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臨床決策,可以更簡單
01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相關疾病
1.1
成人(國内用法)
▎1.1.1 适應症
非ST段擡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包括不穩定性心絞痛或非Q波性心肌梗死),包括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後置入支架的患者,與阿司匹林合用。
用于ST段擡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與阿司匹林聯合,可合并在溶栓治療中使用。
▎1.1.2 用法用量
推薦劑量:75mg每日一次。
非ST段擡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不穩定性心絞痛/非Q波性心肌梗死)患者:從單次負荷劑量(首次給藥時血藥濃度達到穩态水準的劑量)300mg開始(合用阿司匹林75mg-325mg/日),然後以75mg每日1次,連續服藥。
ST段擡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應以負荷劑量開始服用氯吡格雷,然後以75mg每日1次,合用阿司匹林,可合用或不合用溶栓劑。
1.2
成人(國外用法)
▎1.2.1 适應症
應與阿司匹林聯合給藥,用于降低非ST段擡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不穩定型心絞痛/非ST段擡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梗死(MI)和卒中發生率,包括将要接受藥物治療和需要冠狀動脈血運重建的患者。
應與阿司匹林聯合給藥,用于降低急性ST段擡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心肌梗死和卒中的發生率。
▎1.2.2 用法用量
對需要在數小時内産生抗血小闆作用的患者,應以單次口服300mg的負荷劑量開始服用氯吡格雷,然後75mg每日一次,繼續服用。
在未服用負荷劑量的情況下開始使用氯吡格雷,會延遲幾天發揮抗血小闆作用[2]。
02近期心肌梗死、近期缺血性卒中或确診外周動脈性疾病
2.1
▎2.1.1 适應症
适用于近期心肌梗死患者(時間為近幾天-小于35天)、近期缺血性卒中患者(時間為近7天-小于6個月)或确診外周動脈性疾病的患者。
▎2.1.2 用法用量
推薦劑量為每天75mg[1]。
2.2
▎2.2.1 适應症
對于已确診的外周動脈疾病或有近期心肌梗死(MI)或近期卒中病史的患者,氯吡格雷可用于降低MI和卒中的發生率。
▎2.2.2 用法用量
75mg 每日一次,無需首次達到負荷劑量[2]。
03特殊人群用藥
3.1
成人(腎損)
氯吡格雷75mg每日一次,重複給藥後,嚴重腎損害病人(肌酐清除率5-15ml/min)與健康受試者相比,對二磷酸腺苷(ADP)誘導的血小闆聚集的抑制較低(25%),但出血時間服藥後有所延長。所有病人的臨床耐受性良好[1]。
3.2
成人(肝損)
重度肝功能損傷患者在每日口服氯吡格雷75mg,重複10天後,對ADP誘導的血小闆聚集的抑制作用與在健康受試者中觀察到的相似。兩組中平均出血時間延長程度也相似[1]。
3.3
兒童用法
兒童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建立[2]。
3.4
老年人用法
老年患者無需調整劑量[2]。
3.5
妊娠期用藥
未發現任何與藥物相關的重大出生缺陷或流産風險。在分娩或分娩期間使用氯吡格雷會增加産婦出血和出血的風險。如果可能,在分娩或椎管内阻滞前5-7天停用氯吡格雷。
3.6
哺乳期用藥
沒有關于人乳中存在氯吡格雷或對産奶量的影響的資料。
對大鼠的研究表明,氯吡格雷和/或其代謝物存在于乳汁中。當藥物存在于動物乳中時,該藥物很可能存在于人乳中。
04停用氯吡格雷
停用氯吡格雷會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如果必須暫時停用氯吡格雷(例如,治療出血或有重大出血風險的手術),請盡快重新開始服藥。
參考文獻:
[1] 藥物資訊:硫酸氫氯吡格雷片,國藥準字J20150111,最新修訂日期2015/08/18.
[2] Product Information: clopidogrel bisulfate oral tablets. Bristol-Myers Squibb/Sanofi Pharmaceuticals Partnership (FDA), Bridgewater, NJ, 2019.
更多循證用藥好文章
關注臨床藥學頻道檢視
來源:臨床決策助手
作者:Jordan
責編:鄭華菊
校對:臧恒佳
制版:薛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