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放後地主家搜出一張24歲男子遺照,釘在邢架被淩遲,他是誰?

作者:貓爺的漁場

上個世紀50年代,全國範圍内迎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清匪反霸活動。

在一名地主惡霸家中,人們清點非法物資時,意外發現了一張黑白照片。

照片上,一名年輕人被捆綁在十字架上,頭微微歪斜,身邊圍繞着一衆即将為他行刑的敵人。

他的神态十分輕松自若,目光堅定,渾身上下透露着一種“粉身碎骨皆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英雄氣概。

人們紛紛疑惑,他是誰?

這時,一名眼尖的老者顫抖着聲音,說道:“這不是淩福順嗎?”,人們疑惑地望着老者。

“他可是烈士啊……”

通過老者的講述,透過黑白的照片,人們凝視着照片中那位年輕人堅定的眸子,時間好像回到了1937年四月那一天。

解放後地主家搜出一張24歲男子遺照,釘在邢架被淩遲,他是誰?
(圖為淩福順行刑)

一、被淩遲的年輕戰士

即使已經開春,福建仍然乍暖還寒,那位瘦弱的年輕人被剝去了上衣,肋骨分明的身體暴露在冷冽寒風中,微微發着抖。

他被寸長的鐵釘釘在十字木樁上,即将暴露在人民群衆的目光裡,接受着這場毫無尊嚴和人格的極端審判—— 一場淩遲處死。

解放後地主家搜出一張24歲男子遺照,釘在邢架被淩遲,他是誰?

然而,他始終沒有低下自己的頭顱。

行刑開始了。

劊子手用冰冷的刀摩擦着他的肌膚,最終狠狠地刺下去。

這名年輕人疼痛無比,但仍然笑着大罵道:“廢物,要從骨頭縫中釘進去,不懂嗎?”

敵人一刀一刀地割着他身上的肉,年輕人承受着淩遲之痛,虛弱的身體就這樣支撐了兩個多小時。

他痛暈了很多次,但敵人并未減緩行刑的速度。

彌留之際,年輕人一會兒昏迷、一會兒醒來。

在他清醒的時候,他仍然用盡全身力氣,向圍觀的群衆呼喊着:“鄉親們,死亡并不可怕,要永遠從紅,莫從白……”

群衆們望着這殘忍的一幕,四下寂靜無聲。

敵人望着這名甯死不屈的年輕人,四下凝望着行刑的群衆們,最終将匕首刺進了心髒。

年輕人抽搐了幾下,最終失去了生命。

而就在群衆中,一名記者拿起相機,拍下了這一幕。

就是這張照片,在上個世紀50年代初的清匪滅霸活動中被發現。

人們發現,這位年輕人就是革命烈士淩福順,而這張照片,正是他被敵人行刑時的照片。

人們紛紛感到疑惑,究竟是怎樣一名年輕人,到底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會遭受這樣的酷刑?

在人們着急的催促下,這場慘烈的故事也慢慢的向人們展開。

那是1936年,當地的惡霸出于私利,阻斷了從閩東到閩北的聯絡通道,大肆搜刮和欺淩當地的人民群衆,。

當地的遊擊隊長廖光,被以慘無人道的方式殘害至死。

解放後地主家搜出一張24歲男子遺照,釘在邢架被淩遲,他是誰?

(圖為遊擊隊突圍)

為了解決當地的治安問題,徹底清理這顆治安毒瘤,革命工作者淩福順潛入了浦源村了解敵情。

革命夥伴們紛紛勸告他謹慎行事,畢竟他自身力薄。

而他自信于自己當地革命工作熟練,對地形較為了解,仍然原計劃行動。

然而不幸的是,他的行蹤确實被不慎被暴露。

國民黨的保安團團長意識到這是重大機會,竟親自率領一個連隊來捕獲他。

而下達如此陣仗的指令,正是因為淩福順是當地革命有名的骨幹成員。

一名人民群衆不願意淩福順被捕,用自己的生命為其做了掩護殘忍地殺害。

為了不讓任何一名無辜的人民因為自己而受到傷害,淩福順決定突圍。

解放後地主家搜出一張24歲男子遺照,釘在邢架被淩遲,他是誰?

當月月初,淩福順帶着警衛班,在途經浦源村并稍作停留時,行蹤被敵人發現。

周墩國民黨當下決定,以保安第五團一個連的兵力,向浦源村發起圍捕。

在如此陣仗之下,他與警衛班被敵方保安團包圍。

為掩護隊友,淩福順将敵人引向了自己。

在浦源村,雙方展開激烈地追逐戰,子彈很快便被耗光,當隻剩下最後一顆子彈時,淩福順決定将最後一顆子彈射向自己。

但因未中要害,他最終活了下來,負傷被捕。

解放後地主家搜出一張24歲男子遺照,釘在邢架被淩遲,他是誰?

