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世界的這個角落,我們都是一片塵埃...

前幾天,我看了一部日本電影《在世界的角落》,這部電影不小心從電腦的電子盤上翻過來了。在網上看完百度後發現,這其實是日本的一部反戰片,但我沒有走到反戰的地步,開始拿着文藝生活片去看。生活真的很有生命力,平靜的人生故事是日本導演慣用的電影風格,然後從平靜的生活到暗示戰争,這有點像我看過的最後一部電影《倫敦家庭》,《倫敦家庭》講述的是1928年至1971年間的一個英國家庭,《在世界的角落》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故事。看《倫敦一家》,再看《在世界的角落》,無異于回顧二戰從英國人到日本人,從勝利者到失敗者。

在世界的這個角落,我們都是一片塵埃...

這部電影也有動畫版,比我看的真人版晚,但影視版都是從漫畫改編的。我看這個版本的百度寫在《日本2011年北川京子、肖慧傑主演的電視劇》上(不知道為什麼電視劇,明明總時長兩個小時,話速加倍一小時)。不得不說,影片的女主角真的物有所值,而且很抗拒看,再加上影片的鏡頭和配色,看起來很純淨,正如他的小同學所說,"還是普通的好看"。

在世界的這個角落,我們都是一片塵埃...

感覺有點像太陽後代的女性秒

這部電影在我看來有一個非常精彩的地方是在朦胧的北方和白木玲這一行,早些我猜想過去的北吧(男主)是白木玲(數女二号)作為女主角,但後者似乎推翻了我的猜測---他認錯人了, 是以他們的過去變成了"暫停案件",但不會讓人不得不問底下決心。還有影片開頭北上欺騙女主角,她們坐在人販子的車裡确實欺騙了我,甚至讓我質疑:逃跑也能找到自己的家???不過這些之後不會太在意,我唯一好奇的一點就隻有一點了,那就是男主到女主家見面的時候,到底是知道女人的身份還是歪歪扭扭捏?

在世界的這個角落,我們都是一片塵埃...

電影中最有感覺的台詞是O

在世界的這個角落,我們都是一片塵埃...

英雄在日軍制服中仍然相當堅硬

回到戰争的主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丘吉爾将LinkedIn走向勝利,英雄和他們的鄰居在街上慶祝,這是另一種繪畫風格:美國在廣島投下了原子彈,将女人的家鄉變成了廢墟(當電影中的每個人都跑出去看到原子彈爆炸的蘑菇雲時, 我天真地以為日本,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已經看到了dbq,我的曆史太糟糕了)。在影片中我們一起跪在聽天皇在錄音機裡宣布戰敗的消息,充分展現了日本民族的堅韌和殘酷的戰鬥,不禁讓人想起了南京大屠殺,戰争不僅是暴力的化身,更是民族觀的表演, 知道在戰争中,卻不承認自己的錯誤,看不到自己的劊子手,這是多麼可悲,這也是我認為它反映反戰電影主題的重要一環。

在世界的這個角落,我們都是一片塵埃...
在世界的這個角落,我們都是一片塵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