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瓜地馬拉想與美國改善關系,花90萬美元請說客,錢居然是台灣出的

作者:國關大俠客

對于中美洲小國瓜地馬拉而言,如何改善與美國的關系是其當下最關心的頭等大事,為此瓜地馬拉政府甚至不惜花費90萬美元巨資雇傭說客以拉近與拜登政府的關系。但若要問其為何如此慷慨?背後原因不禁令人“暖心”:

這筆巨款居然是台灣當局幫忙出的。

瓜地馬拉想與美國改善關系,花90萬美元請說客,錢居然是台灣出的

瓜地馬拉總統

據美聯社1月18日報道,當地時間1月12日,瓜地馬拉駐美大使阿方索·奎諾内斯代表瓜地馬拉政府與一家名叫巴拉德合夥公司的美國政治遊說公司簽訂一份價值90萬美元的合同。

1月13日,巴拉德合夥公司在美國司法部登記為外國代理人,這意味着該公司可以合法為外國代理人在美國從事政治遊說活動。而根據司法部相關登記内容顯示,這份90萬美元的合同内容為“為瓜地馬拉與美國政府及美國官員的互動提供相關的‘戰略資訊和倡導服務’”。

據相關知情人士披露,巴拉德合夥公司屬于一名叫萊恩·巴拉德的美國人。此人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長期盟友,在特朗普成為總統之前好幾年就在佛羅裡達州為特朗普擔任政府說客。

是以熟悉美國政治圈遊說文化的知情人士透露,這份所謂“戰略資訊和倡導服務”,其實就是要拉近瓜地馬拉政府與美國拜登政府的關系。

瓜地馬拉想與美國改善關系,花90萬美元請說客,錢居然是台灣出的

但至于為何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中美洲小國突然就要花費90萬美元拉近與美國政府的關系,這就要牽扯到瓜地馬拉與美國特朗普前政府的恩怨上了。

瓜地馬拉位于北美和南美交界的中美洲,國土面積10.89萬平方公裡,人口1700萬,GDP僅776億美元,是世界上貧富差距和暴力犯罪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由此造就了瓜地馬拉群眾甯可逃往美國當難民也不願待在國内的傳統。

到奧巴馬執政末期,受到歐洲難民危機影響,大批來自瓜地馬拉、洪都拉斯和薩爾瓦多三國的難民集中逃亡美國,由此在2016年左右造就了震驚世界的美墨邊境難民危機。

瓜地馬拉想與美國改善關系,花90萬美元請說客,錢居然是台灣出的

瓜地馬拉難民

蜂擁而來的中美洲難民成為特朗普在當年大選中笑到最後的關鍵因素之一,而上台後的特朗普也堅定履行自己的承諾,修建邊境隔離牆阻止難民進入美國。但由于難民數量實在太多,再加上民主黨從中作梗,特朗普的邊境隔離牆修建計劃不了了之,而難民危機也一直拖到2019年仍得不到解決。

直到2019年6月,忍無可忍的特朗普終于對瓜地馬拉等三國下達最後通牒,要求這三國政府必須在控制難民出逃問題上令自己滿意,否則就将中斷美國對三國的一切政府援助。

瓜地馬拉想與美國改善關系,花90萬美元請說客,錢居然是台灣出的

特朗普

美國政府每年為瓜地馬拉等三國準備的人道主義援助資金都在3億美元以上,這甚至已經成為這三個小國相當重要的一筆收入來源。眼看這麼多天上掉下的錢都要打水漂,三國政府終于行動起來,讓美墨邊境難民問題迅速得到了解決。

然而不幸的是,在這之後爆發的新冠疫情不僅奪走了特朗普政府的全部注意力,讓這些本該兌現的援助資金一直無法兌現,這場疫情也在瓜地馬拉當地出現大爆發,讓瓜地馬拉GDP在2020年同比下降1.52%,實屬雪上加霜。

而如今“仇人”特朗普早已下台,面對民主黨的拜登,瓜地馬拉政府當然要抓住機會,争取以90萬美元的投資重新獲得美國政府上億美元的回報。

瓜地馬拉想與美國改善關系,花90萬美元請說客,錢居然是台灣出的

瓜地馬拉

那麼這場公關活動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嗎?考慮到說客萊恩·巴拉德是特朗普的人,而現在的拜登政府又與特朗普是死敵,并且拜登政府還對瓜地馬拉政府的腐敗問題表達過多次“關切”,我們其實并不能對這場公關活動的結局抱有過多的期待。

那這是否是在證明,這筆由瓜地馬拉納稅人出的90萬美元完全就是被瓜地馬拉政府打了水漂?

