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郑玄与康成书院

2021年10月的一个周日,随“市郊一日游”的大巴车来到城阳瑞阳路99号甲,这里有座五层的楼房院落,外墙上挂着“青岛新涵养旅游驿站”的牌子,一层楼墙外写有“新涵养袋鼠优选超市”和“青岛特色产品博览馆”的字样。

院墙黑漆栏杆上挂白色牌子,牌子上有黑字:因处在古不其城以南,即城之阳而得名。

不其城位于西北部,不其山(即铁骑山)西15公里,遗址范围内现有城阳、城子、寺西三个村,属今城阳区。

郑玄与康成书院

《太平寰宇记》载:“不其城,汉置,古城约周十余里,后汉属东莱郡,晋于此置长广县。”清同治版《即墨县志》亦记有:“不其城,县西南二十七里,故址犹存,汉置县,属琅琊郡”。

“不其”之名来源于不其山,已故近代考古学家王献唐著《炎黄氏族文化考》中说,原始社会末期,在不其山周围生活着“不族”和“其族”,山以二族得名,不其城是一座土城,设4门,城墙高约4米,城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约800米,总面积0.56平方公里。

秦时所建之县署,于西汉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汉武帝来不其时东迁,原址改为行宫,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伏湛改建行宫为部署。传说“不其”为秦始皇所起,城阳、城子、寺西三社区交会处一带,这里就是古时的不其城旧址。这块牌子给出了“不其山”“不其城”的来由和“城阳”的命名。

妻子姊妹多,都退休了,这几年她们在王哥庄合租了一楼房,每当周末下了班我就从黄岛开车过隧道走环湾路右转金水路,到底左拐滨海大道再穿过仰口隧道去往王哥庄。

每当途经滨海大道北宅段就会看见路右边一竖着的石头上刻有“书院村”的字样。有时去王哥庄也走北线,就会途经惜福镇南边的铁骑山路。

我平时有个看闲书的习惯,在《青岛市志》上读到了“郑玄与康成书院”的故事,书中涉及“不其山”“铁骑山”“康成书院”的内容,综上所见所闻我就又有了写文章的欲望。

郑玄与康成书院

铁骑山也叫不其山,是崂山山脉西北部的主要山峰之一,南峰有石似城门,又名“石城山”,南峰背面面涧,松竹环绕,环境清幽,北峰山上立过旗号,故名“铁旗山”,后逐渐演化为“铁骑山”,当地人称为“大城”,主峰海拔328.8米,面积1.5平方公里。

1949年青岛解放时,解放军和国民党的残余军队在铁骑山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l,终于攻克铁骑山,为青岛的解放扫清了道路。山脚北部是一个小的平川地带,青(岛)王(哥庄)公路由此横穿而过,是青岛外围东北部的战略要地,也是东部地区敌人最重要的据点。

崂山的书院历代兴建,可达五六家之多。它们分别是青峪书院、石屋书院、下书院、劳山书院和华阳书院等。而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书院就是康成书院。

《三国演义》里周瑜和诸葛亮之间最终以周瑜发出“既生瑜,何生亮”之叹分出了胜负,最后周瑜向孙权推荐代替自己的就是鲁肃,之所以推荐鲁肃,缘由在于“鲁肃曾在不其山随郑康成习学”。

《世说新语》文学篇的前三则文人轶事都是关于郑玄的,反映他的博学,智慧,谦虚。相传郑玄家的婢女都好学,说话都引经据典。

《婚丧喜庆》—常识一本通(张超编著):婚姻,古时又称“昏姻”或“昏因”。一般而言婚姻一词的起源有三种说法。汉朝的郑玄说,婚姻指的是嫁娶之礼。在大陆古代的婚礼中,男方通常在黄昏时到女家迎亲,而女方随着男方出门,这种“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的习俗,就是“昏因”一词的起源。

换句话说,婚姻是指男娶女嫁的过程。郑玄又说,婿称为“昏”,妻称为“姻”。因为新郎在黄昏时迎娶,所以称他为“昏”。而新娘随着男方而行,所以称她为“姻”。这个解释和前一种说法类似,意义却不相同,因为这个婚姻指的是夫妻关系。

另外,《尔雅》对婚姻一词还有比较复杂的解释:“婿之父母为姻,妇之父为婚……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这是说,新郎的父亲称为“姻”,新娘的父亲则称为“婚”。婚姻一词在这里指的却是姻亲的关系了。

郑玄(127—200年),字康成。北海郡高密县(今山东省高密市)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家。从小学习书数之学,八九岁时精通算术。十二三岁时,就能诵读和讲述《诗》《易》《书》《礼记》《春秋》这儒家“五经”了。

郑玄与康成书院

郑玄还喜欢钻研天文学,并掌握了“占候”、“风角”、“隐术”等一些以气象、风向变化而推测吉凶的方术。

少年时一心向学,不尚虚荣,天性务实。人称郑玄“著书满家,从学数万”。郑玄曾入太学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马融学古文经。

