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路軍即将被包圍時,一隊騎兵趕來援救,而來者居然是仇敵

把曆史變為我們自己的,我們遂從曆史進入永恒。

這是一段真實的曆史,雖然已經過去了,但至今讀來依然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1939年3月,八路軍115師第344旅改編為晉冀魯豫支隊開赴魯西南,開辟了魯西南抗日根據地。八路軍在總指揮楊得志的上司下,在魯西南連續作戰一個月,消滅了消極抗日的頑軍300多人,拔除日僞據點上百個,取得了輝煌的戰績。

八路軍即将被包圍時,一隊騎兵趕來援救,而來者居然是仇敵

此時,定陶縣縣長兼保安團長姚崇禮卻一味消極抗日,變本加厲地阻撓和破壞八路軍的抗日行動。姚崇禮之是以如此膽大妄為,主要是自恃其手下有1350多人的兵力,還有一支騎兵大隊。

姚崇禮的騎兵大隊共有300多人,騎兵隊長是張明堂。張明堂曾經當過騎兵連長,對訓練騎兵頗有心得。他的300多騎兵被訓練得彪悍非常,戰鬥力相當高。姚崇禮曾揚言:就憑這300騎兵,對付八路軍支隊的3000大軍綽綽有餘。

八路軍即将被包圍時,一隊騎兵趕來援救,而來者居然是仇敵

面對姚崇禮的挑釁,八路軍決定狠狠教訓一頓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

6月29日清晨,八路軍3000多人三面圍攻定陶城,殺得城内頑軍節節敗退。

就在城快被攻破之時,姚崇禮指令張明堂率領騎兵隊沖殺了出來。八路軍第一大隊連長張世魁迅速以排子槍打騎兵,騎兵沖殺過來,排子槍齊射,倒下了幾個騎兵。

随後,張明堂再組隊包抄沖殺,張世魁的第一連抵擋不住,被騎兵砍死、砍傷不少。就在危急時刻,八路軍主力趕到,6挺機槍對準騎兵一陣狂掃,騎兵如被割韭菜一樣紛紛倒地。

張明堂的騎兵被消滅了一半,他的結義兄弟也被機槍打死。張明堂對八路軍咬牙切齒地說道:“此仇不共戴天,咱們走着瞧!”說罷,他便帶着剩下的150名騎兵從東門沖出,逃竄而去。

八路軍即将被包圍時,一隊騎兵趕來援救,而來者居然是仇敵

第二天,正當八路軍慶祝定陶解放時,突然有偵察兵來報:大批日軍乘坐汽車從商丘方向趕來,布置在曹北縣的警戒隊已經和鬼子交上火了。

日軍來勢洶洶,八路軍主動撤出定陶縣城,以運動戰消滅日寇。支隊長張世魁帶着1連、2連埋伏在定陶不遠處的牛王寺伏擊日軍。戰鬥打響後,八路軍依托牛王寺伏擊的樹林與鬼子激戰,日軍遭到伏擊,死傷不少。但鬼子的大隊很快沖了上來,雙方激戰多時後,陷入了膠着狀态。

就在此時,城北方向傳來一陣馬蹄聲,張明堂帶着手下騎兵兇猛殺來。張世魁暗暗吃驚,這下要陷入前後夾擊的重圍了。

然而,随後張明堂的舉動卻令張世魁和八路軍都驚呆了。張明堂打馬上前,繞到鬼子側翼,2支盒子炮連續射出幾個子彈,打翻了3、4個鬼子。随後的騎兵也紛紛用步槍、馬刀殺敵。八路軍趁機發起攻擊,日軍被兩面夾擊,死傷慘重,不得不倉皇撤退。

戰鬥結束後,張世魁對張明堂的解圍表示感謝。張明堂對張世魁說:“不要以為我是在幫你們,我是看不慣鬼子的嚣張樣兒,要不是你們是真心打鬼子的,我今天一樣不會放過你們。”

張世魁告訴張明堂,大家都是中國人,如果還和昨天一樣的厮殺,隻能便宜了小鬼子。為何不能團結起來一同對付鬼子呢?

張明堂恍然大悟,臨行前他對張世魁說:“今後你們多殺鬼子,咱們之間的賬就一筆勾銷了。”随後,他帶着手下100多騎兵消失在了一片煙塵之中。

張明堂後來以騎兵隊組建抗日隊伍,拉起隊伍與日軍單幹,多次給日軍以重大殺傷。1940年,在菏澤一帶與土頑武裝交火時,不幸中彈犧牲。

牛王寺之戰,日軍被擊斃75人,汽車被燒毀6輛,八路軍犧牲32人,張明堂的騎兵犧牲10來人。張明堂不記前仇,及時調轉槍口殺敵的舉動,充分說明了他是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他勇于殺敵的事迹至今依然被人們傳為佳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