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胎絕對是重要的。
而且也絕對是必要的。
但這隻是針對備胎而言。
當然,是真實的備胎。
挂在車後邊那種。
具體到人,沒有誰會願意當一個備胎。
可問題是很多時候,誰當備胎,誰會成為備胎,真的由不得本人控制。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備胎,能做些什麼呢?
或許,他會拼盡全力,撕去身上備胎的标簽。
曹文軒《第五隻輪子》,講述的就是一個備胎的故事。

一、兒子
青羊村。
一個平靜的秋天。
青羊村向來是平靜的。
高粱地、山坡、樹林,沒有一個地方不浸染着該有的安詳。
這平靜卻在某一天下午三點鐘光景被打破了。
四五個警察,加上四五個身強力壯的山民,正在追一個人。
一個人販子。
一個懷抱不足一歲男嬰的人販子。
顯見着是那人販子偷了别人家孩子,随即就被發現了。
這場追與被追,不知已持續多久。
追至青羊村時,雙方都已筋疲力盡。
“站住!”
青羊村的村民眼見着那賊膽不小的人販子不僅沒被吓住,反而身手靈活,抱着孩子穿過村後的一片高粱地,往山上逃去了。
兩個小時過去後,幾個參與追趕的青羊村村民,疲憊不堪地回到村中。
一臉沮喪。
人,自然是沒有追上。
孩子不是本村的,也不知道是哪個村的,村民們該幫的都幫了,雖然仍有惦記,卻也隻能暫放一邊,該幹什麼接着幹什麼。
就是這天,在山坡上放羊的村民吳貴,意外在草叢中撿到一個男嬰。
村民們馬上明白過來,肯定是人販子被追得急,無可奈何之下,丢了男嬰自己跑掉了。
發愁的是吳貴,他現在該拿這孩子怎麼辦呢?
本以為會有人來找這孩子,誰知一連幾天過去,影子都不見一個。
這可如何是好?
有人說:“吳貴呀,你就不覺得這是天意嗎?你整天喝酒,喝得東倒西歪,分不清南北,不會有女人願意做你老婆的。可你現在白得了一個孩子。是男娃對嗎?吳貴,你這個喝不死的酒鬼,不費勁就有了一個兒子!”
吳貴覺得很幸福。
他踏踏實實地養起了那個男嬰,并為其取名磨子。
二、棄子
磨子喝着吳貴擠的絕對新鮮的羊奶,一天一天長大了。
一天天長大的磨子不再滿足于天天跟着吳貴,而是想要和村子裡大大小小的孩子玩。
但那些孩子總不願意和磨子玩。
那些孩子說,磨子身上有一股羊騷味,老遠都能聞到。
孩子們還不喜歡磨子的爸爸,他們稱吳貴是酒鬼。
雖然磨子不喝酒,但誰讓他是酒鬼的兒子呢。
老酒鬼的兒子,就該是小酒鬼。
漸漸地,磨子感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好像是多餘的。
處處。
連上學的時候,兩人坐一桌,輪到他的時候,都恰好沒了桌子。
最後校長親自動手,在教室最後一排用磚頭和水泥為他砌了一張課桌。
那張課桌,那張校長稱為全教室最結實的課桌,從此屬于磨子。
單單屬于磨子。
那一天,村子裡的孩子們在一起玩“瞎子抓賊”的遊戲,和往常一樣,磨子隻有在一旁呆看的份。
磨子沒有想到的是,孩子們居然主動過來招呼他,讓他加入遊戲。
疑惑了好一會後,磨子還是擋不住能和孩子們一起玩的誘惑,興高采烈地走了過去。
很快,磨子的雙眼被一塊髒兮兮的布蒙住了。
似乎還紮得特别緊,磨子有種天暈地轉的感覺。
遊戲開始了,耳邊響起零亂的腳步聲,很快又歸于平靜。
按照遊戲規則,磨子知道所有的賊都已經就位,隻等着他去抓。
他伸開雙臂向賊摸索過去。
摸呀摸呀,一個賊也摸不到。
任他如何改變方向,如何努力地去摸,結果仍是一樣。
磨子很快就暈頭轉向,惡心,身體開始搖擺起來。
一點也不意外,他摔倒了。
身子不受控制地在地上滾動起來,他感覺自己恰好處于一個斜坡上。
随後,“撲通”一聲,他掉入水中,連嗆了好幾口水。
從水中拼命掙紮出來,磨子用力掉掉蒙在眼睛上的布,發現自己滾到了河中。
他吃力地爬上岸。
哪有什麼賊。
四圍空落落的,整個天地,好像隻有他一個人。
尾聲
那天,明白過來的磨子,渾身濕漉漉的磨子,坐在河邊,哭了很久。
從此,他再不想和青羊村的孩子們一起玩。
磨子尋到一個新的“遊樂園”。
那是一個外鄉人在路邊開的露天汽車修理廠。
磨子慢慢得到了汽修廠主人授予的特權,可以任意在那裡滾輪子玩。
甚至還可以把輪子滾出汽修廠外,滾到他想滾的任何地方。
包括家裡。
包括村子裡。
再後來,林校長帶着一車孩子去城裡演出,誰曾想車子剛開出去不久,就發現左前輪出現問題。
于是,那輛破舊的中型面包車開到了汽修車。
恰好汽修廠主人進城買零件,一時半會趕不回來。
無可奈何之時,磨子竟不知從哪滾來一個相同尺寸的輪子,并協助司機順利換上。
面包車就要開動時,本已上車的林校長又從車上走下來,把手放在磨子肩在,許諾他學校會再排一個小戲,到時也給他一個角色。
林校長還說,他知道磨子喜歡演戲。
那麼,苦盡甘來,磨子總算是被身邊的群體接受,回歸正常生活了嗎?
我們不得而知。
我們知道的是,就像作品名稱《第五個輪子》所展示的那樣,所有的備胎,都渴望有一天成為正胎。
或許備胎沒有感覺,更不會這樣想。
但是人到底不是備胎。
哪怕身不由己地成為備胎,甚至慢慢接受了自己備胎的身份,也依然不願意自己一直帶着這個标簽。
不想轉正的備胎,不是好備胎。
不,所有的備胎,都應該有着和正胎一樣被公平對待。
畢竟,沒有誰的人生不是人生。
沒有誰的人生,生來就該被忽視和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