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汽本田年度回顧:基本盤穩固,新能源、智能化再次向前

廣汽本田年度回顧:基本盤穩固,新能源、智能化再次向前

文|二哥頭

2021年,汽車市場的變革更進一步,電動化、智能化愈演愈烈,汽車市場格局發生巨變,以蔚小理為代表的新勢力銷量創下新高,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也一路爬升。

在這種背景之下,傳統主機廠面臨的壓力增大,因為受限于體量以及曆史包袱,轉型之路不易,但一旦開始轉身,依托于沉澱幾十年的造車經驗,主機廠往往比所謂的新勢力更有優勢。

廣汽本田在2021年所取得的成績,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一、基本盤十分穩固

根據廣汽本田釋出的銷量報告,2021年,廣汽本田實作銷量780266輛,其中轎車實作銷量346467輛,SUV實作382671輛,同比增長近5.8%。

廣汽本田年度回顧:基本盤穩固,新能源、智能化再次向前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并不算是廣汽本田的産品大年,全年隻有四款産品進行換代,分别是奧德賽、雅閣、淩派、VE-1,推出的新車也隻有型格以及皓影新能源兩款。

再加上今年的車市環境更加多變,晶片短缺,疫情反複,在這樣的背景下,廣汽本田能取得如此成績更能說明問題。

另外,我們從資料還可看出,廣汽本田是屬于兩條腿走路的品牌,且兩條腿都發展得十分均衡,不存在所謂的偏科。

細分到具體車型,轎車陣營裡的雅閣依舊是當之無愧的代表,在剛剛過去的12月,雅閣單月銷量達到20460輛,同比增長5.7%,全年銷量達到201301輛,這個資料什麼概念呢,占據廣汽本田轎車整體銷量的60%。

而衆所周知的是,B級車最考驗一個廠家的能力,因為需要在有限的預算裡,去打造出一台在動力、空間、舒适性、配置等各個次元都處于行業領先水準的車型,雅閣的熱銷,足以證明廣汽本田的實力。

廣汽本田年度回顧:基本盤穩固,新能源、智能化再次向前

另外,B級車相較于走量的A級車,它的單車利潤往往更高,這也就意味着能帶給廣汽本田更多的現金流以及利潤,對于整個品牌的研發、營銷,都是持利好。

淩派在2021年同樣是取得了亮眼的成績,最新款的淩派搭載了最新一代Honda CONNECT 3.0,其無論在UI設計、操作邏輯還是流暢性方面,都非常貼合當下智能手機使用者的使用習慣。此外車身尺寸加長,混動系統的加持,都讓淩派在A級轎車領域有了很強的競争力,資料顯示,自2013年上市以來,淩派累計銷量近百萬。

最新上市的型格同樣是妥妥的出道即巅峰,作為思域的姊妹車型,型格上市兩周累計訂單突破1萬輛。

而飛度作為本田的精神圖騰之一,在中國市場一直保持有極高的熱度,2021全年,飛度的銷量達到96326輛,同比增長53.8%,成為A0級轎車市場的标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飛度在二手市場的保值率也是居高不下,常年穩坐同級别第一的位置。

廣汽本田年度回顧:基本盤穩固,新能源、智能化再次向前

以上,我們可以發現,廣汽本田的轎車已經實作從A0級、A級、A+級到B級市場的全面覆寫, 且廣汽本田的車型在每個細分市場都具備很強的競争力。

SUV領域,廣汽本田依舊是實作了從小型SUV到緊湊型SUV再到中型SUV的布局,其中緊湊型SUV缤智全年累計銷量173870輛,同比增長15.6%,持續零跑小型SUV市場。截止目前,缤智在國内的累計銷量已經是突破了100萬

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2月份全新換代的缤智就已經登入海外市場,按照時間線來講,全新的缤智大機率在今年會登入中國市場,也就是說,目前在售的缤智處于産品末期,卻依舊能每月1萬+的銷量,新款上市後的表現無疑是更有想象力。

緊湊型SUV皓影在皓影全年累計銷量達166,240輛,同比增長6.4%,上市2周年銷量即突破30萬輛,成為SUV細分市場的爆款車型。

廣汽本田年度回顧:基本盤穩固,新能源、智能化再次向前

另外,年底皓影上市了PHEV車型,作為廣汽本田首款Honda品牌的新能源車型,皓影銳·混動e+到來後不但擴大了家族産品矩陣,提供了更為經濟省油、高性能的選擇,也是廣汽本田在新能源領域的新嘗試。

