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年“車”望|MPV在2022年能真正熱起來嗎?

撰文/ 龍詩慧

編輯/ Kilig

設計/ Zoi.

題記:對汽車行業來說,去年是“黑天鵝”事件疊出的一年,雖然我們告别了它,但站在開年的轉折點,從新鮮車事出發,複盤去年的重點事件,以此展望今年行業的新動态,也顯得有趣且有意義。

今天我們從最近刷屏的紅旗Q系列高端MPV諜照講起,近兩年在終端市場風生水起的紅旗,高調進入MPV領域,會不會讓這個保守市場有一番新的破立?

新年“車”望|MPV在2022年能真正熱起來嗎?

雖然紅旗MPV測試車的僞裝還是蓋得嚴嚴實實的,但新車的整體輪廓,包括威嚴大氣的直瀑式進氣格栅、分體式大燈組和延伸至中網兩側的日間行車燈、發動機蓋子上方使用“紅色旗幟”立标、雙側滑門、2+2+3布局...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動力方面的資訊也頗多,采用2.0T渦輪增壓發動機+48V輕混,高端車型預計用上3.0T機械增壓V6發動機,新車在4月份亮相,并于今年下半年量産。

确實,從車長到氣場,都能看到這輛紅旗MPV定位并不低,如果結合早前産品矩陣Q系商務車,那麼紅旗憑借新車進入高端商務MPV市場的意圖十分明顯,而參考同款動力賣30.98-53.98萬元紅旗H9,有理由相信搭載高階動力的紅旗MPV,能上探到50萬元的區間。

新年“車”望|MPV在2022年能真正熱起來嗎?

目在前國内能站穩50萬MPV市場的,無外乎雷克薩斯LM、豐田埃爾法(威爾法)兩兄弟和半個GL8(艾維亞版),而有意思的是,即便頂配GL8(艾維亞版)到入門埃爾法,中間還存在30萬元的空白市場,紅旗MPV能不能複制紅旗H9上市後的成功,既打開銷量,又再次點亮國人對國産豪華車的熱忱,這就考驗紅旗高管們對新車定價的思考了。

新年“車”望|MPV在2022年能真正熱起來嗎?

與市場的高關注度相反,從銷售數字看,國内MPV市場仍處于溫吞狀态:2021年全年MPV車市累計零售銷量107.9萬輛,同比下降1.0%,成為三大乘用車細分市場同比唯一下降的領域。值得注意的是,前11個月MPV在狹義乘用車市的滲透率僅有5%,與去年同期比減少2.0%。這就顯得相當尴尬了,不算紅旗的新車,MPV終端産品也在去年呈現熱烈爆發,車企是為追求增量才盲目入市,還是“春江水暖鴨先知”?(注:國内MPV市場泾渭分明,主要分低端載人貨MPV和中高端滿足出行MPV,本文主要探讨後者。)

關鍵看“家庭第二輛車”定位

其實要解答這問題,我們先要搞清楚,在當下購買中高端MPV的人群畫像是怎樣?毫無疑問,商務人群購買需求,一向是撐起高端MPV存量市場的中堅力量,而市場的增量則是由私人買家增購/換購需求貢獻。

新年“車”望|MPV在2022年能真正熱起來嗎?

而在這其中,私人市場的換購/增購越來越看高一線,廠家積極布局MPV市場,也是循着打造“家庭第二輛車”定位的。确實,2022年MPV有增長突破的關鍵,看“家庭第二輛車”的定位,能否搬動SUV的奶酪。

一位二胎朋友告訴我,家裡已經有一輛汽油轎車和7座SUV,一直想把後者給置換成MPV,現在開的SUV雖然車身不高但耗油,也容納不下全家6口人出行的需求,他現在想把SUV置換成一輛省油的MPV,和家裡的轎車打個互補。

新年“車”望|MPV在2022年能真正熱起來嗎?

在這個次元下,MPV了具備SUV所沒有的優勢:離地矮上下車友善,地闆低沒有隆起,在三排全滿載人的情況下,後備箱的縱深能躺下一個登機箱。而與他有着相同想法的人群,也多了起來:既不願放棄第一台車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又要滿足開一台車就能照顧全家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消費更新場景中,MPV不再是SUV的退而求其次。

新年“車”望|MPV在2022年能真正熱起來嗎?

