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際網路造車,雷軍周鴻祎都來了,豈能當成兒戲?

作者:盈媒體

近日,團車CEO聞偉與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的“口水戰”引發了跨界眼球。1月16日下午1點,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微網誌上轉發并評論了團車CEO聞偉宣布造車後接受媒體采訪的内容,公開炮轟團車,稱其“大機率是騙子”,重新整理了創業者的底線。1月17日午間,團車CEO聞偉在社交平台回應:“誰也别把自己當先知”1月18日,聞偉表示,造車不會兒戲,團車首次産品釋出時誠邀李想出席。

網際網路造車,雷軍周鴻祎都來了,豈能當成兒戲?
自從“明日回國”的賈躍亭造車失敗後,随着新能源汽車興起,雷軍、周鴻祎、餘承東等衆多手機廠商紛紛開始造車,2015年是“網際網路造車”元年,2016年就成了“網際網路造車”重在參與年。2021年是網際網路造車上路年。那麼,這些大佬們都造了哪些網際網路汽車,為何被當成了兒戲呢?網際網路造車,為何被指不靠譜?今日來一探究竟。
網際網路造車,雷軍周鴻祎都來了,豈能當成兒戲?

網際網路汽車沒有上路,人卻“跑路”了

賣車,團車在行。那麼造車呢?資料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團車網淨收入6110萬元,同比減少38.9%;第三季度毛利潤4680萬元,同比減少35.1%。就利潤來說,團車似乎很難達到蔚來創始人李斌提出的400億造車門檻。截至目前,團車網(TC.US)市值為5579.70萬美元,較上市之初已蒸發90%以上。團車利潤下滑也意味着,這家公司需要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那麼造車或許是一個選擇。

網際網路造車,雷軍周鴻祎都來了,豈能當成兒戲?

關于新能源汽車,不僅車企蠢蠢欲動,多少網際網路企業也都想來分一杯羹,在造車新勢力剛剛興起的那幾年,每一家造車新勢力幾乎都是拿着一份PPT叫嚣着要挑戰特斯拉,然後就能融資到幾十上百億。可悲催的是,網際網路企業造的車還沒上路,人卻跑了。一起來細數下,網際網路造車的失敗案例。

拜騰,從萬衆矚目到瀕臨破産

2018年1月釋出了首款車型——BYTON Concept。随後經過數次融資,拜騰汽車累計融資到了84億元資金。在2018年到2020年間,拜騰汽車在南京蓋工廠,在上海裝修設計中心,并且世界各地路演、展覽,可謂是動作頻頻。

網際網路造車,雷軍周鴻祎都來了,豈能當成兒戲?

然而,也就是在這兩年的時間裡,拜騰汽車幾乎已經花光了它所有的資金。再加上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将剛剛釋出旗下首款量産車M-Byte的拜騰汽車徹底打入了谷底。

2020年6月,沉寂了半年的拜騰汽車再度因為被央視曝光“燒光了84億卻造不出量産車”而推上了風口浪尖。當月29日,拜騰汽車宣布正式停産停工,并且暫停中國内地的業務,而原本有望救拜騰汽車于水火的M-Byte量産上市也随之胎死腹中。

蘋果閉門造車遇阻,“造車夢”縮水!

網際網路造車,雷軍周鴻祎都來了,豈能當成兒戲?

2016年,蘋果給自己的造車項目起了個名字叫“泰坦計劃”。當時據一位麥肯錫汽車分析師預估,到2030年蘋果汽車項目市值6.7萬億美元。然後,後來蘋果公司汽車項目裁員數百、暫停自産汽車計劃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多人被紛紛打臉。以蘋果的巨大品牌影響力,年度上百億美元研發費用,上千人的研發團隊,數以億計“果粉”的殷殷之期……就連手機巨頭蘋果公司都能在造車項目上栽跟頭,可見網際網路造車,絕對不是兒戲!

明日回國?

賈躍亭高調造車産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網際網路造車,雷軍周鴻祎都來了,豈能當成兒戲?

國内的樂視超級汽車(LeSEE)自2016釋出了概念車之後再沒了聲音,莫幹山的“工廠”實際上一片荒蕪;而賈躍亭以個人名義在美國投資的造車團隊法拉第·未來,也因資金鍊斷裂中止。

網際網路造車,雷軍周鴻祎都來了,豈能當成兒戲?