(圖為微電影《英雄淩福順》影視劇模拟圖)

淩福順被捕的消息傳到國民黨内部,敵方皆感到如獲至寶。

在淩福順身上,他們渴望得到閩東黨組織和紅軍遊擊隊的所有資訊。

他們迫不及待地審訊着淩福順:“你帶了多少遊擊隊?在哪活動?”

面對敵人的審訊,淩福順從容不迫,凝視着審訊員的眼睛,沉靜說道:

“凡是戴鬥笠、穿棕衣的都是遊擊隊。他們的名字,是念不完的。我們凡是能去的地方都會去,我們的足迹到處都有。”

敵人見硬的不行,思籌之下,便許諾他封官,試圖以富貴為誘餌。

淩福順隻是說:

“我絕不投降,因為我隻想讓人民得到解放,而不是想當官。我隻是一名革命黨員,要殺就殺,不必多說!”

敵方威逼利誘,軟硬兼施了20多天。

受盡折磨的淩福順即使已經奄奄一息,也沒有吐露半個字。

他的态度從未因為敵人的折磨而産生半點動搖。

沒有得到任何資訊的敵人加大了對淩福順的施壓。

同年4月24日夜裡,不堪忍受的淩福順趁着敵人睡着之時,從樓上一躍而下,試圖逃離敵人的掌控。

然而這一躍,導緻了他的雙腿骨折,無法獨自行動了。

無奈之下,避無可避的他隻好躲進了附近的稻草堆裡。

第二天天亮,敵人發現淩福順失蹤,震怒之下指令全城地毯式搜尋,勢必要将淩福順完完整整地帶回審訊室。

于是,重傷的淩福順就這樣不出意外,再一次落入了敵人手中。

解放後地主家搜出一張24歲男子遺照,釘在邢架被淩遲,他是誰?

(圖為淩福順被抓獲)

由于出逃,重新落入敵人手中的淩福順,承受的酷刑的力度更大。

然而面對殘忍地折磨,淩福順仍然猶如第一次一般,堅貞不屈。

最終無可奈何的敵人深知不會再從他口中獲得關鍵資訊,而淩福順也絕無投靠己方的可能,于是起了殺心。

在同年4月25日,國民黨決定将淩福順以淩遲的方式殘忍殺害。并采取公開淩遲的方式。

解放後地主家搜出一張24歲男子遺照,釘在邢架被淩遲,他是誰?

于是,被折磨得遍體鱗傷的淩福順,就這樣被敵人用粗繩,鐵枷鎖牢牢地捆在了村外的刑場中。

敵人決定當衆行刑。

淩福順年輕的生命,定格在24歲。

年輕人的血肉在寒風中簌簌而下,而他臨刑前的呼号回蕩在當時的群衆耳邊,也回蕩在如今後輩們的心頭:

“鄉親們,死亡并不可怕,要永遠從紅,莫從白……”

而他的呼号,透過老者的講述,也回蕩在後輩們的耳邊。

人們肅然起敬,将這張照片妥善安置。

解放後地主家搜出一張24歲男子遺照,釘在邢架被淩遲,他是誰?

(圖為周墩村曆史文化紀念館紀念淩福順起義的雕像)

這張照片被收錄到福建省革命曆史紀念館之中,而甯德市政府也為其建立了淩福順英雄人物紀念碑,以寄托人們對他的哀悼與懷念。

每個來悼念他的後輩,望着黑白照片中被多日的折磨、赤裸的上身肋骨分明、極度虛弱的淩福順。

人們發現他未曾垂下高昂的頭顱,神情坦然的臉上,兩隻眼睛目光堅定且炯炯有神。

人們不禁思考,到底是怎麼樣的精神力量,怎樣的成長經曆,能讓這名年僅24歲的年輕人如此堅韌不拔?視死如歸?

淩福順的神采穿透了黑白照片,也穿越了曆史時空,那是革命工作者甯死不屈的精氣神,和視死如歸的勇氣。

這種精神力量,穿越了時空,在幾十年後的今天,仍然讓後輩所動容。

而在這種動容之後,淩福順的成長往事也逐漸向我們展開。

解放後地主家搜出一張24歲男子遺照,釘在邢架被淩遲,他是誰?

