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石峁遺址出土國内最早的壁畫,可是有一種色彩的來源,讓人猜不透

在古代社會中,壁畫是一種很常見的藝術形式,既是一種文化的展現,也能反映出當時的社會風貌。一直以來,考古專家們都在積極尋找大陸古代壁畫的起源,直到在石峁遺址發現中發現了壁畫,專家們才表示找到了源頭……究竟石峁壁畫什麼樣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小編就來揭秘吧。

石峁遺址出土國内最早的壁畫,可是有一種色彩的來源,讓人猜不透

(本文所有圖檔,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檔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石峁遺址位于陝西神木市高家堡鎮,是一處距今約4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城市遺址,占地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也被專家們譽為“華夏第一城”。在上世紀70年代,考古專家們在高家堡鎮一帶考察,無意間從當地村民口中得知附近有古老的石頭牆。後來,專家們多方打聽,在高家堡鎮以西約十裡的石峁村,發現了村民口中提到的石頭牆,原來是一處石塊壘砌而成的房屋殘基。

石峁遺址出土國内最早的壁畫,可是有一種色彩的來源,讓人猜不透

在進一步的研究過程中,專家們确定石頭牆很不簡單,首先發現它面積很大,整個區域連起來就是一座城市,主要分為了内城和外城;其次,在外城還發現了一些墓葬,表明了在當時确實是城市。在1976年夏天,考古專家們對石峁古城遺址展開了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和玉器等文物,同時也對整個石峁古城的結構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比如它有甕城和馬面城牆,以及哨所。

對石峁遺址的發掘和研究一直持續至今,在此過程中最讓專家們的感到驚奇的,是陸陸續續發現的壁畫殘塊。資料記載,最早發現壁畫殘塊是在本世紀初,不過都是一些面積很小的殘塊,最大的也不過半個巴掌大小。是以,一開始專家們就沒有太注意,但随着出土的壁畫殘塊越來越多,專家們才意識到“壁畫”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發現。專家們表示,截止到2012年共出土壁畫殘塊200多件,最大的一塊面積為20cmX20cm,其他還有十多塊面積也類似。

石峁遺址出土國内最早的壁畫,可是有一種色彩的來源,讓人猜不透

專家們将這些壁畫放在一起,仔細觀察後發現它們都是簡單的幾何圖形,如直線,圓形和三角形等。在此之前,專家們還從未在石器時代的遺址中發現壁畫,是以石峁遺址出土的壁畫也算是大陸古代最早的壁畫,并且這些壁畫還能看到漢代壁畫的一些風格特點,而這也表明了石峁壁畫或許就是大陸古代壁畫的源頭。在後來的研究中,專家們還發現了不可思議之處。

石峁遺址出土國内最早的壁畫,可是有一種色彩的來源,讓人猜不透

看完所有的石峁壁畫殘塊,發現它們用到的顔色隻有4種,分别是鐵紅色,鐵黃色,炭黑色和綠土色。鐵紅色顔料源于赤鐵礦,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了,比如在山頂洞人遺址中就發現了鐵紅色的粉末。鐵黃色的顔料出現較晚,主要原源于黃鐵礦和雌黃,最早見于春秋時期的陶俑,是以在石峁遺址發現鐵黃色也讓專家們十分驚奇。炭黑色是最常見的顔色,它來源很廣,比如炭灰和木炭,是以炭黑色不足為奇,而最讓專家們費解的是綠土色。研究表明,綠土色源于沿海地區的綠海石,而石峁遺址地處黃土高原,是以石峁人從哪擷取的綠土色,也就成為一個未解之謎。

石峁遺址出土國内最早的壁畫,可是有一種色彩的來源,讓人猜不透

壁畫是一種藝術,當石峁人開始追求藝術的時候,也反映出他們生活一定十分安逸,至少吃喝不愁,否則他們又怎麼會有心思繪制壁畫。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壁畫殘塊多發現于城門一帶,以及位于遺址正中央的皇城台,由此也表明了這些壁畫當時都繪制在重要的地方,不僅起到了裝飾的作用,也更是一種神聖和權威的展現,甚至有專家表示這是一種圖騰。總而言之,石峁壁畫的發現證明了石峁城在當時是一座繁華的城市,也還是北方的政治和文明中心。

石峁遺址出土國内最早的壁畫,可是有一種色彩的來源,讓人猜不透

現如今,對石峁遺址的發掘還在繼續,但不過直到現在也隻是發現了石峁遺址的冰山一角而已,它還是很多未知的奧秘在等着我們去探索,也希望專家們在以後還能有更大的新發現。

參考資料:

《石峁王國》作者:楊瑞,出版社:陝西人民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曆史撰稿人:劉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