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穎媽談育兒
生孩子的痛隻是開始,養娃才是真正的挑戰。有句老話是這麼說的:“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說的就是從孩子生下來的那一刻起,父母的擔憂和挂念,就沒有停止過。
特别是小寶寶,總是有太多的地方要去操心,新手父母也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一路學習,一路強大。

就像現在這個季節,感冒的孩子太多了。幼稚園裡偌大一個班,大半的請假,經常隻有幾個人。沒到大降溫或者是換季時節,這樣的情況時有發生。
而面對孩子感冒生病,很多家長常常會犯一些誤區。這些常見錯誤做法,看看你有在犯嗎?
誤區一:一咳嗽就給娃喝止咳糖漿。
“咳”并不是件壞事。事實上它是身體的一種防禦機制,是向外排出灰塵、病菌的過程。
寶寶一咳嗽不要立刻用藥,而是讓寶寶多喝水,提高呼吸道的抗病能力。氣候幹燥、換季時節多給寶寶炖點雪梨湯,有利于預防呼吸道疾病。
如果寶寶咳嗽嚴重、頻繁。就要及時就醫,針對具體的病因再對症下藥。
誤區二:感冒了多運動好得快。
運動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多運動好處多。可能有家長覺得那生病了,是不是也要堅持運動?事實上,寶寶生病時,運動過度會促使體内代謝更加旺盛,讓體溫過高,有可能造成調節功能失調。而且此時過量運動,導緻熱量消耗過多,反而會削弱寶寶的抵抗力,不利于恢複。
建議寶寶感冒好了後再多鍛煉,能減少寶寶感冒的頻率。
誤區三:感冒隻能喝白粥。
白粥内隻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幾乎沒有。生病了,身體抵抗力差,營養跟不上,反而産生不了足夠的免疫力。隻有營養補充到了,才能更快恢複。
是以寶寶感冒了反而應該補充充足的能量,尤其要攝入優質蛋白,如瘦肉、雞肉、魚蝦類,隻要孩子沒有過敏反應,就可以适當進食,但要采取健康的烹饪方式,不要給寶寶吃炸物、油膩食物。
由于腸胃消化吸收受影響,是以生病期間要保持清淡飲食。此時可以選擇一些好消化的飲食方式,比如喝粥,但不是白粥哦,而是有營養的米粥,比如包心菜瘦肉粥、胡蘿蔔雞肉粥等。
誤區四:感冒了發燒捂捂汗就好。
寶寶的體溫調節功能沒有大人好,包裹過量的衣物,反而會讓寶寶體溫隻升不降。出汗過多還可能導緻脫水,出現生命危險。
正确的做法是給寶寶穿上透氣的衣物,根據寶寶體溫适當增減衣服,同時要多喝熱水,幫助寶寶排汗,促進機體新陳代謝。
既然小寶寶免疫力不佳,容易生病,那麼,我們做好哪些措施來預防寶寶感冒呢?家長們可以從下面4點做起。
(一)多喝水
喝水太少呼吸道就容易幹澀發癢,這是細菌入侵的信号。喝水可以濕潤呼吸道粘膜,幫助其阻擋細菌,建立細菌、病毒的防禦防線。
(二)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能為人體提供充足的維生素,在保持營養均衡的基礎上,人體的抵抗力也會更好。
(三)多參加體育鍛煉
多讓寶寶運動提高免疫力。一歲後的孩子,就可以經常進行戶外活動了。每天保證不少于1.5-2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
(四)注意環境衛生
保持孩子個人衛生和居家環境的衛生。日常多提醒孩子勤洗手,飯前、玩耍後、上廁所後都要洗手。個人衛生和家庭衛生良好,能減少病菌的來源,降低寶寶感染的機會。
-END-
我是穎媽,一孩媽,家庭教育指導師,科學養育踐行者,育兒達人,多平台應邀優質創作者,專注育兒幹貨和兒童早教心理分享,喜文字,樂分享,我手寫我心,喜歡記得關注轉發哦!
(本文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