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年古墓挖出儲存完好的白酒,專家倒出來嘗了嘗,味道怎樣?

中國人向來愛喝酒,尤其是白酒,很多年之前古人就已經研制出了白酒的釀造方法,白酒這種飲品開始頻繁出現在中國曆史中。

古代無論文人還是武将對于白酒都十分熱衷,詩人們将他們對于白酒的熱愛寫進了詩歌中,例如詩仙李白的那句

“金樽清酒鬥十千”

,可見他平時喝酒的姿态有多麼豪邁。

01

古人對酒量好的人都有一種天然的崇拜之情,比如在武松打虎的故事中,武松便是在井岡山下豪飲之後借着酒勁完成打虎壯舉的。

在古籍以及詩歌的記載中,那些善于飲酒的人每次喝酒都是十幾斤起步,照這個喝法,正常人早就因為酒精中毒進醫院了,難道古人的腸胃結構和我們現代人不一樣嗎?

還是說這些文人在寫作的時候是用到了誇張手法?

千年古墓挖出儲存完好的白酒,專家倒出來嘗了嘗,味道怎樣?

1974年的時候,考古學家們曾經從一座古墓裡面挖出了塵封千年的白酒,也許它能幫助我們解答前文提到的那些問題。

這座古墓于1974年5月4日被開掘出來,考古隊收到消息後很快趕到了沈陽法庫葉茂台村,

村民們也都聚集在一起,想一睹古墓的風采。

墓室打開之後裡面漆黑一片,完全無法看清墓穴内的情景,之後考古隊隊員帶着電筒深入墓穴,一點點将它神秘的面紗揭開。在進入墓穴的通道裡面已經能看到一些古代的瓷器,随意地散落在地上,通道的牆上也畫着各種五彩斑斓的壁畫。

千年古墓挖出儲存完好的白酒,專家倒出來嘗了嘗,味道怎樣?

墓穴裡面沒有太多有價值的文物,

不過有兩個擺放得十分整齊的白瓷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專家小心翼翼地拿起白瓷壺,發現裡面居然還裝有液體,輕輕搖晃白瓷壺,裡面很快傳出了液體流動的聲音。考古專家馮永謙大膽推測,白瓷壺裡面裝着的液體應該是酒。

然而他打開蓋子聞了之後卻發現,裡面的液體居然一點味道都沒有,

難道白瓷壺裡面的液體隻是水而已嗎?

02

大家都十分好奇,但又沒人能給出确定的答案。有人提議嘗一口不就知道是什麼了,畢竟用鼻子聞不太準确。

馮永謙一聽到這話,便徹底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之心,決定親口嘗一下神秘液體,檢測到底是不是酒。

他小心翼翼地将一點液體倒入手掌心,然後用食指蘸取液體,放進嘴裡嘗了嘗。

千年古墓挖出儲存完好的白酒,專家倒出來嘗了嘗,味道怎樣?

馮永謙咂摸了許久都沒有說話,旁觀的人都十分着急,迫切地想知道這液體究竟是什麼味道。很久之後馮永謙才老神在在地睜開雙眼,說出了兩個字:

沒味

。其他的研究人員也忍不住,跟着嘗了一口,同樣也是沒有嘗出任何的味道。

千年古墓挖出儲存完好的白酒,專家倒出來嘗了嘗,味道怎樣?

當然了,人的味覺隻能嘗味道,無法分析成分,事後專家們很快将液體帶回去接受專業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液體裡面确實含有少量乙醇,是以在古代這種液體确實是酒。我們都知道酒精是很容易被揮發的,是以這壺酒居然能度過一千年的歲月,

出現在我們眼前,這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03

從前考古的時候,專家們挖掘出來的東西大多都是各種文物,食物飲品什麼的,随着時間的流逝很快就會腐化,是以等到墓穴被打開的時候它們早就化為灰燼了。

這次考古行動中,專家們發現的千年老酒成為大陸考古史上一次具有開創性意義的重大發現,

而且還為我們解答了許多曆史問題。

千年古墓挖出儲存完好的白酒,專家倒出來嘗了嘗,味道怎樣?

比如為什麼古人的酒量都那麼好?那是因為古代白酒的酒精含量并不高,因為受到當時釀酒技術和工藝的限制,人們釀造的白酒純度并不高,頂多和我們現在喝的啤酒一樣,隻有十幾度。

這樣的話,喝十幾斤酒就合理多了,一斤換算成我們最常用的計量機關就是一瓶酒,現在也有不少人能夠一次性喝十幾瓶啤酒,可見古人的描寫也是屬實的。

千年古墓挖出儲存完好的白酒,專家倒出來嘗了嘗,味道怎樣?

至于連喝十八碗酒的武松,也許酒量是比一般人要好很多,畢竟店家可是号稱三碗不過崗,但他喝的酒純度肯定也達不到我們如今的白酒純度。若是一次性喝這麼多白酒,先不考慮酒量問題,

就是身體也受不了,肯定會酒精中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