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鄭玄與康成書院

2021年10月的一個周日,随“市郊一日遊”的大巴車來到城陽瑞陽路99号甲,這裡有座五層的樓房院落,外牆上挂着“青島新涵養旅遊驿站”的牌子,一層樓牆外寫有“新涵養袋鼠優選超市”和“青島特色産品博覽館”的字樣。

院牆黑漆欄杆上挂白色牌子,牌子上有黑字:因處在古不其城以南,即城之陽而得名。

不其城位于西北部,不其山(即鐵騎山)西15公裡,遺址範圍内現有城陽、城子、寺西三個村,屬今城陽區。

鄭玄與康成書院

《太平寰宇記》載:“不其城,漢置,古城約周十餘裡,後漢屬東萊郡,晉于此置長廣縣。”清同治版《即墨縣志》亦記有:“不其城,縣西南二十七裡,故址猶存,漢置縣,屬琅琊郡”。

“不其”之名來源于不其山,已故近代考古學家王獻唐著《炎黃氏族文化考》中說,原始社會末期,在不其山周圍生活着“不族”和“其族”,山以二族得名,不其城是一座土城,設4門,城牆高約4米,城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長約700米,南北寬約800米,總面積0.56平方公裡。

秦時所建之縣署,于西漢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漢武帝來不其時東遷,原址改為行宮,東漢建武六年(公元30年)伏湛改建行宮為部署。傳說“不其”為秦始皇所起,城陽、城子、寺西三社群交會處一帶,這裡就是古時的不其城舊址。這塊牌子給出了“不其山”“不其城”的來由和“城陽”的命名。

妻子姊妹多,都退休了,這幾年她們在王哥莊合租了一樓房,每當周末下了班我就從黃島開車過隧道走環灣路右轉金水路,到底左拐濱海大道再穿過仰口隧道去往王哥莊。

每當途經濱海大道北宅段就會看見路右邊一豎着的石頭上刻有“書院村”的字樣。有時去王哥莊也走北線,就會途經惜福鎮南邊的鐵騎山路。

我平時有個看閑書的習慣,在《青島市志》上讀到了“鄭玄與康成書院”的故事,書中涉及“不其山”“鐵騎山”“康成書院”的内容,綜上所見所聞我就又有了寫文章的欲望。

鄭玄與康成書院

鐵騎山也叫不其山,是崂山山脈西北部的主要山峰之一,南峰有石似城門,又名“石城山”,南峰背面面澗,松竹環繞,環境清幽,北峰山上立過旗号,故名“鐵旗山”,後逐漸演化為“鐵騎山”,當地人稱為“大城”,主峰海拔328.8米,面積1.5平方公裡。

1949年青島解放時,解放軍和國民黨的殘餘軍隊在鐵騎山展開了激烈的戰鬥,經過三天三夜的激戰l,終于攻克鐵騎山,為青島的解放掃清了道路。山腳北部是一個小的平川地帶,青(島)王(哥莊)公路由此橫穿而過,是青島外圍東北部的戰略要地,也是東部地區敵人最重要的據點。

崂山的書院曆代興建,可達五六家之多。它們分别是青峪書院、石屋書院、下書院、勞山書院和華陽書院等。而中國曆史上最早的書院就是康成書院。

《三國演義》裡周瑜和諸葛亮之間最終以周瑜發出“既生瑜,何生亮”之歎分出了勝負,最後周瑜向孫權推薦代替自己的就是魯肅,之是以推薦魯肅,緣由在于“魯肅曾在不其山随鄭康成習學”。

《世說新語》文學篇的前三則文人轶事都是關于鄭玄的,反映他的博學,智慧,謙虛。相傳鄭玄家的婢女都好學,說話都引經據典。

《婚喪喜慶》—常識一本通(張超編著):婚姻,古時又稱“昏姻”或“昏因”。一般而言婚姻一詞的起源有三種說法。漢朝的鄭玄說,婚姻指的是嫁娶之禮。在大陸古代的婚禮中,男方通常在黃昏時到女家迎親,而女方随着男方出門,這種“男以昏時迎女,女因男而來”的習俗,就是“昏因”一詞的起源。

換句話說,婚姻是指男娶女嫁的過程。鄭玄又說,婿稱為“昏”,妻稱為“姻”。因為新郎在黃昏時迎娶,是以稱他為“昏”。而新娘随着男方而行,是以稱她為“姻”。這個解釋和前一種說法類似,意義卻不相同,因為這個婚姻指的是夫妻關系。

另外,《爾雅》對婚姻一詞還有比較複雜的解釋:“婿之父母為姻,婦之父為婚……婦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謂為婚姻。”。這是說,新郎的父親稱為“姻”,新娘的父親則稱為“婚”。婚姻一詞在這裡指的卻是姻親的關系了。

鄭玄(127—200年),字康成。北海郡高密縣(今山東省高密市)人。東漢末年儒家學者、經學家。從國小習書數之學,八九歲時精通算術。十二三歲時,就能誦讀和講述《詩》《易》《書》《禮記》《春秋》這儒家“五經”了。

鄭玄與康成書院

鄭玄還喜歡鑽研天文學,并掌握了“占候”、“風角”、“隐術”等一些以氣象、風向變化而推測吉兇的方術。

少年時一心向學,不尚虛榮,天性務實。人稱鄭玄“著書滿家,從學數萬”。鄭玄曾入太學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統曆》《九章算術》,又從馬融學古文經。