冠道作為廣汽本田旗下的旗艦SUV,在大五座SUV市場一直保持有很高的熱度,根據本田官方的消息,冠道的全年累計銷量達40048輛。

而除了SUV和轎車,廣汽本田的奧德賽在MPV市場也一直有很強的存在感,在2021年累計銷量為43,366輛,同比增長2.6%,奧德賽在去年12月迎來了煥新,新車在造型、配置上均有變化,整體的競争力進一步加強。

廣汽本田年度回顧:基本盤穩固,新能源、智能化再次向前

基本的銷量成績擺在這裡,注定了廣汽本田有底氣更好的進行變革轉身。

二、油電混動、插混、純電三箭齊發

前文說到,本次變革的重點集中在智能化和新能源化,我們先說新能源。

廣汽本田在新能源上面的變革采取的是多線并舉的方式,即油電混動,插電混動、純電動都有布局。

在油電混動方面,廣為人知的i-MMD早已成為混動系統領域的典範,具體技術原理我們就不展開,簡單來講它與豐田的THS混動最大的差別就是i-MMD是以電驅為主,能給消費者帶來更接近于電動車的駕駛感受,且燃油經濟性也做到了行業領先。

廣汽本田年度回顧:基本盤穩固,新能源、智能化再次向前

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曾對i-MMD做過測試,它們認為,i-MMD混合動力系統處于世界領先水準。

技術的領先自然會持續撬動消費市場,按照官方的資料,搭載第三代i-MMD混動系統的銳·混動聯盟全年累計銷量117642輛。

而自從2016年導入i-MMD系統至今,銳·混動聯盟累計銷量已突破30萬輛,其中,“Honda混動第一車”雅閣(ACCORD)銳·混動累計銷量已突破15萬輛,穩居中進階混動轎車市場No.1。

在插混領域,基于i-MMD系統更新而來的i-MMD PHEV 也技術的代表,但值得注意的是,i-MMD與IMMD PHEV雖然有共同之處,但也不可同日而語,i-MMD PHEV采用的是全新繞組形式的高功率驅動電機、更大容量的電池組、高壓充電機和控制器,還為PCU配上了優化系統電壓的VCU。

廣汽本田年度回顧:基本盤穩固,新能源、智能化再次向前

更大容量的電池可以使純電驅動的場景更廣,發動機啟動的幾率更低,更容易獲得接近于純電動車的表現;而更高效的系統使得效率大幅提高。

最好的證據就是皓影插混車型上市後,收獲了市場的普遍好評。

而在純電動領域,廣汽本田将全面導入e:N品牌,并于廣州車展帶來旗下e:N系列首款純電動車型e:NP1。e:NP1是廣汽本田電動化陣營的新力量,将成為全面提速廣汽本田電動化戰略的最強主力軍,新車将于2022年上半年上市。

廣汽本田年度回顧:基本盤穩固,新能源、智能化再次向前

多線布局的方式,讓廣汽本田擁有了更多的抗風險能力,同時也能保證在各個風口下廣汽本田均能實作發展。

三、智能化發力,助力廣汽本田步入新時代

2021年,廣汽本田導入Honda最新的Honda CONNECT 3.0智導互聯系統,并陸續搭載于全新雅閣、新淩派、全新型格和全新奧德賽等車型上。

這套系統可以實作語音助手、車家互聯、手機遠端控制和OTA線上更新等全新功能,進一步加速汽車的智能化程序,讓移動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更加充滿樂趣。

廣汽本田年度回顧:基本盤穩固,新能源、智能化再次向前

而在熱度最高的智能駕駛輔助方面,本田的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統也進一步豐富功能,加入全新TJA交通擁堵輔助技術,進一步降低使用者的駕駛負荷,提高行車安全,如今全新雅閣銳·混動車型已全系标配此項技術,讓更多使用者智享安全出行新生态。

當然,以上更多的是基于燃油車的技術,但衆所周知的是,由于底層架構的優勢,電動車在智能化方面的表達往往比燃油車更有優勢,是以接下來,廣汽本田在純電動車型上的智能化表現更值得我們期待。

比如今年上半年上市的e:NP1将搭載e:N OS全棧智控生态系統、Honda CONNECT 3.0純電動車專用版本、Honda最新釋出的全方位安全駕駛輔助系統 Honda SENSING 360,以及基于越級的HMI系統打造的智能數字座艙,全方位領先智能裝備将為廣汽本田高價值産品實作深度智能進階。

廣汽本田年度回顧:基本盤穩固,新能源、智能化再次向前

寫在最後:

進入中國23年,廣汽本田一直堅持産品為先,客戶為上,為國内消費者帶來了一款款脍炙人口的車型, 如今站在風雲巨變的十字路口,依托對技術的深入以及對中國市場的了解,廣汽本田還将加速向電動化轉型,追求智能化進階,全速邁入新的時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