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4天收視破1,央視這部戰争大劇終于“開打”,大戲還在後頭
後勁,出來了。
我要說的這部劇,編劇早已封神——蘭曉龍。

一個國産軍旅題材,繞不開的名字。
最近他的新劇——劇版《長津湖》,正在央一熱播。故事主角:貫穿《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的,鋼七連。
萬衆期待之下,大劇登場。
我直說了吧,一開播,就遭遇了口碑争議。有豆瓣網友說:播了四天,一槍都還沒開。
真沒開火?鋼七連,的确還一槍都沒開。
但,昨晚《冰雪尖刀連》更新到6、7集。
一直在追劇的觀衆肯定發現了,第五集之後,七連正式進入抗美援朝戰場,節奏陡然加快,各種戲劇沖突,一個接着一個,七連還沒開槍,是因為劇中七連是穿插連,何為穿插?深入敵後。
如果太早開火,豈不是暴露目标?雖然,我們還沒開槍,敵人可是已經開炸了。而随着目标逐漸接近,戰鬥,也将在今晚“全面打響”。
前幾集和平年代的文戲,看的我也有些着急,但昨晚這兩集,可以說是從頭燃到尾。
一口氣看完,更是渾身感到蕩氣回腸。
實際上,《冰雪尖刀連》從一開始,就是一場硬仗,畢竟,《長津湖》系列,已經拿下了破百億票房。
珠玉在前,一部電視劇如何和13億投資的戰争大片抗衡?又如何能超越集合陳凱歌、徐克、林超賢三大名導的作品?
但别忘了,劇集的底氣,是蘭曉龍。
一部《士兵突擊》一部《我的團長我的團》,豆瓣全都突破了9.5分, 蘭曉龍寫《士兵突擊》前傳,是不會差的。
而随着劇中鋼七連正式“開打”,故事,也必然漸入高潮。
不單我這麼認為,電視觀衆也給出了答案。首集破一之後,《冰雪尖刀連》的收視已經4天破一,昨天的最新集收視率直線上揚,拿到了央視直播收視第一。
接下來,它能讓“國産戰争大劇”再現高光,來一次“絕地反擊”嗎?
關鍵,在于這三個字。
這“尖刀”夠不夠硬,就看這三個字的成色了。
01、“險”
如果說,前幾集的劇情,一直在完成七連進入北韓戰場的劇情鋪墊。
那麼,随着第六集的開場,劇集的氣質,終于有了戰争大劇的格局和氛圍。
這個“險”字,很好地在劇中的兩個方面呈現了出來。
第一個方面,是第六集開篇激烈的渡河動作戲。
像一把尖刀一樣插入敵陣的七連,在渡過一座浮橋時,終于遭遇了美軍的飛機。
在發現了我軍行蹤後,美軍戰機毫不猶豫一口氣投下了多枚炸彈。頓時,七連的周圍硝煙一片。
這場戲,以一種極具逼迫感的氛圍,将你帶入現場。
空曠的荒野,逼仄的浮橋,一隊志願軍戰士原本正勻速過橋。
直到伍千裡擡眼一看,敵機轟鳴而來,正由遠及近。
不動,已經放棄了重武器,沒有任何制空能力的七連,會被投下的炸彈打成篩子;
動,則更可能被敵機徹底察覺。
兩難,要怎麼選?
沒時間考慮,隻能加快速度渡河。
煙火、彈火,齊發。
彈片飛濺,硝煙滾滾,第一次見到這陣勢的伍萬裡被吓到高喊哥哥的名字。
硝煙散盡,他直接被炸到和七連失散。
深入敵後的危機四伏,子彈紛飛的冰雪戰場,《冰雪尖刀連》用一個驚險的開篇,定下了七連入朝作戰後全劇緊張刺激的基調。
這才剛入戰場,沒有暴露都被敵軍戰機這麼一通招呼,接下來,又有多少危險等待着七連?