遊學歸裡之後,複客耕東萊,聚徒授課,弟子達到數千人,家貧好學,終為大儒。黨锢之禍起,遭禁锢,杜門注疏,潛心著述。晩年守節不仕,卻遭逼迫從軍,最終病逝于元城,享年七十四歲。

公元188年 ,黃巾起義軍攻破北海郡 ,鄭玄和弟子避于不其山,設帳築廬授徒講學約一年 ,後人将鄭玄授徒處稱為康成書院。

鄭玄帶學生來不其山的直接原因是躲避黃巾軍。至西晉,文獻中已有經學大師不其山(漢代不其城南山中)傳授經學的記載,如《後漢書.郡國志》“不其”條注引西晉伏琛的《三齊記》說:“鄭玄教授不其山下,山下生草大如薤(Xie),葉長一尺餘,堅韌異常,土人名:'康成書帶'。”此後許多古文獻和地方志多采用伏琛《三齊記》之說,如北宋《太平廣記》引《三齊記》:“鄭司農嘗居不其城南山中教授。”。

康成書院位于鐵騎山下,初建時規模因缺乏文獻記載難以考證,但從明代擴建後的康成書院(正房3間,另有東西廂房各數間)規模來看,當初鄭玄與學生所築之廬(書院)規模并不大。

明曆版《即墨志.人物志》記載如下:明正德七年(1512)即墨知縣高允中在書院原址加以擴建。擴建後的康成書院坐北朝南,東西略呈長方形,占地畝餘,圍有院牆,有正房三間,門南向木門平開,雕以雲圖。房屋丈餘,重梁起架,檐下四根木柱撐頂,木柱基座為青石鼓形;另有東西廂房各數間不等。

明清兩朝曾經數次修繕康成書院,後來還是因失修而坍塌。康成書院附近的居民點也以書院命名,稱為書院村。

書院村(崂山區北宅街道書院村)位于北宅街道辦事處駐地東北2.5公裡處,北鄰北頭村,與白沙河相望。

康成書院坐落于崂山風景區北麓,三标山村西側的朝陽坡下,北倚巍峨屹立的鐵騎山,南臨風光秀麗的墨水河。漢代的康成書院,距今已有1700餘年,2001年,青島市委主要上司視察崂山風景區,提議恢複“康成書院”。

崂山風景區管委會與山東大學磋商,決定共同恢複康成書院,并遷址于崂山南麓,更名為“崂山康成書院”。2002年5月崂山康成書院挂牌成立。

鄭玄與康成書院

自西晉伏琛以後,“康成書帶”的典故一直在讀書人中相傳。這種葉子細長堅韌、四季常青、可用以捆書簡的書帶草,在崂山也有叫“蓑衣草”“知風草”。

因鄭玄講學不其山得書卷氣熏染而有靈氣,故而受到曆代文人的青睐和歌詠,李白有“書帶留青草,琴堂幕素塵”詩句,蘇東坡有“庭下已生書帶草,使君疑是鄭康成”之詠,唐代詩人陸龜蒙還專門寫了《書帶草賦》:“彼碧者草,雲書帶名,先儒既沒,後代還生……"。

明進士魏翰詩吟:“北海鄭康成,學行高一世,從遊者千人,國相所敬器。……峨峨不其山,講道于此地。……尚餘書帶草,可以紉為佩”,明清之際著名學者顧炎武到康成書院尋訪後曾作詩《不其山》:“荒山書院有人耕,不記山名與縣名。”。

據《三國志.魏書》記載:“玄與門人到不其山避難。時谷籴(Di)縣乏,玄罷謝諸生。”,可見鄭玄來不其山講學的時間并不長,但所産生的影響極其深遠:

鄭玄與康成書院

一是首開辦書院講學育人之先河,對古代青島地區儒學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尤其是高允中擴建康成書院之後,前往書院求學者大增。

二是與鄭玄康成書院密切相關的書帶草、篆葉楸等傳說在讀書人中廣為流傳,為古代青島文風盛行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明萬曆版《即墨志》所載“書帶草士人多植窗前”。

三是鄭玄來不其山築廬講學在民間影響頗大,相關傳說廣為流傳,如膠州洋河鎮艾山之上有一古石窟,相傳為鄭玄注經處,當地人世稱此古石窟為“康成石屋”。

此外,青島一帶許多關于鄭玄的傳說,往往與青島曆史名人(如官至兵部尚書的明代即墨進士黃嘉善)苦讀成材有關。由此可見,曆史上的鄭玄早已經演化成文化上的鄭玄,其文化影響已深深紮根于青島民間。

總之,鄭玄很博學,精通校雠(chou)學、訓诂學、音韻學、詞彙學等。

鄭玄與康成書院

鄭玄墓位于山東省高密市雙羊鎮鄭公後店村,墓高6米。墓前15米處有鄭公祠,始建于東漢末年,祠前有古柏,傳為鄭玄所植。

1986年鄭玄墓被公布為高密縣重點文物保護機關,1992年又被公布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機關。鄭玄墓與鄭公祠是省級重點文物古迹保護區。

(作者:郝守傑 青島市當代文學創作研究會會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