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之後,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戰争之後,大陸就進入了一個長期的和平時期,很少再遇到過大規模的戰争。
而1962年中印邊境沖突和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則是規模最大的武裝戰鬥,盡管和我軍此前經曆的那些戰争無法相提并論,但是這兩場戰争卻有着重要意義,并且産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1962年的中印邊境沖突,由于曆史的原因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并不為人們所熟知。但是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卻是在中國家喻戶曉的一場激烈戰鬥。

提起這場戰争,人們腦海中往往想到的是越南侵略者狂妄自大,不自量力,是以我人民軍隊以雷霆之勢迅速出擊,僅用了二十餘天便殲滅了越軍主力,達到了懲罰越南侵略者的既定目标。
并且中國軍隊取得勝利後,立即班師回朝,而不是占領他國領土,也充分顯示出我們不是侵略者的正義姿态。
不過,人們所不了解的是,對越自衛反擊戰實際上隻是大國博弈的一步棋,并非大陸特意針對越南進行的戰争。
或者可以這麼說,在這盤大棋之中,越南根本就算不上主角,而在這場戰争中,越南也不是我們最重要的對手。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背後,還有很多故事不為世人熟知,揭開這背後的秘密之後,我們也不得不為中國上司人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殺伐決斷的魄力所折服。
曆史上任何事件都不能脫離大的曆史背景而獨立存在,是以對越自衛反擊戰是和當時的國際大背景密切相關的。
一個簡單的邏輯,就可以推敲出這場戰争的背後肯定有非比尋常的故事。越南本身就是中南半島上的一個小國,長期以來都隻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
并且經曆了幾十年的戰争,國家殘破,敗也凋敝,和中國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的選手,但他們卻有膽量主動挑戰中國,這種情況不符合常理。
越南人敢拿着雞蛋碰石頭,其背後肯定有強大的勢力在支援他,否則他們是絕對沒有這種膽量的。
我們來看看當時的大背景,看看當時越南究竟哪裡來的膽量,竟敢送上門來找死。
先說越南,越南在二戰之後,先和法國人打,後來又和美國人打了十幾年的持久戰,這個國家幾乎就是一直處于戰争之中,國計民生幾乎全靠中國和蘇聯的支援。
和法國人打仗的時候越南人受到了中國方面的支援,大陸先後派陳赓、韋國清等名将親赴越南指導他們進行作戰。
法國人害怕長期陷在越戰的泥潭之中,後來就把自己手裡的一把爛牌扔給了美國人。美國人當時正處于戰後的巅峰時期,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強國,并且軍力非常強盛。
美國人預計打越南人用不了很長時間,印度支那很快就會成為美國人的勢力範圍,對中國和蘇聯就可以實作全面包圍和封鎖。
越南人在長期的戰争和中國軍人身上學會了适合自己的叢林遊擊戰,并以此來對付遠道而來的美國軍隊。
美軍的确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部隊,但并不是所向無敵的,準确地說他們更适合與德國、蘇聯這種強國打大規模的正規戰。對于越南人的叢林遊擊戰非常不适應,并且越南的熱帶雨林氣候也讓美軍苦不堪言。
按照參加過越戰的美軍老兵的說法,越南一年隻下一場雨,從春天下到冬天就停了。
美國人原以為越南幾乎都已經被打爛了,自己憑着先進的武器和強大的國力,分分鐘就能拿下越南。但當美軍一踏上越南的領土之後就發現自己想得太天真了。
原以為越南是塊丘陵,強行推平就行了,結果發現這裡原來是沼澤,不但推不平,還把自己給陷進去了。
美國人要面子,同時也想實作自己的戰略意圖,最重要的是打不赢就撤的話,總統得辭職謝罪。是以,曆屆美國總統都想從越南抽身,但都不敢輕言撤兵。
直到尼克松上台之後,美國實在頂不住了,宣布開始撤軍,1975年3月,最後一批美軍從越南撤退。
美國人跑了之後,北越軍隊迅速擊潰南越統一了北韓。越南人和美國人打了十年的戰争,最後竟然把美國人打跑了,可想而知,那時候的越南人是多麼的自信和驕傲。畢竟美國是當時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美軍号稱全球最強悍的軍隊。
是以,當時的越南非常狂妄,他們在結束戰争之後,并沒有立即開始休養生息,恢複經濟建設,而是準備繼續打仗。
因為越南人此時覺得自己的國家泰國狹小了,根本不足以發展,并且中南半島上的幾個國家上千年來互相交織,多多少少都有些淵源和糾紛。
是以越南人想擴張領土,稱霸中南半島。
在二戰之後還要公開侵占别國領土,這是需要實力和勇氣的,不過越南卻肆無忌憚,底氣十足。因為他們的背後确實有一個強硬的背景,這個背景就是蘇聯。
實際上越南之是以能戰勝美國,與蘇聯提供的大量援助是分不開的,并且進入七十年代之後,勃列日涅夫執掌蘇聯,開始了狂飙突進,并繼續推行赫魯曉夫的霸權政策。
越南人感覺蘇聯才是真正的世界霸主,而自己有蘇聯撐腰,底子硬,并且連美國人都被自己打跑了,還有什麼值得懼怕的對手嗎?