在去年1-11月,GL8以同比9%的增長坐穩MPV第二名,在銷量上依然是20萬以上高端MPV霸主,市占率高達15%;而另一款私人市場受歡迎的MPV,奧德賽和艾力紳同比也有上漲,加起來市占率也達9.2%,可見MPV市場集中度非常高。誠然,車厘子認為,随着諸多主攻家庭MPV進入市場,GL8高占有率也會有所下降,但從長遠看,MPV市場市占率10%以上大單品的時代也一去不回。

新年“車”望|MPV在2022年能真正熱起來嗎?

目前GL8的超高市占率,直接原因由多種價格版本覆寫廣泛購車人群,陸上公務艙、ES陸尊和艾維亞三個版本構成,但去年之後,前兩款主銷車型被夾擊的态勢很明顯。20萬區間,有M8、庫斯途分流宜商宜家或純家用市場購買力,20萬以上又遭嘉華和奧德賽的合圍,當這些新車在市場的口碑一确立,年輕的消費群體嘗鮮是大機率的事,畢竟開GL8确實太像司機了。

新年“車”望|MPV在2022年能真正熱起來嗎?

值得一提的是,被認為GL8的最大勁敵的廣豐賽那,去年從首發到上市,一直伴随着高人氣關注和加價的争議。根據乘聯會12月MPV零售銷量顯示,GL8月銷1.4萬輛,賽那則沒在Top15榜單上,可以推算比奧德賽1493輛要低,而廣豐公布賽那12月批發銷量2791輛,壓在管道的貨源似乎并不少。

這裡并不讨論賽那火爆訂單與終端銷量之間的差異,畢竟晶片荒、年底旺季都能阻礙一台車的銷量。但即便如賽那高關注度的車型,在MPV市場走勢也不會立竿見影,需要一個長期樹立标杆與口碑的過程,較于轎車、SUV,MPV市場是相對固化的,多年來隻有一個GL8和半個M8跑了出來,是以合圍防堵GL8,還需要時間的驗證。

新能源MPV會在商務市場破發?

上文提到紅旗将要推出的全新MPV,是一台純燃油車;而當下廠家争相下注的賽道,卻在插混/純電MPV上。

新年“車”望|MPV在2022年能真正熱起來嗎?

從目前已曝光的産品圖,有極氪代号為EFE1的純電MPV,比亞迪的中大型MPV夏,采用DM-i插混;而岚圖的純電MPV夢想家,概念版本也在去年廣州車展率先亮相。

而根據乘聯會的統計,2021年前11個月新能源和普混MPV占市場總量在高速增長,兩者滲透率合計提高到12.6%,未來MPV的風潮往新能源方向吹的可能性很大。

新年“車”望|MPV在2022年能真正熱起來嗎?

從節能減排業界大方向和廠家技術疊代次元看,MPV“帶電”确實是大勢所趨,包括在引進平行進口多年的賽那,也是上了混動系統,能把3.5L汽油版的稅費降下來,才最終實作國産的。燃油中大型MPV的油耗普遍不低,“帶電”的确能降低使用成本,也更受家庭使用者的歡迎。

但從MPV使用場景卻是相反,MPV最大的優勢,便是上下車友善、空間方正實用,而底盤鋪上了電池,這些天生的優勢就會被抹平,對于中大型純電MPV來說,高風阻系數增加電驅系統能耗,為了續航表現,又要堆電池,而電池越多,動力電池侵占很大部分底盤空間,甚至會将其擡起,很考驗廠家對産品點的取舍平衡。是以考慮到這點,理想CEO李想就明确表示不會造一款MPV,哪怕被理想ONE吸引的都是一群家庭使用者。

新年“車”望|MPV在2022年能真正熱起來嗎?

誠然,李想卻忽略了一個前提,油改電的MPV确實有這樣的硬傷,在原生純電平台下,底盤的電池布置不再是問題,甚至乎純電驅動的靜谧NVH,都能加成一輛純電動MPV的優勢。當然,動力電池的續航能力确實是中大型MPV面臨的最大短闆,這不僅與車企技術有關,還和行業電池水準有關。是以車厘子認為,2022年新能源MPV會最先在商務用有所突破,畢竟商務接待的場景較為固定,對空間、續航、充電等條件要求,并沒有家庭用車的苛刻;而像奧德賽、賽那這些不用充電、油耗又有優勢的MPV,會在私人市場持續熱起來,全場景便利性還是要優于插電式MPV。

寫在最後

MPV能在2022年真正熱起來嗎?倍出的新品與不溫不火的市場銷量間,似乎還很難回答這問題。不過MPV市場的拐點确實已經來了,普通消費者對其接納,完成從“面包車“”到多用途汽車的轉變。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