想到這些,你還能忍住不看下去嗎……
第二個方面,是深入敵後的各種艱險。
《長津湖》系列,是标準的戰争大片,視覺猛,節奏快,但必須要對蘭曉龍的原著《冬與獅》做出必要的壓縮。
電影中,觀衆不可能看到蘭曉龍原著的全貌,但電視劇可以。
《冰雪尖刀連》劇情進入戰鬥模式後,給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拍出了怎樣打仗。
比如第七連現在正在打的,就是标準的“暗戰”,80裡急行軍,要的不是開火,而是不要開火。
其中,既有敵我之間的沖突,也有個體遭遇的險境。
我們先看個體。
伍萬裡因為有一手丢石頭的絕活,被哥哥派去給大夥找點野味。
冰天雪地中,還真讓他找到一隻野兔。
這混小子,一追起野兔就忘了形,直接追到密林深處。但一轉身,遇到一隻更大的——野豬。
打野味頓時變成了被野豬追。
更要命的是,美軍的巡邏兵已經循着聲音圍了過來。
怎麼辦?伍萬裡急中生智,一個飛身将野豬引向了追擊而來的美軍。
可這一下,行蹤還是暴露了。
再看集體。
接下來的驚險對戰,毫不含糊地提醒你——這就是戰争。
一場小樹林裡的接觸戰,拍出了戰争的窒息感。
我方,早已鎖定了敵人的偵察兵,瞄準,沒敢動。
可是伍萬裡已經吸引了敵人的注意,不打不行了。幾槍下去,精準殲滅敵人。
但槍聲一響,七連的位置就暴露了。
一瞬之間,敵軍戰機立刻起飛。
新一輪轟炸,立刻到來。
這算艱險?還有更艱險的。
随着戰鬥全面打響,七連很快發現,走反了。
但卻在誤打誤撞之間,發現了肖連長的部隊陷入重圍。
伍千裡決定兵分兩路,一路按計劃前進,自己帶着一小隊精銳,和敵人狹路相逢勇者勝。
拳拳到肉,刀刀見血。
一下打響了殲滅北極熊團大戰的前奏。
随着劇情漸入高潮,劇中這樣的慘烈戰鬥還有很多。
戰鬥接連打響,時刻刺激着觀衆緊張的神經。
戰争大劇,還是要打起來,才夠燃啊。
02、“艱”
但動作場面,可不是《冰雪尖刀連》的全部。
戰争大劇真要拍得好,不僅要打得燃,更要讓觀衆看明白這場仗是怎麼打的。
第6、7集中,導演高希希用寥寥幾筆,就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極其艱巨複雜,又極動人的戰争情境。
這種“艱”,展現在三個特點之中。
其一,是冰雪。
看過電影的觀衆都知道,當地遭遇極寒天氣,氣溫降到了罕見的零下40度。
電影對此已有展現,但電視劇展現得更全面,也更抓心了。
第六集張博飾演的指導員梅生有句台詞打動了我:不過經曆了這麼一輪炸,也有個好處,總算暖和一些了。
一句台詞,展現出七連指戰員們在長津湖戰役中身着單薄棉衣入朝作戰的艱難。
可更觸目驚心的,在後面。
從梅生伍千裡的對話中,觀衆得知,七連把許多棉衣,讓給了作為第一尖刀連的五連。
接着采取了棉衣反穿,白天行軍的政策。一路緊跟五連的腳步。
可是當七連看到五連的戰士,驚呆了。
因為走在前面的五連指戰員由于缺乏防凍經驗,幾十個戰士凍傷了手腳,已經無法再前進了。
他們告訴七連戰士們千萬不要脫鞋,要注意保護手腳,防止凍傷,最後用軍禮祝福,就這麼看着七連遠去。
這場仗,比敵軍更殘酷的敵人,是天氣。
劇中還拍出了另一個細節:雪盲。
劇中一個戰士忽然倒地不起,說看不到了。
指導員梅生也拼命眨着眼睛。
以這些細節為切口,你能看到那場戰争有多苦。
其二,是“尖刀”。
這也是電影不夠篇幅詳細展現的部分:因為是尖刀,單兵突進,異地作戰,人生地不熟。
對七連來說,這是一場沒有空中支援,沒有後勤補給的殊死之戰,更嚴峻的是,連個向導都沒有。
劇中一個細節,是梅生沿路研究地圖,發現地圖過于簡陋,許多山丘并未辨別,甚至有錯漏。
對于需要和美軍空軍躲貓貓的七連來說,這意味着加倍的危險。
甚至随時可能遭遇大隊美軍。
這場仗,注定危機四伏,前路,充滿懸念。
其三,是裝備差距。
長津湖戰役,是一場被稱為意志與鋼鐵較量的戰役。
我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面對的,是美軍王牌部隊陸戰第1師、步兵第7師。
兩軍對壘,可裝備天差地别。
美軍用的是性能優越的武器,穿得暖,物資充足;
我方還用着“萬國造”槍支,穿單衣。
七連唯一能打穿敵人坦克的蘇制反坦克槍,是伍萬裡從戰場撿的,而且隻有四發子彈,就這,還把雷爹樂得合不攏嘴。
這仗還怎麼打?