在蘇聯的慫恿之下,越南入侵高棉,并不斷對中國邊境進行襲擾,他們甚至對中國提出了領土要求。
越南原本是我們的友好鄰國,胡志明一直對中國有深厚的感情,去世之前還立下遺囑要支援中國。
但是胡志明的接班人黎筍上台之後,卻違背胡志明的意志,堅持要和蘇聯合作,共同遏制中國。
黎筍這個人似乎一直都有仇視華人的心理,他上台之後立即開始實行針對華人的強硬政策,甚至還将20萬華僑驅逐出境。
在越南軍政兩界,隻要對中國态度模糊不清的,都會遭到清查和處罰,必須堅決的将中國視為敵國和侵略者。
不僅如此,黎筍還積極地準備與中國開戰,甚至想要侵占中國大片領土!
實際上這個黎筍并不是越戰的主要指揮官,對戰争并沒有一個正确的認識。在他看來,和美國、法國這樣的國家打仗雖然非常艱苦,犧牲很大,但是越南軍民已經從常年的戰争中養成了不怕犧牲的精神,并且摸索到了勝利的方法。
在長達十年的與美作戰中,北越軍隊得到了中國和蘇聯的大批援助,尤其是武器。越南人發現在環境惡劣的叢林之中,蘇式武器要比美軍的精密槍械好用的多,甚至很多美軍也來搶AK47使用。
美軍撤退後,丢棄了大量現代化裝備,這似乎是美軍的慣例,北越擊潰南越軍隊之後便将這些裝備全部配發到自己的部隊之中。
黎筍等人感覺自己的部隊已經裝備了世界上兩大超級強國的先進武器,并且擊敗了美國,越南是僅次于美蘇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
從現在看來當時越南上司層的這種膨脹心理是很可笑,也很危險的,但當時就是這麼回事,越南人不僅自己認為如此,還向全世界到處宣揚自己的軍隊是多麼的強大。
越南軍隊後來強行入侵高棉,打破了中南半島上的平衡,遭到中國和美國的指責。
對于美國,越南明白他們不會再回來了,但是中國似乎有點多管閑事。黎筍集團本就對中國看不順眼,此時中國竟然對自己橫加指責,越南決定要讓中國真正認識一下自己。
于是越南軍隊不斷在中越邊境制造摩擦,時常越境向大陸軍民開槍,甚至還破壞界碑,聲稱大片中國領土屬于越南。
對于越南這種挑釁行為,蘇聯不但沒有制止,反而暗中支援。勃列日涅夫雖然看不慣赫魯曉夫,但是在執政方針上卻繼承了赫魯曉夫的霸權主義政策,企圖脅迫中國成為蘇聯的附庸。
實際上從1958年起,中蘇關系就開始惡化,兩國之間一直在暗中較勁,博弈從來沒有停止過。
毛主席逝世之前,他們多次陰謀都被主席的英明決策給挫敗,蘇聯對中國也是無可奈何。
1972年,尼克松訪華之後,中國和美國的關系升溫,更讓蘇聯人惱怒,将中國看做是自己巨大威脅,并且不斷在邊境增加兵力。
是以當時中國主要的外部威脅就是來自北方的蘇聯,為了應對蘇聯,我軍調集200餘萬精銳部隊部署到北方綿長的邊境線附近,與蘇聯形成了長期對峙。
那時候中國剛剛結束十年文革,國力衰弱,并且軍隊也已經有很多年沒有打仗了,基層官兵都是沒有經曆過實戰的新兵。