前360副總裁沈海寅曾經為了把握住汽車行業的轉折點,他選擇離開360,成了一個新造車行業的創業者。“再造一個沃爾沃”是投資人們對前沃爾沃中國董事長、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晖的期待。那時候,一批新人争相殺入造車業,除了沈海寅和沈晖,還有易車網董事長李斌、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UC創始人何小鵬……一時間,中國市場上崛起了十數家初創車企。多年過後,大浪淘沙,多少網際網路造車企業步履維艱,蹒跚前行,大多數黯然失色,落荒而逃。光搞概念炒作,吸引投資人投資,絕對不是長久之計。

除了價格戰,網際網路汽車還有啥亮點?

網際網路造車,雷軍周鴻祎都來了,豈能當成兒戲?

新能源汽車的崛起讓科技造車成為現實,而智能化必将成為汽車網際網路領域的下一個方向和趨勢,萬物互聯時代,汽車正在從傳統的出行工具逐漸演化成為融合娛樂、辦公、生活等多種屬性為一身的新一代智能終端。是以在各個造車新勢力在狂打價格戰的同時,還得需要具備一些特色和亮點,才能圈住車主的心。

然而,新能源汽車槽點“頗多”。

網際網路造車,雷軍周鴻祎都來了,豈能當成兒戲?

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吐槽目前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痛點多。

網際網路造車,雷軍周鴻祎都來了,豈能當成兒戲?

續航時間短,充電樁少,電池組昂貴,售後不健全。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技術不夠成熟,在核心方面存在大缺陷與漏洞。譬如,特斯拉刹車失靈事件至今尚未平息。

為何寶馬奔馳奧迪,“低調”應對網際網路造車?

小的網際網路車企互怼,而寶馬等一流車企為何保持沉默,而不是站出來捅破這層紙呢?

從2015年開始,“網際網路汽車”這個詞語的興起,再到各大網際網路企業紛紛入局,冷靜的反倒是傳統汽車企業。為何寶馬奔馳奧迪“低調”應對網際網路造車?

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寶馬新能源車型銷量超過48,000輛,同比增長69.6%。其中,純電動BMW iX3在首個完整銷售年的銷量超過21,000輛。從2014年至今,寶馬已累計在華傳遞近14萬輛新能源汽車。

一般來說,成熟的車企都需要5年時間才能推出一個全新的車型,對于行業新進入者來說,所需時間則更長。一款汽車産品,需要經曆研發、設計、制造、測試、量産多個階段,其中需要大規模的資金消耗、大量的人員協作,以及各個環節上極強的技術研發能力。

造車是個燒錢、慢工出細活、生産周期長的事情。習慣了産品快速疊代的網際網路公司,恐怕無法适應這樣的生産模式。2003年成立的特斯拉,也是直到2012年,才實作了小批量生産。網際網路公司選擇造車雖然能夠招募車企高管與技術人員,但仍舊是缺乏長期的技術積累,以及最重要的是,汽車行業的核心專利,仍舊基本集中在傳統汽車企業手中。

可以說,這些傳統車企在悶聲發大财,而網際網路車企往往成為街上賠本賺吆喝的哪一位。

網際網路造車,雷軍周鴻祎都來了,豈能當成兒戲?

2021年,小米雷軍100億造車,孤注一擲,雷軍豪言壯語:“這是我人生最後一次重大創業項目。我願意押上人生全部的聲譽,親自帶隊,為小米汽車而戰!” 預計小米汽車2024年上半年才能正式量産。

網際網路造車,雷軍周鴻祎都來了,豈能當成兒戲?

2021年10月18日,360釋出公告稱,拟投資29億元入股哪吒汽車。12月,哪吒汽車傳遞10127台,同比增長236%,造車新勢力陣營中,成為“蔚小理”之後四強選手。

周鴻祎說,“造車也分為上下半場,新能源車也不是新生事物,造車新勢力三小龍(蔚來、理想、小鵬)增速喜人,他們的共性就是網際網路創始人,都是網際網路造車,而未來的下半場将是網際網路造車。”

網際網路造車,雷軍周鴻祎都來了,豈能當成兒戲?

毋庸置疑,網際網路企業造車原本是網際網路從虛到實的轉型過程,而且主攻新能源而非傳統汽車,這是行業新氣象。

資料顯示,2021年全年中國新能源車零售298.9萬輛,同比增長169.1%。乘聯會預計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在550萬輛以上,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達到25%左右。新能源汽車有望突破600萬輛,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在22%左右。

網際網路造車,雷軍周鴻祎都來了,豈能當成兒戲?

然而,有一種不和諧醜劇不斷上演:有一種造車模式,雷聲大,雨滴小,隻見股價過山車震蕩,不見汽車上路蹤影。把網際網路造車當兒戲,單純炒概念、騙投資屢見不鮮。是以,質疑網際網路造車是“吹哨人”,是對沉沉欲睡的投資者最好的警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