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2月23日,大雪皚皚,蒙江縣三道崴子保安村以西五裡的山林中,楊靖宇已經5天5夜沒有吃到一粒糧食了。
腳上的破布根本就抵擋不了這種零下30多度的嚴寒,楊靖宇的腳已經被嚴重地凍傷了。

▲楊靖宇(1905年2月-1940年2月23日)
這一天,他等來了四名“村民”,其中有一位“村民”叫趙廷喜,楊靖宇就懇求趙廷喜第二天給他帶點食物和棉鞋,可趙廷喜帶來的卻不是食物和棉鞋,而是上萬的日僞軍,這一次的出賣是緻命的。
1940年2月23日下午3點,楊靖宇被日軍包圍,最終壯烈犧牲。
關于楊靖宇殉國的經過,大陸很多曆史學家已經研究得十分詳盡了,很多熟悉這段曆史的人也清楚,楊靖宇是孤身一人與敵槍戰20多分鐘後犧牲的,那麼楊靖宇在最後犧牲的時刻,他會說些什麼?他是否會有遺言呢?
《東邊道治安肅正工作》第222号,是由旅日作家薩蘇在日本經過多方尋找,找到的一份珍貴檔案,其中詳細記載了1940年2月23日追擊楊靖宇最後一戰的情景。
記錄者是當時在場的一位日本軍官叫富永義雄,當時他的身份是僞通化省警務廳進階警官,該警務廳廳長就是追殺楊靖宇的主要負責人岸谷隆一郎。
▲岸谷隆一郎
這份檔案中詳細記錄了楊靖宇在生命最後時刻的狀況,也許它并沒有多少驚人之處,但卻是從曆史深處傳來的回聲。
“
您是楊靖宇司令嗎
”?
這是西谷喜代人在向楊靖宇确認他的身份,在日軍文獻和新聞當中,常稱楊靖宇為楊司令或楊司令“匪”。
是的,我就是楊司令。
”
我們是通化的警察隊,在我們的部隊裡面,曾經是與您是同志的程、崔都在警察隊擔任着的指揮的工作,安參謀也在總部工作,若是您也能歸順我們,岸谷廳長肯定會熱切相迎,現在這個地方想要逃脫是不可能的,您又何必急着去死呢?何不考慮一下歸順我們?
西谷喜代人所提到的“程”就是程斌,“崔”指的是崔胄峰,“安參謀”指的是原抗聯第一陸軍參謀長安光勳。
▲楊靖宇雕像
那麼楊靖宇是怎麼回答的呢?
我很珍惜自己的性命,但是你們死了這份心吧,我的部下都犧牲了,如今隻剩我自己一個人,雖然我如今身陷險境,但是我的同志們在各地戰鬥,帝國主義滅亡之日必将到來,我将抵抗到底,決不投降,無需多說了,開槍吧!
這段對話雖然短暫,且似乎也沒有什麼豪言壯語,但就是在這種平淡當中,讓我們感受了他在面對必死之局時的決然,那一聲:“
我将抵抗到底
”,仿佛回蕩在天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