蘇聯方面非常确定以中國當時的實力,絕對沒有膽量搞兩邊作戰,蘇聯已經在北方緊緊地牽制住了解放軍的主力,如果越南在南部對中國發動攻擊,中國肯定會陷入兩難境地,最終不得不向蘇聯求和。
這就是蘇聯人的陰謀,越南人當時對蘇聯死心塌地,并且也希望能在中國身上占到大便宜,甚至有領土妄想。
當時的中國确實面臨極大困難,1977年鄧小平複出之後,就對南部邊境和蘇聯問題做過詳細的研究。
尤其是1978年越南竟公然入侵高棉,高棉是大陸的盟友,越南人如此狂妄實際上就是在明晃晃的挑釁。
此後,越軍在中越邊境上更加肆無忌憚,多次打死打傷我邊境軍民,全國上下對越南恨之入骨。
當時全世界的目光也都聚焦到中南半島,尤其是中越邊境問題上。由于中國長期以來奉行和平政策,是以很少與鄰國發生沖突,隻有越南是最為特殊的。
1974年,毛主席還親自指揮了收複西沙群島的海戰,給越南海軍以沉重打擊。
不過,鄧小平究竟如何解決中越邊境危機,一時間也沒有明确的方向,外界紛紛猜測中國這次有可能會主動求和,畢竟中國目前的實力太弱了,況且北邊還有蘇聯大兵壓境。
就在這個時候,鄧小平高瞻遠矚,巧妙利用蘇聯強勢壓迫美國的局面,和美國方面積極聯絡,于1979年1月1日完成中美建交的壯舉。
中國和美國這兩個世界超級大國建交,震驚了世界,尤其讓勃列日涅夫大為憤慨,中國和美國竟然在這個時候走到了一起,很明顯就是為了對付蘇聯的。
還沒等蘇聯人反應過來,鄧小平在中美建交的當月就親自訪美,中美關系急劇升溫。鄧小平訪美行程共計8天,參加了近百場活動,和美國高層政要密集接觸。
蘇聯情報機構死死地盯着鄧小平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盡管鄧小平與卡特總統究竟達成了什麼協定,他們還不得而知,但他們的判斷是中美很有可能達成了某種軍事同盟關系。
這也是蘇聯人最不願意看見的,當時的蘇聯非常強大,不管是對付美國還是對付中國,都有絕對獲勝的信心。但是如果中美聯合起來,蘇聯就絕無勝算了。
是以,蘇聯高層開始有些緊張,短時間内還弄不清楚中美之間究竟談了些什麼,他們下一步有什麼行動計劃。
鄧小平于1979年2月5日結束對美國的通路,誰也沒有想到短短十二天之後,中國就突然決定對越南實施軍事懲罰行動,對越自衛反擊戰當即打響。
實際上早在1978年12月國中央軍委就做出了要對越南實施懲罰作戰的決定,并開始秘密準備。由于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盡管我軍開始大規模調動,但無論是蘇聯、越南還是美國方面,都沒有看透我軍的真實意圖。
不過,鄧小平也曾經向外界透露過中國将對越南進行懲罰的消息,隻是當時的人們并沒有了解他的意思。
在訪美期間,曾有記者就中越邊境危機問題向鄧小平提問,想知道中國究竟會不會出兵。鄧小平笑着回答說:“小朋友不聽話,該打屁股喽!”
