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們經常談起蔺相如完璧歸趙,你知道他是山西臨汾人嗎?

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一直令我們敬佩,但是你們知道是今臨汾人嗎?作為山西人,真是感到驕傲啊,我們不僅有名将霍去病,衛青,還有蔺相如。他是戰國時趙國上卿,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蔺相如是趙國的一個英雄,他作為一名大臣,為了能夠保住和氏璧,從容遊走在生死之間,其氣魄和膽識都是為人所欽佩的。蔺相如在千百年來都是能臣的優秀代表之一,他能夠在三年内,從一個門客晉升為上卿,足以證明其能力和過人的本領。

蔺相如是個有勇有謀的勇士,他出身貧寒,在一個極其重視出身的社會裡,蔺相如是不可能有機會嶄露頭角的,偏偏這時代的号角一吹響,蔺相如就像響應号召般出現在了曆史的舞台上。

我們經常談起蔺相如完璧歸趙,你知道他是山西臨汾人嗎?

蔺相如能夠出現在趙惠文王的面前,還要多虧缪賢的舉薦。這一切都要從那塊“和氏璧”說起,秦國聽說趙國得到了楚國的和氏璧,也是就給趙國來信,說秦國願意用十五座城池換這塊玉,趙國君臣上下商議,給了秦國未必會割讓城池,不給又怕秦軍攻打。給不給都是很麻煩的事情,這個時候,缪賢大膽進言,建議趙惠文王讓他的門客蔺相如試試,抱着試一試的态度趙惠文王在朝堂之上接見了蔺相如。

趙王見到蔺相如就問他,怎麼處理和氏璧這件事。蔺相如便給趙王分析,趙王如将和氏璧獻給了秦國,而秦國不把城池割讓給趙國,秦國在道義上是失信的,而趙國不給秦國和氏璧,也是失信,到底哪一個更理虧,自然不言而喻。兩種對策衡量一下,甯可答應它,讓秦國來承擔理虧的責任。于是,趙王又試探性地問道誰能夠擔任出使秦國的重任,蔺相如毛遂自薦帶着和氏璧就到了秦國。

我們經常談起蔺相如完璧歸趙,你知道他是山西臨汾人嗎?

到了秦國,秦王見着蔺相如帶着和氏璧到來,十分高興。蔺相如獻上了和氏璧,把這塊寶玉給衆人傳看,秦王很高興,但是言語之間卻沒有要割讓城池的意思。蔺相如便趁機對秦昭王說:“這塊玉上有一個瑕疵,請讓我指給你看。于是,秦王便把和氏璧交給了蔺相如,蔺相如拿到和氏璧後,迅速退後,怒發沖冠地說:”有瑕疵的不是玉,而是大王的誠信!如果大王要強迫我交出玉,我就和這和氏璧一起葬身于此。“秦王一聽,不敢怠慢了蔺相如,要蔺相如提條件,蔺相如說:”趙國為了将和氏璧送到此地,趙王齋戒了五天,按照了解來說,你也應該齋戒五天。在朝廷上設九賓大禮,這樣以後我才能心甘情願将寶玉獻給大王。“

秦王不敢違背蔺相如的話,于是真的照着他說的話做了。在過去的五天都以隆重的禮節接待蔺相如,相如一見秦王便坦白:”秦國從穆公以來二十多位國君,沒有一位能夠堅守信約,我怕被秦國欺騙而辜負了趙國,是以叫人先把玉送回去了。如果秦王誠心想和趙國交換,那麼秦王請先割讓二十座城池,趙國一定派人将玉送來,秦強趙弱,趙國是不會欺騙秦王的。相如自知犯了欺君之罪,請求秦王處罰。“蔺相如說完這番話後,群臣莫不震驚,秦王自覺被趙國玩弄,本想處死蔺相如,但不能為了區區一塊玉而傷了兩國的和氣。于是,秦王也就放過了蔺相如,這樣蔺相如安然回到了趙國。

我們經常談起蔺相如完璧歸趙,你知道他是山西臨汾人嗎?

蔺相如甘冒生命危險為國家效命,見其忠勇,而秦王雖然受到蔺相如的欺騙,卻能顧全大局對蔺相如以禮相待,表現出了大國君主的氣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