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是什麼意思?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是什麼意思?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左傳·闵公元年》,慶父是魯國的公子,但曾先後殺了兩位國君。齊國大夫仲孫湫就說:如果不除去慶父,魯國的災難是不會停止的。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是什麼意思?

慶父,姓姬,字仲孫,他是魯桓公之子,魯莊公的異母弟。

魯莊公有三個兄弟,分别是慶父、叔牙和季友,三個兄弟中,以慶父最飛揚跋扈,同時他為了奪去魯國國君之位,不僅拉攏叔牙,而且還和他的嫂子,也就是魯莊公的夫人哀姜私通。

魯莊公去世後,哀姜因和慶父私通,是以就想擁立慶父為魯國國君。

但是,魯莊公和他的寵妾生了一子,名叫姬般,是以魯莊公的同母弟弟公子友就支援公子般。

公子般繼魯國國君位後,慶父不甘心國君之位白白的讓給别人,于是就和哀姜商量密謀,将公子般殺了。

公子般被殺後,慶父并沒有直接當魯國國君,而且立了哀姜妹妹叔姜的兒子姬啟為國君。

姬啟繼位後,是為魯闵公,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是什麼意思?

由于魯闵公是慶父所立,再則慶父權利很大,是以他更加的飛揚跋扈,使得魯國繼續陷入混亂之中。

後來,慶父又派人把魯闵公殺了。

魯莊公的兄弟季友知後,就帶着魯莊公的兒子姬申逃出魯國,并要聲讨慶父,同時又要求魯國國民殺了慶父,立姬申為國君。

由于慶父平常過于專橫,是以魯國國民都非常恨他,于是國民就響應季友對慶父的聲讨。

慶父見自己到了衆叛親離的地步,心中害怕,就逃出魯國到了莒國。

慶父離開魯國後,姬申在季友的擁護下,回到魯國,當上了魯國國君。

之後季友又和莒國商議要回慶父,

最終慶父被押回魯國,不久,他就被殺了。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是什麼意思?

慶父兩年内,殺了魯國兩位國君,使魯國陷入了嚴重的混亂之中。是以齊國大夫仲孫湫說:“慶父不死,魯難不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