(圖為淩福順行刑現場)

二:英雄的成長

福建周墩端源村的一戶貧農家庭裡,1912年傳出了新生兒的啼哭。

當時,沒有人知道,這名與父母寄居在他人一處廢棄舊屋内的嬰兒,會是日後被人民所銘記的革命英雄:淩福順。

淩福順家境貧寒,從出生開始,便與父母住在破敗的一處廢棄舊屋内,算作全家人的庇護之所。

父親淩健保憑借打短工,勉強地維持着一家人的生計。

後因貧病交加加雙目失明,早早便去世。

貧病交加毫無依靠的母親方嬌别無他法,迫于生計之下,隻能帶着襁褓之中的淩福順,靠着街頭巷尾的乞讨,艱難度日。

而就在淩福順13歲時,母親也因病去世。

從此徹底無依無靠的他隻能四處打零工、當學徒以謀生。

年紀尚幼的淩福順,便是在這種父母雙亡的境況下獨自成長起來。

然而,困苦的生活并沒有扭曲淩福順的心智,相反,在看似無望的生活之中,他練就了強壯的體魄、正直倔強的性格。

盡管自己同樣出身寒微,但他經常為窮人的不公而仗義執言,打抱不平。

而與其他出身窮困的年輕人不同,淩福順在他19歲時,迎來了他人生中的轉折點:

迫于生計之下,他來到了周墩特種區當兵。

解放後地主家搜出一張24歲男子遺照,釘在邢架被淩遲,他是誰?

(圖為淩福順紀錄片中其故鄉:周墩端源村)

淩福順在1931年,來到周墩特種區常備隊,在這裡,他遇見了共産黨員吳少安。

經過吳少安的教育,他逐漸産生了革命思想。

在此期間,更是因為認識了志同道合的肖志芳,鄭佛前。

在衆人的影響下,次年4月,淩福順正式加入周墩革命組織。從此走上了救國救民的革命道路。

淩福順的工作範圍分布在周墩城附近的浦源、吳山底等鄉村。

當地的“陳振記”雜貨店為統籌群衆運動、建立武裝革命的根本革命據點。

以此為中心,淩福順緻力于組織革命反動武裝鬥争。

他經常獨自一人,深入到浦源村、端源村、紫雲村、七步村、黃家山村等地發動群衆革命。

與此同時,他也經常運用常備隊中的資源,争取士兵們的支援,用以暗中支撐革命鬥争。

解放後地主家搜出一張24歲男子遺照,釘在邢架被淩遲,他是誰?

(圖為周墩人民起義合影留念)

三:英雄的貢獻

兩年後,詹如柏再次來到周墩村上司并指導革命運動。

他當下決定建立革命武裝,統籌經費,策發兵變。

然而人生地不熟,缺乏有力臂膀的詹柏如焦頭爛額,他急需一名具有極強鬥争性、組織能力和作戰能力較強的當地輔助人員。

而淩福順就在這個關頭出現,憑借出色的能力受命與另一名革命工作者大堯一起,作為詹柏如的直系手下,負責發動兵變的活動。

憑借周墩村兵變工作中的傑出表現,淩福順遂被大堯引薦,加入共産黨。

工農遊擊隊閩南分部的第十一支隊在坂頭村成立後,淩福順擔任隊長。

就在這個關口,抗日先遣隊正好北上,目的是與閩東紅軍會師。

這一舉動的目的是解放福安的穆陽鎮。反動派收到了這個消息,是以感到惶惶不安。

淩福順仍然受命負責這次行動。

這一次的作戰技巧,他别出心裁,使用了敵方意料不到的“疑兵計”,即以聲東擊西的手段。

他率領了7名手下,趁夜晚天黑,帶隊員乘機潛入城内張貼智語,大造革命的聲勢。

這一個方法的使用,使全城為之震撼。

與此同時,在策反工作中,他也從未放松警惕。

他與大堯等一系列革命戰友一起,裡應外合,繼續成功地策劃了不少起義。

許多常備隊中的士兵也是以投靠了革命。

革命資源和群衆正在不斷的擴大,形勢一片大好。

鬥争性極強、敢作敢為、上司能力極佳的淩福順,很快就成長為革命骨幹。

解放後地主家搜出一張24歲男子遺照,釘在邢架被淩遲,他是誰?

(圖為遊擊隊作戰)

此後,淩福順繼續成功組織發動了周墩農民的暴動,并配合閩東紅軍獨立師攻占周墩縣城。

後繼續升任,任周墩遊擊隊(後改編為閩東遊擊隊第十一支隊)的支隊長。

第十一支隊編入閩東紅軍獨立師後,任周墩獨立營營長。

淩福順率領部下轉戰周甯、壽甯、福安等地,屢建戰功,威震敵膽,在當地樹立了極高的威信。

不久之後,阮英平、葉飛等革命将領率領閩東獨立師,計劃作戰攻占鹹村,以打擊地方影響惡劣的反動勢力,裁決惡霸。

淩福順根據以往經驗,判斷出這是一個絕佳的作戰時機。

是以,他當機立斷,立即召開了各縣各村的負責人會議,決定了武裝反動并制定了作戰計劃,準備攻打周墩城。

在計劃中,鄭佛前、張玉山等人去鹹村通信,肖安軒則率領衆人在“白帶會”發動内應,葉飛率領閩東獨立師到達周墩。

解放後地主家搜出一張24歲男子遺照,釘在邢架被淩遲,他是誰?

