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津湖戰役後,志願軍老兵回憶:第一次見到跪着投降的美國王牌師

每當回憶起慘烈的長津湖戰役時,從北韓戰場上回來的志願軍戰士們,臉上都帶着些許肅穆與悲傷,因為他們有無數的戰友都被埋葬在了那片冰原之下。

可是這場戰役鼓舞了無數志願軍戰士,為我軍奠定了軍魂,而更戲劇性的是發動了

“反向沖鋒”

的美國王牌師,在最後竟被吓得跪地投降,這是怎麼回事呢?

長津湖戰役後,志願軍老兵回憶:第一次見到跪着投降的美國王牌師

反向沖鋒:另類的陣地堅守

1950年10月,大陸志願軍部隊正式奔赴北韓半島作戰,自此拉開了抗美援朝的序幕。

我們都知道,在前三次戰役中,我軍皆是取得了重大勝利,可是在裝備、補給等等方面都處于落後的情況下,我軍為了取得這三次戰役的勝利,其實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的。

而我們今天要聊的就是第二次戰役中,長津湖大戰中的分支——小高嶺保衛戰。

彼時,大陸志願軍想要對美軍的步兵第7師以及陸戰第一師進行圍剿,這次的任務可不輕松,因為這兩支部隊的裝備都尤為先進,尤其是後者,更是美國縱橫諸多戰場、始終無一敗績的王牌部隊。

針對這種部隊的圍剿,是一定要做好周密的準備的,否則極有可能遭遇反攻、損失慘重。

經過一番周密的推演後,我軍最終在這兩支部隊撤退的各個路線上都安插了伏擊部隊,雖然礙于兵力有限、在各個伏擊陣地上埋伏的部隊都不多,但是足以遏制美軍的退路了。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時任連長的楊根思接到了了駐守指令。

“楊根思,你帶一個排守住小高嶺高地,能不能完成任務?”

“能!”

雖然說當時天寒地凍、解放軍部隊又缺衣少糧,但是我們頑強的志願軍還是在對美作戰中占據了絕對上風,圍剿行動大獲成功。

長津湖戰役後,志願軍老兵回憶:第一次見到跪着投降的美國王牌師

美國第7師率先被大陸志願軍部隊殲滅殆盡,狡猾的陸軍第一師卻有部分隊伍利用第七師炮火掩護脫離了戰場,展開了局部逃竄、妄圖躲避我軍的追剿。

可美國陸軍第一師怎麼也沒有想到,他們眼中的生路,最終會成為他們的死地。

1950年11月29日,苦守在小高嶺高地上的楊根思等人,終于等到了逃竄至此處的美國陸軍第1師殘部。

牢記自己使命的楊根思,在看到美軍往高地侵襲的第一瞬間就發起了進攻,與美軍展開了激烈的角逐。

可俗話說得好

“困獸猶鬥”

,彼時的美軍第一師,在時刻都有可能會被我軍包剿的情況下,打起仗來尤為兇猛,不僅瘋狂的往我軍在高地建築的防禦攻勢上傾瀉炮火,甚至還屢次妄圖以沖鋒肉搏奪取高地。

“殺!”

美軍的第一波攻勢被楊根思帶領戰士們以密集火力擊退,可是很快他們就以坦克為掩護,繼續往我軍高地上面突進,在坦克突襲不成後,他們甚至又調來了飛機從空中轟炸,

在極短的時間裡,美軍一共向我軍高地發起了8次沖鋒,以至于戰士們最後竟然打光了自己的子彈……

子彈打完了,戰友們也幾乎都已然倒下,眼見着敵人即将再次沖來,而自己的身側僅僅隻剩下兩位傷兵,

楊根思咬了咬牙,将地上的最後一包火藥揣到了懷裡、點燃後就這麼猛地朝着坡下的美軍沖了過去,彼時的美軍還沉浸在即将勝利的喜悅中,卻沒想到,有一位戰神正帶着沖天的火光朝着他們撲來!

“轟!”

一聲驚天巨響,炸藥足足炸死了站在前排的四十多位美軍,沖天的火光裡再也沒有了楊根思的身影,但是原本還想往坡上走去的美軍也紛紛止步、臉上露出了畏縮的神色。

長津湖戰役後,志願軍老兵回憶:第一次見到跪着投降的美國王牌師

當我軍其餘部隊趕到此處支援後,完全喪失了鬥志的美國王牌軍,甚至大多是跪着投降的,在他們麻木的神色中,甚至還能看到些許震撼。

戰鬥結束了,楊根思終歸是以自己的生命守住了陣地、完成了我黨交予他的阻擊敵人的任務。

這是大陸志願軍中第一位特級戰鬥英雄,彼時被他這種精神所震撼的不隻是美軍,還包括我軍的将士們,當得知楊根思的選擇後,所有人都沉默

了,在已經阻擊了8波美軍攻勢的情況下,楊根思完全可以選擇裝死乃至于投降,等待我軍來援,可他偏偏以自己的生命為這幅血色樂章寫下了最後一個音符,何至于此呢?