也許是當時的西方對中國不太了解,尤其對漢語和語言習慣不熟悉,并沒有立即了解鄧小平的深意,直到戰争爆發後,人們才發現原來鄧公早有預示。
越南方面大部分人認為隻要越軍不深入中國境内,中國就不會出兵和越南作戰,畢竟北方有蘇聯在牽制着。并且就算解放軍打過來,越軍也可以用對付美國人的方法把中國軍隊纏住,拖死。
黎筍對中國是否出兵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是以他調集了部分主力部隊部署到越南北部,以防中國軍隊發動突襲。
中國軍隊于1979年2月17日,在東西兩線集中數十萬兵力對越南部隊發起大規模攻擊。
當時越南高層對中國和解放軍并不了解,他們的消息大多來自蘇聯和國際媒體,尤其是西方認為中國經過十年文革,軍隊早就廢了,隻是數量多而已。
是以,當時的越軍對中國軍隊的認識,大多數來自于想象。當真正的戰争爆發之時,越軍被打蒙了,解放軍的火力非常強悍,打起來根本不留情面。
越軍都認為解放軍大部分官兵從來沒打過仗,都是怕死的新兵。但在戰場上遭遇的時候,越軍發現這些中國軍人的面孔雖然稚嫩但是打起仗來卻真的不要命,和美軍完全不一樣。
僅僅幾天時間,越南部署在北境的主力部隊就被全部殲滅,解放軍攻陷越南北部所有重鎮。
當時戰争爆發的時候,世界的目光除了緊盯河内之外,另外一個關注的焦點就是莫斯科。蘇聯當時号稱在中蘇邊境部署了上百萬精銳部隊,并且他們和越南之間有軍事同盟協定,一旦一方遭到攻擊,另一方就要立刻給予軍事援助。
但此時勃列日涅夫卻猶豫了,因為他根本沒有料到鄧小平竟然會對越南突然發動大規模攻擊。
并且鄧小平選擇開戰的時機非常微妙,他為什麼剛剛從美國回來就立即開戰,如果他在美國沒有得到什麼支援,是絕不敢如此行動的。勃列日涅夫和他的智囊團此刻都确認中美之間達成了秘密的軍事同盟。
蘇聯方面不敢動,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沒有準備好。雖然蘇聯号稱在中蘇邊境部署了百萬大軍,而實際上隻有不到68萬人,并且部署非常分散,一時間很難整體調動作戰。
蘇聯人也發現從1978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北方軍隊就在不斷增兵,并保持備戰狀态。現在看來中國是早有準備,如果蘇聯貿然行動肯定會吃虧,何況他們并沒有打算真的和中國開戰。
就在勃列日涅夫猶豫不決的時候,他突然接到了白宮打來的電話,卡特在電話的那一頭告誡勃列日涅夫,這個時候最好不要有什麼危險的舉動。
勃列日涅夫此刻終于明白了,中美之間真的已經形成同盟,并且鄧小平的速度極快,已經提前将主動權牢牢的握在了手裡。而美國方面也把槍口對準了蘇聯的後背,隻要蘇聯敢對中國輕舉妄動,美國會毫不猶豫的出手相助。
最終,蘇聯人隻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小弟被中國摁在地上來回的摩擦……
越南人打了這麼多年的仗,對于中國突然開戰确實有些驚詫,不過也沒有太過恐慌,黎筍依舊打算用對付美國人的方法對付中國,這也是當時越軍的計劃。
不過此時已經大權旁落的越軍大将武元甲告誡黎筍,不要小看中國軍隊,他們不是美國人。他們的目的不是為了占領越南,而是進行懲罰性作戰,他們隻會給予越南沉重打擊,而不會留在這裡,最終這個爛攤子還得越南人自己來收拾。
但是這位老将軍的話已經無人聽信了,越南人從高棉将主力部隊撤回,嚴密防守首都河内。
結果中國軍隊并沒有像越南人想象的那樣繼續南進,攻下涼山之後,便宣布撤軍。
中國軍隊自1979年2月17日開始出兵,至3月16日完成既定目标後全部撤出越南,曆時整整一個月。
當時越南北部地區是越南的重要工業基地,有大批工廠和基礎設施,而這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國援建的,并且還有很多武器、糧食等中國援助的物資存儲在越北的倉庫之中。
中國軍隊将所有援助物資悉數收回,無法帶走的就地焚毀,并将越南北部所有工業體系全部炸毀。
越北地區所有的電力系統和公路也在我軍撤兵時全部炸毀,越南人将為他們的狂妄與無知付出慘重代價。
而從此以後,蘇聯在與中美之間的博弈之中便落在了下風,無法實施自己的霸權政策。
當然,鄧小平并沒有和卡特達成什麼軍事同盟,隻是在共同反對蘇聯霸權的目标上與美國達成了一緻。
鄧公正是利用了蘇聯與美國之間的沖突,巧妙的制衡住了勃列日涅夫,對越南實施重拳打擊,達到了既定目标。
此後,越南人不甘心失敗多次調集重兵在邊境挑釁。由于我軍多年未經實戰,在越戰中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于是中央軍委決定調各軍區部隊輪流至南部邊境與越軍作戰,作戰限定在規定範圍之内,已達到鍛煉部隊的目的。
這就是著名的兩山輪戰,越南傾盡國力陪我們打了十年的實戰訓練,直到1989年才結束。
沉重的教訓終于讓窮兵黩武的越南人明白,自己隻不過是個小國,一旦擁有的大國夢想,将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
我是史海魅影,關注我為曆史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