游学归里之后,复客耕东莱,聚徒授课,弟子达到数千人,家贫好学,终为大儒。党锢之祸起,遭禁锢,杜门注疏,潜心著述。晩年守节不仕,却遭逼迫从军,最终病逝于元城,享年七十四岁。

公元188年 ,黄巾起义军攻破北海郡 ,郑玄和弟子避于不其山,设帐筑庐授徒讲学约一年 ,后人将郑玄授徒处称为康成书院。

郑玄带学生来不其山的直接原因是躲避黄巾军。至西晋,文献中已有经学大师不其山(汉代不其城南山中)传授经学的记载,如《后汉书.郡国志》“不其”条注引西晋伏琛的《三齐记》说:“郑玄教授不其山下,山下生草大如薤(Xie),叶长一尺余,坚韧异常,土人名:'康成书带'。”此后许多古文献和地方志多采用伏琛《三齐记》之说,如北宋《太平广记》引《三齐记》:“郑司农尝居不其城南山中教授。”。

康成书院位于铁骑山下,初建时规模因缺乏文献记载难以考证,但从明代扩建后的康成书院(正房3间,另有东西厢房各数间)规模来看,当初郑玄与学生所筑之庐(书院)规模并不大。

明历版《即墨志.人物志》记载如下:明正德七年(1512)即墨知县高允中在书院原址加以扩建。扩建后的康成书院坐北朝南,东西略呈长方形,占地亩余,围有院墙,有正房三间,门南向木门平开,雕以云图。房屋丈余,重梁起架,檐下四根木柱撑顶,木柱基座为青石鼓形;另有东西厢房各数间不等。

明清两朝曾经数次修缮康成书院,后来还是因失修而坍塌。康成书院附近的居民点也以书院命名,称为书院村。

书院村(崂山区北宅街道书院村)位于北宅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2.5公里处,北邻北头村,与白沙河相望。

康成书院坐落于崂山风景区北麓,三标山村西侧的朝阳坡下,北倚巍峨屹立的铁骑山,南临风光秀丽的墨水河。汉代的康成书院,距今已有1700余年,2001年,青岛市委主要领导视察崂山风景区,提议恢复“康成书院”。

崂山风景区管委会与山东大学磋商,决定共同恢复康成书院,并迁址于崂山南麓,更名为“崂山康成书院”。2002年5月崂山康成书院挂牌成立。

郑玄与康成书院

自西晋伏琛以后,“康成书带”的典故一直在读书人中相传。这种叶子细长坚韧、四季常青、可用以捆书简的书带草,在崂山也有叫“蓑衣草”“知风草”。

因郑玄讲学不其山得书卷气熏染而有灵气,故而受到历代文人的青睐和歌咏,李白有“书带留青草,琴堂幕素尘”诗句,苏东坡有“庭下已生书带草,使君疑是郑康成”之咏,唐代诗人陆龟蒙还专门写了《书带草赋》:“彼碧者草,云书带名,先儒既没,后代还生……"。

明进士魏翰诗吟:“北海郑康成,学行高一世,从游者千人,国相所敬器。……峨峨不其山,讲道于此地。……尚余书带草,可以纫为佩”,明清之际著名学者顾炎武到康成书院寻访后曾作诗《不其山》:“荒山书院有人耕,不记山名与县名。”。

据《三国志.魏书》记载:“玄与门人到不其山避难。时谷籴(Di)县乏,玄罢谢诸生。”,可见郑玄来不其山讲学的时间并不长,但所产生的影响极其深远:

郑玄与康成书院

一是首开办书院讲学育人之先河,对古代青岛地区儒学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尤其是高允中扩建康成书院之后,前往书院求学者大增。

二是与郑玄康成书院密切相关的书带草、篆叶楸等传说在读书人中广为流传,为古代青岛文风盛行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明万历版《即墨志》所载“书带草士人多植窗前”。

三是郑玄来不其山筑庐讲学在民间影响颇大,相关传说广为流传,如胶州洋河镇艾山之上有一古石窟,相传为郑玄注经处,当地人世称此古石窟为“康成石屋”。

此外,青岛一带许多关于郑玄的传说,往往与青岛历史名人(如官至兵部尚书的明代即墨进士黄嘉善)苦读成材有关。由此可见,历史上的郑玄早已经演化成文化上的郑玄,其文化影响已深深扎根于青岛民间。

总之,郑玄很博学,精通校雠(chou)学、训诂学、音韵学、词汇学等。

郑玄与康成书院

郑玄墓位于山东省高密市双羊镇郑公后店村,墓高6米。墓前15米处有郑公祠,始建于东汉末年,祠前有古柏,传为郑玄所植。

1986年郑玄墓被公布为高密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又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玄墓与郑公祠是省级重点文物古迹保护区。

(作者:郝守杰 青岛市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会会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