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古代的青铜钟长啥样?

中国古代的青铜钟长啥样?

在我国,商周时期就已出现青铜钟,它是一种打击乐器。最初的钟大约是由商代的铙发展而来的。最古的钟是西周时代的。

钟和鼎一样,是统治阶级王权的象征,是“钟鸣鼎食”的标志。在夏商周三代,流行悬挂编钟,有严格的礼乐制度规定:天子宫悬(四面悬钟)、诸侯轩悬(三面悬钟)卿大夫判悬(两面悬钟)、士特悬(一面悬钟)。

在中国的青铜时代,青铜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那么,中国古代的青铜钟都长啥样?有哪些特征?各部位名称是什么?

《周礼·考工记》有一篇文章,叫《鳧(fú)氏为钟》,很详细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郑玄,对这篇文章做了很多考证与注释。

《考工记》作为中国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它的记述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的青铜钟长啥样?

《周礼·考工记》

1、两栾(luán)谓之铣(xiǎn)

铣(xiǎn)是古代钟下的两角。郑玄是这样解释“铣(xiǎn)”的。他说:“铣(xiǎn),钟口两角”这句话的意思是:铣(xiǎn)仅仅是指钟体下部两角。

2、铣(xiǎn)间谓之于

郑玄是这样解释“于”的,他说:“于,钟唇之上祛也。”这里可以这样理解:“于”是两铣(xiǎn)之间的最大宽度。所以,于实际即是钟的口沿。

中国古代的青铜钟长啥样?

青铜编钟

3、于上谓之鼓

郑玄认为:“鼓,所击处”,意思就是“鼓”,是击打的地方。

4、鼓上谓之钲(zhēng)

青铜钟上,钲(zhēng)是什么?清代著名学者程瑶田是这样认为的:“鼓上为钟体之上段正面也,故谓之钲(zhēng)”。就是说,钲(zhēng)是指鼓以上的钟体两正面全部中上段。

5、钲(zhēng)上谓之舞

对于“舞”,清代著名学者程瑶田是这样解释的,他说:“钲(zhēng)上钟顶谓之舞”。“钲(zhēng)上为钟顶,覆之如廡(wǔ),故谓之舞。”这样看来,舞是廡(wǔ)的通假字。

中国古代的青铜钟长啥样?

西周青铜甬(yǒng)钟

6、舞上谓之甬(yǒng)

甬(yǒng)是什么?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认为,“甬(yǒng)”是钟柄。清代学者程瑶田认为:“舞上出于顶为筩(tǒng),谓之甬(yǒng)。”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甬(yǒng)是供悬挂钟用的,具有甬(yǒng)的钟通称为甬(yǒng)钟。东周时期流行的钟有以冂(jiōng)形梁为纽代替甬(yǒng)以悬挂钟体的,这种类型的钟通称为纽钟。

中国古代的青铜钟长啥样?

青铜纽钟

7、甬(yǒng)上谓之衡

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认为,衡是指钟柄。衡在甬(yǒng)上,甬(yǒng)就是钟柄,所以衡只能是指甬(yǒng)顶。

清代学者程瑶田对此有相似见解,他说:“甬(yǒng)上平处对于言之,谓之衡。”“甬(yǒng)未正平,故谓之衡”,意思就是指“衡”的命名规则来源于它的‘水平’。”

8、钟县(悬)谓之旋

旋是什么?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认为:“旋属种柄,所以县(悬)之也。”

中国著名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唐兰先生对此做了详细解释,他说:“据《记》文,三分甬(yǒng)长以设旋,则知旋必着于甬(yǒng)。旋义为环,今目验古钟,甬(yǒng)中间均突起以带,周环甬(yǒng)围,其位置正与《考工记》合,是所谓旋也。”

9、旋虫谓之干

首先,我们要明白“旋虫”是什么?旋虫是兽形的钟纽。“干”是否是指兽形的钟纽?

古人认为:“旋虫者旋以虫为饰也,玄谓之时旋有蹲熊、盘龙、辟邪。”这里的旋虫,就是兽形的钟纽,主要有三种:蹲熊、盘龙、辟邪。

中国古代的青铜钟长啥样?

铜兽纽

10、钟带谓之篆(zhuàn)

篆(zhuàn)是什么?郑玄认为它是介于鼓、钲(zhēng)、舞、甬(yǒng)、衡之间的东西。

11、篆(zhuàn)间谓之枚

枚是什么?枚是指分布在钲(zhēng)间突出的乳钉。枚于钟体上半段前后两钲共有三十六个,十八个,为六排,每排三个,诸排枚间介以篆(zhuàn)。其形状有三种:圆台形、圆锥形或圆饼形。

中国古代的青铜钟长啥样?

战国乳钉青铜钟

12、枚谓之景

在这里,景应该只是“枚”的别称。

13、于上之攠(mí)谓之隧(suì)

郑玄注:“攠(mí),所击之处攠(mí)弊也。隧(suì)在鼓中,窐(wā)而生光,有似夫隧(suì)。”

攠(mí)可以这样解释:它是钟因长期受撞击而反光发亮的部位。

近期热文:

中国古代书画的造假方法都有哪些

隋唐时期的国际化大都市——隋大兴唐长安城

在《创造馆》里看跌宕起伏的汽车发展历程

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洛阳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