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進博機遇助推“洋年貨”成中國居民家中“新寵兒”

作者:新華社用戶端
進博機遇助推“洋年貨”成中國居民家中“新寵兒”

2021年12月底新開業的麥德龍河北會員店。受訪者供圖

新華社上海1月17日電(記者周蕊)空運、海運、陸運,全球商品趕着在中國農曆新年前分享春節機遇。在進博會效應的助推下,“洋年貨”們正在成為中國居民家中的“新寵”,動力澎湃的中國消費市場以“買買買”為世界經濟注入了新的動能。

“原來直播帶貨是這個感覺,太神奇了。”巴基斯坦商人哈比這樣形容自己的首次直播帶貨體驗。春節前,哈比帶着在第四屆進博會上受到大量客商歡迎的鹽燈、銅器等商品,來到了距離進博會舉辦場所不遠處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服務平台——虹橋品彙内的直播間,用中文帶起了貨。

“以前,我看過不少中國電商平台上的直播帶貨,感覺很新鮮,這一次參加直播前,我還特地準備了‘小抄’。”哈比說,借助進博會的力量和中國的雲端經濟,巴基斯坦的優質商品們正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大機遇,成為中國居民春節年貨的新選擇。

“網絡購物在消費增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正在成為提振消費的新引擎。”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周岚說,今年的“2022上海網上年貨節”特地納入了直播基地以及進口博覽會常年展示交易服務平台,更好幫助全球企業分享中國機遇。

在進博會的助力下,越來越多的“進博同款”正在成為春節年貨市場的“新面孔”。

2021年,零售業巨頭麥德龍在中國開出了20家會員店,全面布局會員店賽道,從此前主要服務B端客戶為主,更新為同時服務于B端客戶和C端會員的營運模式。

“我們瞄準了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發力。”麥德龍中國副首席執行官陳志宇介紹,2021年6月,麥德龍在北京和成都開業的兩家會員店,在新增付費會員、客單價、返店率等方面,相較尚未更新的門店實作了成倍增長。“主打差異化概念的會員店精選4000多種商品,其中40%以上是進口和自有品牌,包括在第四屆進博會上首發的松露黑巧克力等新品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

進博機遇助推“洋年貨”成中國居民家中“新寵兒”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服務平台——虹橋品彙内的“進博同款”巴基斯坦鹽燈等商品。新華社記者 周蕊攝

越來越多的外商還通過“為中國市場定制”的方式,分享春節市場的機遇。

來自美國的智能洗地機推出了“華為合作款”,來自日本的照片列印機主打“國潮禮盒裝”,阿聯酋的瓷器專門推出了“虎虎生威”春節限量款……在上海陸家嘴的正大廣場裡,“進品禮遇·博采迎福”進博全球好物市集彙,聚集了來自美國、南韓、丹麥、斯洛伐克等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餘家進博會參展企業前來“練攤”,吸引了不少居民專程前來挑選“洋年貨”。

斯洛伐克水晶玻璃杯品牌洛娜已經參與了兩屆進博會,也借此契機敲開了中國零售市場的大門。上海昂升餐具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駱婉靜說,通過進博全球好物市集彙這樣可以直接面對中國消費者的管道,洛娜得以将種種為中國市場研發的新品直覺展示給消費者,讓消費者更好體驗産品。“比如,用于喝白酒的杯具系列,用貝母成分的顔料塗繪的‘blingbling’水晶杯,這些為中國市場定制的商品都有望給居民的春節家宴添彩。”駱婉靜說。

進博機遇助推“洋年貨”成中國居民家中“新寵兒”

“進品禮遇·博采迎福”進博全球好物市集彙上,斯洛伐克展商展示用貝母成分的顔料塗繪的“blingbling”水晶杯。新華社記者 周蕊攝

“我們特地選擇了在市集活動全球首發為中國消費者定制的新品,擴大進博會的溢出效應。”美即在市集上首發了便攜式的“小紅帽面膜”,歐萊雅集團相關負責人說,在第四屆進博會上,美即品牌首發的“毛孔三溫暖艙”受到了市場歡迎,進博會一次次幫助企業實作“展品變商品、商品變爆品”。

浦東新區商務委副主任曹磊說,浦東正在積極打造面向全球市場的新品首發地、引領消費潮流風向标的國際消費中心。“與消費者面對面的市集活動,将進一步放大進博會溢出帶動效應,讓越來越多的進博會好物走下展台、走進中國尋常百姓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