這,其實就是瓜地馬拉政府最精明的地方了——這筆巨款,居然是由台灣當局出的:

根據合同内容顯示,瓜地馬拉政府不會為這次遊說活動出一分錢,相關款項由台灣當局以每月7.5萬美元、曆時一年直接打給巴拉德合夥公司。

對于台灣當局如此慷慨之舉,瓜地馬拉政府當然絕不吝啬自己的贊美之詞,但這波“一個政府為另一個政府向第三方政府遊說付錢”的神奇操作,就連專門研究美國遊說法律的業内人士都表示“活久見”。

瓜地馬拉想與美國改善關系,花90萬美元請說客,錢居然是台灣出的

蔡英文

然而台灣當局自己自然有足夠的理由。在事情被披露後,台灣“外事”部門發言人歐江安就表示,以“友邦”政府施政的實際需求,拟定雙邊合作架構,以推動各項合作計劃。台灣和瓜地馬拉是在這個原則與架構下進行相關合作計劃。根據瓜地馬拉政府向台灣說明,此項計劃符合美國當地法規,一切合法辦理。

這裡就得說明一下,瓜地馬拉長期以來一直都是台灣的“邦交國”,而中美洲地區也是台灣“邦交國”最集中的地區之一,除了瓜地馬拉,隔壁的貝裡斯、海地、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也都是台灣“邦交國”。

但就在去年11月29日,自由和重建黨候選人希奧瑪拉·卡斯特羅成功當選洪都拉斯新一屆總統,而這位左翼女性上司人在競選時就明确表示,若自己能當選,首先就要中斷洪都拉斯與台灣的“邦交國”關系,與中國大陸建交。

所謂禍不單行,去年12月10日,尼加拉瓜政府突然宣布與台灣結束“邦交國”關系,與中國大陸複交,讓台灣“邦交國”僅剩14個。

此消息一出,立刻在台灣島内引發巨大地震。為穩住洪都拉斯,島内媒體宣稱,傳聞蔡英文有意讓自己的副手賴清德以“特使”身份在本月27日前往洪都拉斯,參加希奧瑪拉·卡斯特羅的總統就職典禮。

瓜地馬拉想與美國改善關系,花90萬美元請說客,錢居然是台灣出的

希奧瑪拉·卡斯特羅

是以台灣當局為何突然願意如此慷慨,個中原因早已不言自明:

這些中美洲小國之是以願意與台灣保持“邦交”關系,純粹就是因為自己太窮,必須仰仗外國的經濟援助才能把生活繼續下去,而如此簡單的外交利益關系自然讓台灣當局喜出望外——隻要掏錢就能保住一些“邦交國”,維護自己的國際存在感和“國家”面子,這種好事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

這種事情若放到一二十年前,彼時大陸經濟尚未全面崛起,台灣半導體産業又如日中天,不缺錢的台灣政府這麼玩倒也不算稀奇。但如今随着大陸的全面崛起和台灣的逐漸沒落,再這麼玩純粹就是打腫臉充胖子了。

并且這些小國窮國也逐漸認識到,就這麼繼續隻靠外國金援活下去終究不是個事,發展自己的産業能力才是正道,而當今全球産業能力最強最全面的是哪個國家?正是中國。

在台灣那點可憐的金援與自己的未來之間該怎麼取舍,這些小國雖然窮,但倒也是清楚的很。

瓜地馬拉想與美國改善關系,花90萬美元請說客,錢居然是台灣出的

騷亂中的台灣“邦交國”

然而面對這種尴尬狀況,台灣又能怎麼辦?難不成還要到這些窮國去辦晶片工廠嗎?想來想去,自然也隻有繼續加大出血金援的力度這唯一的道路可選了。給瓜地馬拉的這90萬美元,既是要繼續将瓜地馬拉捆綁在美國的戰車上,防止其倒向中國,也是為了玩一出“千金買馬骨”,讓剩下那十幾個“邦交國”都看到台灣的“魄力”與“慷慨”罷了。

但這才是問題所在:就算這場公關成功了,美國政府最多就是停止對瓜地馬拉的外交壓力,允許瓜地馬拉群眾前往美國,或許還會以人道主義的名義也給瓜地馬拉塞一點錢,但肯定不會為瓜地馬拉提供任何有實質意義的大規模經濟幫助,瓜地馬拉的經濟困頓問題根本無法得到任何改善。

從這點來說,瓜地馬拉倒向中國大陸,其實本就是個早已注定的結局。台灣當局的這90萬美元,也不過就是拿着台灣納稅人的血汗錢打水漂給自己看罷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