月末的一天淩晨時分,作戰開始,由淩福順帶領第十一支隊,帶頭進攻周墩城。

他們包圍了整座城池,占領了西門全街,控制了每一條街道。

在城内的革命群衆的協作之下,采取了裡應外合的方式,擒獲了常備隊長魏海波,繳獲了常備隊之中警察全部的所執槍支。

這次起義再一次以勝利告終。

戰鬥結束後,由葉飛組織并主持,蘇維埃政府在周墩正式成立。

周愚弟擔任主席職務,淩福順則擔任軍事委員。

解放後地主家搜出一張24歲男子遺照,釘在邢架被淩遲,他是誰?

(圖為周墩蘇維埃政府舊址)

蘇維埃政府在周墩的成立,顯示了革命的聲勢與影響已經勢不可擋,深深波及了臨近的每個縣鄉。

許多士兵和人民群衆都對于革命抱有極高的熱情。

在這種形勢下,國民黨對于革命者和革命群衆産生了深深的忌憚。

于是,一場圍剿便在暗處細細謀劃開來。

這場國民黨的圍剿,由甯德縣保安隊長魏紹經統籌了貢川、禮門等地的反動刀會共計600多人,并聯合了張雲、陳家七兩股土匪與國民黨第十師教導團三路猛撲周墩。

這是國民黨與淩福順率領的第十一支隊一次正面的對決。

最後,淩福順率領的第十一支隊因寡不敵衆,由淩福順率隊撤出了城關。

一行人轉移到了與福安交界的地帶,以防守為主,開展了一系列遊擊鬥争。

與此同時的城内,以土匪為主導的保安隊,正在勾結教團慘無人道地大肆捕殺革命群衆。

為打擊敵人的反動影響,解救城内革命群衆,恢複城内治安秩序,閩東獨立師和第十一支隊決定再次攻打周墩城。

第十一支隊摸黑包圍了城西炮樓,淩福順率領部下沖入,最後攻城未破,僅僅繳槍數十隻,虜敵幾十人。

衆人隻能轉戰壽甯湖潭一帶,開始了閩東地區三年艱苦萬分的遊擊戰争時期。

在此期間,淩福順仍然堅持着遊擊的一系列活動。

解放後地主家搜出一張24歲男子遺照,釘在邢架被淩遲,他是誰?

在這三年最艱苦的時期,淩福順沒有屈服于敵人的壓迫與威脅。

或許是從小的艱苦經曆,磨煉了他堅韌不拔的性格。

這三年的境遇使他意志更加堅強、性格更加剛強、體魄更加雄健。

閩東獨立師的師長賞識着他的赤膽忠心,委任他的工作是指揮周墩上半區的遊擊武裝。

淩福順由此率領着遊擊隊,活動于江源、紫雲一帶。

淩福順率領着群衆分糧食、打土豪、鞏固駐點村、統籌經費、發動據點村群衆實行“二五減租”,并在敵人一次次試圖進攻、清剿中成功保衛了據點村。

解放後地主家搜出一張24歲男子遺照,釘在邢架被淩遲,他是誰?

同年,中共閩東臨時特委恢複,共産黨提出了“波浪式向外發展新區”的方針。

此時的淩福順已經擔任中共周墩縣縣委執委,他接受了任務,向閩北方向活動,開辟新蘇區。

在此期間,他繼續打破以往作戰正常,使用出其不意的作戰手法,利用攔截汽車以繳獲軍械、大鬧戲院以巧奪敵槍等新穎作戰手段,完成了出色的戰鬥任務。

聲勢威震了整個建瓯。

随後淩福順更是在萌源一帶活動,在肖家嶺戰鬥中大獲全勝。

他憑借出色的作戰能力、果敢英勇的作戰态度、統籌兼顧的作戰手法受到了獨立師内部的一緻贊揚。

而在黨内被視為革命工作精英的淩福順,便是這樣一步步淪為了敵人的眼中釘,最終被釘在了十字架上。

後輩們難以想象,是怎樣的精神力量維持着淩福順承受着刀剮之刑。

而從他的經曆中,我們似乎又可以窺探一二:正是對革命不懈的堅持、對人們幸福的不懈追求,成為了淩福順完成一次次工作的驅動力、以及忍受常人不能忍受之極刑的支撐力。

他在臨刑前的那句呼号:

“鄉親們,死亡并不可怕,要永遠從紅,莫從白……”仍然回蕩在我們的耳邊。

而如今的太平盛世,正是給這位甯死不屈的年輕烈士,最好的慰藉。

編輯:甯甯

責編:Thalia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