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鏡·觀2021丨兩個品牌讀懂2021合資市場,大衆赢未來,豐田抓現在

晶片、限電、豪華品牌繼續下探、自主品牌繼續自強、股比臨近放開……對于合資市場來說,回憶起2021好像都是什麼利好的詞。都說車市充滿喜悲,去年合資市場能笑出來的企業還沒有幾個,豐田算是一個。

鏡·觀2021丨兩個品牌讀懂2021合資市場,大衆赢未來,豐田抓現在

豐田殺瘋合資市場,一汽豐田來年沖擊百萬銷量

尤記得2020年,豐田汽車以微乎其微的銷量差,輸給本田,在中國市場屈居于第三,2021年,豐田實作反超,南北相加斬獲了168.3萬台的銷量成績,穩居第二,而且也是百萬級銷量陣營裡,唯一實作增長的合資品牌。豐田的銷售總量依然差大衆一大截,可貴在前者南、北豐田都同比都有8%的增長點,而大衆的銷量是在下跌的,一個往上走一個往下走,長遠得失由此可見。

南、北豐田雙增長的成績,離不開豐田的短期布局戰略。很多合資品牌在近兩年銷量出現短期下滑現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押寶純電動市場,整體車系的電動化轉型顯然影響了燃油車和混動車的市場局勢。雖說對于百年國際大牌來說,赢得未來最為重要,但前提是有當下才能有未來,深谙此理的豐田就是這麼做的。

從近2年的車市動态來看,充電基礎涉水的發展很難跟上電動車發展和銷售的腳步,社會基建的問題顯然超出了“汽車圈”的可控範圍。2021 年,中國大陸地區的充電設施建設量為93.6萬台,累計樁車比為1 : 3.7,顯然離理想的1∶1車樁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這段路之長,便成為了豐田銷量暴增的機遇。

拿一汽豐田為例,2021年初,公司給自己設定了92萬台的銷量任務,顯然這是奔着2021年有雙位數增長和2022年達成百萬銷量而制定的。結果是,2021年一汽豐田完成了86萬餘台的銷量,雖說離預期還有點小距離,但依然完成了8%的增長。這個增長資料對于豐田來說并不算誇張,但是放在整體下滑的市場來說,還是非常可貴的。過去的這一年裡,一汽豐田主要忙在了燃油車市場,從亞洲龍、陸放再到淩放,一汽豐田幾乎補齊了全部細分市場,如果再加上廣汽豐田的MPV賽那,豐田幾乎完成了中國市場的全部布局,再往上,就交給雷克薩斯好了。

如果從單車銷量來看,一汽豐田沒有完成銷量任務的“鍋”顯然要怪罪在亞洲獅身上,上市半年度僅有3萬于台的成績,顯然和其他車型銷量差距太大。和一汽豐田的兩大招牌做個對比,卡羅拉拿到了33萬餘台的成績,RAV4完成了20萬餘台的年銷量。差距可見一斑。

由此可見,一汽豐田想在2022年完成百萬銷量的突破,依然要在“亞洲”家族上加把力,而混動市場的看好,也是豐田很大的機會。當然,一品汽車作為一家媒體,還是想對豐田說,看中眼下沒錯,千萬别丢了未來。

鏡·觀2021丨兩個品牌讀懂2021合資市場,大衆赢未來,豐田抓現在

轉型速度堪比新勢力的大衆,銷量壽比南山萬萬年

2021年,大衆年銷量321.3萬台,一汽-大衆貢獻銷量177萬餘台,同比下滑15.7%,上汽大衆銷量145萬餘台,同比下跌7.1%。光看同比負增長着實讓人捏了把漢,但銷售總量上大衆品牌依舊一騎絕塵,比年銷量排名第二的豐田依然保持了百萬級的差距。筆者也始終認為,大衆隻要不犯大錯,在中國就是那種可以壽比南山萬萬年的品牌。

說句實話,2021年最讓筆者欽佩的不是銷量逆風增長的豐田,而是這個讓人覺得最“保守”的大衆。為什麼?我們接着用一汽-大衆舉例。

比起2020年斬獲210萬餘台的成績,2021年一汽-大衆的成績實在是一般。然而,就是這個銷量下滑的現狀,讓我們窺見了一個生機勃勃的一汽-大衆。

抛開缺芯這種老生常談的問題,你可能注意到一汽-大衆在2021整年裡,燃油車隻推出了中大型SUV攬境這一款新車,沒有推出任何用于“走量”的中低端新車型,這意味着,大衆集團把其餘精力全部放在了轉型上面,事實也确實如此。ID品牌從出現到如今完成初步布局,大衆用短短的1年時間,走完了新勢力造車幾年的路,這也是百年大廠的真正底蘊所在——當真正想調轉船頭的時候,餘浪就足以把小船掀翻。

ID品牌的洶湧生長,品牌百萬台的銷量總差,由此可見,大衆銷冠的位置還要坐不少時間。

鏡·觀2021丨兩個品牌讀懂2021合資市場,大衆赢未來,豐田抓現在

不進則退的本田,被晶片搞的很累

本田可以說是被晶片影響最大的車企了,2021全年157.3萬輛的成績與2020基本持平,在這個車市動蕩的一年裡,四平八穩的保住銷量表現算不上差,所謂不進則退,最終還是被豐田擠掉了第二名的位置。

廣汽本田年度銷量78萬餘台,沒有增長成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銷量王雅閣的身上,月銷本在2萬台水準的雅閣,因為缺芯影響産能月銷一度跌破5位數。相比之下,年度銷量79萬餘台的東風本田受晶片影響沒有那麼嚴重,更多的是整個年度也沒有推出一款全新的走量車型,撐起銷量的依然是思域、CR-V和XR-V這三劍客。雖然英仕派上市之後有短暫的一波小爆發,但是相比姊妹對手雅閣,還是有點不夠看。

鏡·觀2021丨兩個品牌讀懂2021合資市場,大衆赢未來,豐田抓現在

觸底反彈的神龍汽車

說起2021合資車市銷量,神龍汽車的觸底反彈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驚喜。憑借凡爾賽C5 X的大熱,神龍汽車提前完成了年度10萬台的銷量任務,并持續13個月同比增長。除去東風标緻的貢獻的5萬餘台銷量,東風雪鐵龍更是實作了同比137%的巨幅增長,其中C3-XR和C6兩款車型的3位數增長功不可沒,可見,雪鐵龍在全新團隊帶領下,“修剪産品枝葉”的動作及時且準确,展現出了百年品牌應有的韌性和重霸中國市場的決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