其實,早在過往的戰鬥經曆中,楊根思就已經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回答。

傳奇一生:英雄永不落幕

其實楊根思原本不姓楊,而是姓

“羊”

,出生于江蘇泰興羊貨郎店的他,從小就嘗遍了社會的苦。

8歲的時候,親眼見到父親活活被地主逼得累死在了谷場麥垛旁,身體本就羸弱的母親,由于過度悲傷,很快也随父親一同而去了,年僅8歲的楊根思就這麼經曆了家破人亡。

生活雖苦,但是依舊要活下去。

年幼的楊根思就這麼走上了與父親相同的道路,每天沒日沒夜地給地主幹活、以此來換一份,勉強能讓他活下去的糧食。

等到稍微長大了一些後,不甘于現狀的他來到了上海找到了哥哥,可是兄弟倆依舊是隻能給人做苦工、忍受着上層階級愈發殘酷的剝削。

“什麼時候是個頭呢?”

無數個夜晚,躺在床上的楊根思這麼問着自己,得不到答案的他也逐漸變得麻木。

長津湖戰役後,志願軍老兵回憶:第一次見到跪着投降的美國王牌師

直到他的哥哥因為長期做工而徹底累垮了身體,在貧病交加中離世,長久的壓迫終于讓楊根思看清了當時那個吃人社會的本質。

“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反抗,我不要再受到人們的壓迫與奴役,哪怕是死,我也要改變自己的命運。”

血與淚的呐喊讓楊根思擺脫了愚昧,帶着這種反抗的精神,1943年他正式加入了新四軍,由于他在報名的時候,從業人員不小心寫錯了他的名字,這才讓

“楊根思”

一名流傳至今。

好不容易靠雙手抓住了命運的楊根思,就這麼拼了命地跟着部隊開始南征北戰,手裡拿着長矛,他就敢去繳敵人的槍,手裡拿着一個炸藥包,他就敢俘虜國民黨軍隊一個排,這些都是真實案例,而通過這些案例,想必大家也能感受到他在戰鬥中的那股悍不畏死的勇氣。

從華東一級人民英雄,到團級戰鬥模範、爆破大王,再到華東一級戰鬥英雄,這個過程看似簡單,但是短短一句話的背後,卻是楊根思足足三年的浴血搏殺、舍生忘死。

解放戰争勝利,放下炸藥的楊根思再次将這股精神投入到了建設中去,由于他長期以來的優異表現,是以當時的毛主席和朱德元帥甚至親自接見了他、邀請他站在天安門上見證了新中國建立一周年慶典。

當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看着那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刻,楊根思潸然落淚,從改變自己的命運到改變全國同胞的命運,楊根思逐漸完成了思想升華、實作了驚人的蛻變。

長津湖戰役後,志願軍老兵回憶:第一次見到跪着投降的美國王牌師

也正是秉持着這樣的精神,是以在北韓戰争中,他才會秉持着那種“我與陣地共存亡”的豪邁氣概,因為他知道自己究竟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隻要心中有了一個堅定不移,并且願意為之付出一切的目标,那麼英雄就将誕生,并永不落幕。

楊根思的生命消逝了,但是他為國犧牲的精神卻在志願軍戰士中大規模流傳開來,在臨清江反擊戰中,我軍湧現出了38位楊根思式的英雄;而等到上甘嶺戰役的時候,我軍更是出現了68位

在這衆多英雄中,最著名的莫過于黃繼光了,接過楊根思精神火把傳承的他,将那一種為了國家與人民勇于犧牲的精神長久流傳了下來,在我們緬懷這些英雄的同時,何嘗又不是對這些精神另外的一種繼承呢?

1952年5月9日,大陸志願軍上司機構給楊根思烈士追加了特等功,并且授予他光榮的

“特級戰鬥英雄”

稱号,而這也是我軍在北韓戰場上頒發的第一枚特級戰鬥英雄勳章。

長津湖戰役後,志願軍老兵回憶:第一次見到跪着投降的美國王牌師

除此之外,北韓方面更是授予了楊根思

“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

這一稱号,

“一級國旗勳章”、“金星勳章”

等等表彰。

雖然說英雄已經離去,這些獎章與他而言已無太大意義,但是獎章本身所代表的就不僅僅是榮耀,更是中國以及北韓兩國人民對于烈士的深深緬懷,大陸還特意設立了楊根思連以及楊根思排,意義也正在于此。

直到2009年的時候,大陸還将其評為了

“百位建國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2019年他又被評為

“最美奮鬥者”

而通過這些事情,我們也能夠清晰地明白一件事:國家與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昔日的英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