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連,在一個高不足300米的小山包上,能擋住多少敵人的進攻

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如果給我一個連,讓我守在一個高不到300米的小山包上,我能擋住多少敵人的進攻?一個連?應該沒問題。一個營?不敢打包票,要知道,一個滿編營有整整三個連,還得加上支援部隊,例如炮兵等,兵力至少3倍于我,一兩次沖鋒,我也許還能抵擋,再多了可能就懸了。一個團?那幾乎是不可能了,要知道一個滿編團至少有三個營,九個連,再加其他支援部隊,兵力至少是我的10倍,這樣的仗沒法打啊!

志願軍的一個連,在松骨峰地區的一個無名高地上(一個不足300米的小山包),擋住了

美9團、韓3團、土耳其旅、美38團等至少三個多團(土耳其旅已經被打殘,隻剩兩個多連的兵力)的輪番進攻,打退敵人7次進攻,堅守了整整一個白天。

一個連,在一個高不足300米的小山包上,能擋住多少敵人的進攻

寫到這,我不知道我該說什麼,我不知道我還能說什麼,也許我唯一該做的就是記住這個連的番号:38軍112師335團1營3連

慷慨赴死

對北韓戰争熟悉的軍迷都應當知道335團,這個團的團長就是範天恩,這個團剛剛打完飛虎山阻擊戰,戰士們啃着石頭,阻敵五個晝夜,自身傷達700餘人。

戰鬥一結束,範天恩就帶着335團,急行軍50餘公裡,與師部彙合,112師正愁無人去守松骨峰,便立即指令範天恩帶上本部人馬,奔赴松骨峰,于是335團便馬不停蹄地向松骨峰開進。

1950年11月30日拂曉,335團一路穿插,趕到了松骨峰一帶,一營三連奉命搶占松骨峰北側的無名高地,截擊敵人。

無名高地是一個不足300米的小山包,山下就是公路,高地距離公路不足200米,隻要高地上有人,敵人就休想從公路上逃走。

一個連,在一個高不足300米的小山包上,能擋住多少敵人的進攻

但連長心裡明白,這同時也是一個死地,因為山不高且坡緩,非常有利于敵人沖鋒,再加上距離公路太近,敵人的坦克,火炮等等,幾乎所有的火力都可以投射到高地上來,但接到指令後,連長和戰士們雖知必死,仍慷慨赴之。他們沒有絲毫怨言,就像不少志願軍戰士說得那樣,我就沒打算活着回來。

最可愛的人

《誰是最可愛的人》是一篇記實文學,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作者是魏巍,他創作的原型就是堅守高地的3連,文中描述的就是3連阻擊聯合國軍的場景。

一個連要阻擋三個多團,十幾倍的敵人,地勢上不占優勢,武器裝備落後,火力上更是沒法比,敵人有飛機,坦克助威,志願軍除了用血肉之軀硬抗之外,我想不出還有什麼法子。

戰鬥的慘烈程度讓人窒息,敵人進攻的規模越來越大,從幾十人到上百人,下午13時,美國人甚至發動了一次400多人的沖鋒,突破了由3排防守的前沿陣地,太陽快落山時,瘋狂的敵人組織了一千多人,不要命地沖了過來。

敵人每次進攻前,都會對3連陣地狂轟亂炸,戰士們辛辛苦苦修的工事早已不複存在,他們隻好從一個彈坑裡跳到另一個彈坑裡,躲避敵人的炮火,當敵人沖鋒時,他就從彈坑裡跳出來殺敵,更可怕的是,美國飛機投下的燃燒彈,讓3連的陣地變成一片火海,聯合國軍一次次沖向他們認為不可能有活物存在的陣地,又一次次被打了回去。

一個連,在一個高不足300米的小山包上,能擋住多少敵人的進攻

3連的傷亡越來越大,上午的戰鬥,3連打退敵人5次進攻,副連長楊文海身負三處重傷,戰鬥到最後一口氣,流完最後一滴血。下午13時的那次阻擊,左腿已被炸斷的連長戴如義,端起步槍,沖進敵群,中彈犧牲,邢玉堂等5名戰士全身着火,他們帶着火苗撲向敵人,同敵人抱在一起,至死也沒松手。在敵人最後一次千人沖鋒時,指導員楊少成被六七個敵人圍住,他拉響了手中的手榴彈,身負重傷的張學榮,已經站不起來了,依然抱着4顆手榴彈沖向敵群,60炮排的戰士舉着炮彈在敵群中爆炸……

親眼目睹松骨峰戰鬥的美國人,被這種無畏的氣概徹底吓住了,美2師丢下600餘具屍體後,停止了進攻。

打退敵人最後一次進攻後,3連的陣地上隻剩下7個人了,可陣地依然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3連勝利地完成了阻擊任務,使主力部隊及時趕來,被堵截的美二師主力、美二十五師、僞一師等敵大部被我聚殲。

志願軍上司機關授予該連"攻守兼備”錦旗一面,記集體特等功,第38軍授予該連“英雄部隊”稱号。

事後,關于志願軍第二次戰役松骨峰戰況的報告被斯大林看到了,酷烈的松骨峰之戰令這位蘇軍統帥流淚,他說:“這是一支偉大的部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