且沒有電梯,房齡較久,樓梯狹窄。急救人員該如何施救? 1月18日,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對此事進行了采訪。

求助 小夥突發急症急需搶救

1月13日淩晨5時29分,沈陽急救中心鐵西一分中心鄭娜急救小組接到急救任務:“景星南街某小區有患者突發急症,急需搶救。”急救小組立刻出車趕往現場,途中急救人員通過車載電話了解到患者是一名25歲、體重230斤的小夥。考慮到小夥家住6樓,鄭娜立即告知120指揮中心增援搬擡力量。

危急 病情嚴重需要盡快轉運

到達現場後,急救人員看到了已處于昏迷狀态的小夥,搶救随即展開。鄭娜開放患者的呼吸道,同時對患者進行相應檢查。排除血糖異常引起的昏迷後,鄭娜結合患者瞳孔對光反射消失(病情危重)等體征,以及血壓170/110mmHg,考慮急性腦血管病的可能性非常大。憑多年搶救經驗,鄭娜立即給患者進行了果斷有效的搶救處置。護士李明洋娴熟地進行靜脈穿刺,建立靜脈通道,保持氣道通暢連接配接氧氣,為患者確定足夠的氧氣供應,同時做好生命體征監測。此時增援的急救人員已經到達現場等待醫生下達搬擡指令,再次确認患者生命體征後,醫生下達了轉運指令。

轉運 四名醫護合力擡患者下樓

鄭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當時患者的情況非常危急,病情發展很快,随時有腦出血的可能,我們需要盡快将患者轉到醫院急救。”

考慮到患者家在6樓且房齡較久、樓梯狹窄,為了防止轉運搬擡途中患者病情變化,空間狹小難以施展搶救,鄭娜提前做好氣管插管裝置的準備,護士李明洋手提近10斤的除顫器以備不時之需。四名急救人員開始轉運患者,此時鄭娜立刻通知醫院啟動卒中中心,開通綠色通道,做好搶救患者準備。

由于患者體重過重,樓梯狹窄,四名急救人員将擔架架到了自己的肩膀上,這樣轉運的空間變大了。患者被從六樓艱難輾轉騰挪到急救車上,足足用了十多分鐘,四名急救人員早已在寒冷冬日裡汗流浃背。

細數 一年轉運超200斤“重患”10餘名

急救車駕駛員陳昊理迅速将患者安全送至就近醫院,120與院内綠色通道無縫銜接,立即對患者進行了腦CT檢查,小夥被确診為腦出血,随後被收入神經外科進行下一步治療。

鄭娜告訴記者,就在一周之前,鐵西一分中心就轉運了一名270斤重的40歲男子,遺憾的是由于病情嚴重,患者到醫院搶救了兩天,還是去世了。沈陽急救中心鐵西一分中心一年内就轉運了10多名200斤以上的患者,年齡都是20至40歲左右的中青年。

提醒 年輕人要注意規律作息

鄭娜說,近些年來,急救人員在搶救出診過程中遇到年輕人腦出血的病例明顯增加。随着現代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年輕人工作生活壓力大,許多人加班熬夜、作息不規律、缺乏運動、飲食不均衡、體重過重,導緻腦出血疾病越來越偏愛年輕人。

醫生提醒市民尤其是年輕朋友們,一定要注意休息,少熬夜,規律作息。科學規範控制血壓、血糖,避免血壓血糖波動過大。戒煙限酒,适度運動,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關鍵時刻如遇突發狀況,請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争取最佳治療時機。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吳強

來源: 沈陽晚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