可你看電影中,最先氣急敗壞的是美軍。
長津湖之戰,千難萬險,但把不可能打赢的仗打赢,就是我們的志願軍。
03、“人”
戰争劇拍到最後,一定是拍人。
無論是開場和平年代的鋪墊還是進入戰場後的驚心動魄,一切旨在拍出,這群“最可愛的人”。
随着故事深入,《冰雪尖刀連》的人物塑造,也逐漸豐滿。
尤其在幾位老戲骨的演繹下,充滿了故事感。
第一位,杜淳飾演的伍千裡,穿插七連連長。
相比吳京的版本,杜淳的伍千裡更嚴肅、更深沉,對弟弟的愛,藏得更深。
當伍萬裡捉野兔暴露了七連位置,他大吼弟弟,眼睛都要冒火了。
可真到關鍵時刻,再混的弟弟還不得護着。
還有一場戲,是七連路遇被美軍戰機炸飛的運物資的貨車,千裡送物質的老司機已經奄奄一息,伍千裡首先想的是救人,可老人家卻用力指着貨車說:送過來不容易,能拿,盡量拿。
那一刻杜淳的眼中憋着淚,心裡似乎有千鈞重,但猶豫片刻後,還是堅定地說出:拿。
我認為七集過後,杜淳開始把伍千裡,演出自己的味道了。
還有胡軍曾演過的炮排排長“雷公”。
相比胡軍的自帶霸氣,于震的版本,更親切。
胡軍版是日常暴脾氣,但對自己手下的兵時,又變成了“雷爹”。
于震演的也是“雷爹”,不過這個爹,更護崽。
劇中有場戲,是雷爹給戰士們分鞋墊,分到最後,隻剩一個濕了的,戰士說沒事,于震卻說:怎麼沒事,别凍壞了,我給你捂捂。
說完把戰士轟走,直接将凍得又硬又濕的鞋墊往胸口貼。
被敵機轟炸的時刻,也是他,還惦記着新兵伍萬裡。
雖然于震過去是有抗戰神劇專業戶的稱号,但我認為這次他演得很好。
當然,最絕的還是老戲骨。
尤其是開場伍千裡帶着哥哥的骨灰回鄉。
老演員葦青演的老母親抱着伍百裡的骨灰壇痛哭那場戲,老淚縱橫,哭得幾經脫力,一個爬過去抱住骨灰盒的動作 ,一句“娘的百裡啊”,把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痛演得讓觀衆隔着螢幕都已經潸然淚下。
而同樣是喪子的悲傷戲,白志迪的表演,又不一樣,表面沒大動作,但抿緊的嘴唇,抖動的面部肌肉,處處顯示出他内心劇痛,但作為一家之主又盡量忍耐的情緒。
當劇中的人活起來了,劇,就活了。
最後,是核心的升華。
《冰雪尖刀連》的核心,從個體的命運,到七連的使命,再到國家的命運,循序漸進,有剝洋蔥的感覺。
我們為何要打這場看似以卵擊石的戰争?
劇中已經透過七連戰士的幾句對白暗示:“美國鬼子的飛機已經在東北炸了好多天了,說是誤炸,糊弄鬼呢。”
戰争背後,是戰火已經侵襲到大陸的領土。
敵人敢過三八線,誰能保證下一步不是鴨綠江!
戰争不是赴死的。但伍家三兄弟都來了,梅生放下妻兒來了,認命放下可愛的姑娘來了。
他們來打仗,是為了他們身後的人,更好地活下去。
何為冬與獅?
最直接的展現,就是伍萬裡,曾經淘氣的漁村少年。
憑着一腔熱血參軍的新兵蛋子,卻遭遇最嚴酷的戰場。
剛開始,直接被炮火吓到尿褲子。
但終有一天,少年的眼神變了。
經曆了與七連戰友一幕幕生死離别,他才明白,英雄不是要讓别人都怕你,讓着你,而是為了身後的祖國,不惜犧牲性命。
戰場上沒有英雄,也沒有神話,有的是肉體凡胎下,為信念而戰的軍魂。
是以梅生說:七連沒有活着的英雄。
更新七集,《冰雪尖刀連》的故事漸入佳境,不僅是節奏加快,戰鬥打響,更是劇集漸漸把故事主題,拍出來了。
在蘭曉龍的作品中,「七連」二字尤為重要。
而這支七連的命運,也早已揭曉。
「抗美援朝時,鋼七連幾乎全連陣亡,被取消番号……」
但,“鋼七連”所蘊含的“魂”,始終都在。
《冬與獅》裡,七連第162名戰士伍千裡、第677名戰士伍萬裡、第135名戰士梅生、第17名戰士雷公、第305名戰士餘從戎、第623名戰士平河,最後隻有伍萬裡生還。
《我的團長我的團》裡,“炮灰團”成員孟煩了在解放戰争中被解放軍小兵牛騰雲俘虜,成了鋼七連的第600個兵。
《士兵突擊》裡,伍六一是鋼七連第4900名士兵,許三多是鋼七連的第4956名士兵,馬小帥是鋼七連的第5000名士兵。
到底令鋼七連連魂不滅的是什麼?千言萬語凝結成那經典的六個字——
「不抛棄!不放棄!」
雖然獅子是不屬于冬天的,但冬天的獅子依然是獅子。
《冰雪尖刀連》,是是把那段曆史,重制給現在的人。
但這何嘗不是今人,給當年戰場上那群英雄的回信呢?
這封信告訴他們:七連故事的番外,就是我們的現在。
當螢幕上的故事上演,新一代年輕人能為之動容。
這就是這部戰争大劇,最大的意義。
蘭曉龍曾說過這麼一句話:“為什麼這場戰争打成了這樣?如果《冬與獅》把這事說清楚了,這戲就成了。”
正戲開場了,後勁有多足,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