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漢江灘蘆花引全國3000餘佳作歌詠,蘆花詩會進入終評環節

長江日報大武漢用戶端1月18日訊(見習記者楊絲涵 通訊員向麗華)在不同年齡段的詩歌愛好者眼中,武漢江灘的蘆花是什麼樣子的?2021年10月21日至12月10日,由武漢市水務局江灘辦聯合長江日報舉辦的2021蘆花詩會暨“奮鬥百年路·花開新征程”詩歌大賽,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詩人及詩歌愛好者的3000餘篇佳作,其中參賽年齡最大的87歲,最小的隻有10歲。目前,蘆花詩會已進入終評環節。

武漢江灘蘆花引全國3000餘佳作歌詠,蘆花詩會進入終評環節

江灘蘆花。

自古以來,蘆花因其質樸溫暖和堅韌不拔,一直是曆代文人墨客歌詠、推崇的對象。每年秋冬時節,漢口江灘,盛開的蘆花鋪滿十裡長江水岸,成為百裡長江生态廊道最美的自然城市景觀。

自蘆花詩會開展以來,詩歌愛好者們紛紛表達對蘆花的喜愛。不少創作者以蘆花為題,表達了對武漢抗疫、武漢精神等主題的贊頌。

武漢江灘蘆花引全國3000餘佳作歌詠,蘆花詩會進入終評環節

“一場疫情被隔離在春天/在武漢,鳥語花香的季節……蘆花會攀爬在春天的枝頭/翹首,張望這個充滿誘惑的時刻”,蘆花代表希望,隔絕了疫情。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何軍雄在征文組詩《蘆花,詩意的雅緻或抒情》中,歌頌武漢人民在疫情面前如蘆花般堅韌。

蘆花之美引發不少詩詞創作者的共鳴,還有不少外地參賽者慕名來武漢賞蘆後寫下詩作,“在漢口江灘,蘆葦就是大舞台/你看,泛黃的枝葉随風搖曳”“朝陽凫水,長江奔流,每一朵蘆花都自帶詩的靈魂,每一滴晶瑩,都懂蘆葦的苦寒之心”在3000餘篇佳作中,每位參賽者都用優美的詞句描繪出了他們心中的蘆花。

經層層篩選,156首詩歌作品入圍終評,其中格律詩93首、現代詩63首。下一步,活動組将組織專家進行獎項終評,所有獲獎作品将在網上進行公示。

【實習編輯:汪宇瑾】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大武漢”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