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網|起底美團新2号人物:執掌多項核心業務,35歲管理100多萬外賣員

深網|起底美團新2号人物:執掌多項核心業務,35歲管理100多萬外賣員

作者丨柳斯

編輯丨康曉

出品丨深網·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當2015年王慧文三顧茅廬将王莆中從百度外賣挖來的時候,可能不會想到,這位84年的新生力量未來會接替自己,在美團管理團隊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大學室友、創業夥伴,校内、飯否、美團,過去十餘年,王慧文的人生與王興緊密交織在一起,二人不僅是“攜手創業的搭檔和并肩戰鬥的戰友,更是可以思想碰撞、靈魂對話的一生摯友”。

在美團内部,王慧文被稱為“老王”,從團購、外賣、出行、餐飲業上下遊、王慧文帶領美團多項新業務從無到有,然後再做大,被外界認做美團王興以外,最為關鍵的2号人物。

2020年底王慧文正式退休,“2号人物”的身份移交給美團成立以來最年輕的進階副總裁王莆中的身上。

深網|起底美團新2号人物:執掌多項核心業務,35歲管理100多萬外賣員

由左至右依次為美團聯合創始人、進階副總裁穆榮均;美團進階副總裁、到家事業群總裁王莆中;美團CFO陳少晖;美團創始人、CEO王興;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美團進階副總裁、到店事業群總裁張川;美團進階副總裁陳亮

這個名字尚不及王興和王慧文響亮,但不可否認的是,2015年加入美團後,王莆中從外賣事業部負責人一路幹到到家事業群總裁、集團進階副總裁,手握美團外賣命脈——這是美團最核心的業務之一,為公司貢獻着約60%的收入。

王莆中注重配送,他認為未來5年網際網路零售市場會從“Everything Store(萬貨商店)”變遷至“Everything Now(萬物到家)”,零售行業平台、管道、品牌之間的關系和互相作用都會發生變化。

後期,王莆中所掌管的到家事業群相繼在配送基礎上孵化出美團跑腿、美團閃購、團好貨,被高層給予很高期待,這意味着除餐飲之外,生鮮、數位、鮮花等消費品都可以通過美團的運力送到家。

王莆中全權負責這些新業務,并在2021年親自帶隊團好貨,加速下沉,劍指拼多多大學營。

《深網》了解,美團内部員工對他的評價是“很接地氣”,軟體工程專業出身,與王興、王慧文等其他高管相比雖非名校畢業,但卻是實戰選手,是帶領美團外賣在過往重要戰役中勝出的關鍵人物之一。

在此之外,他所負責的美團閃購、美團跑腿,以及團好貨,則代表着美團新零售的未來。

《晚點》曾援引接近王莆中的人說他善于溝通,“老王(王慧文)脾氣很火爆,莆中是美團為數不多能和老王深入溝通的人。”不過王慧文對這句評價表示了不同意見,他認為原因在于“王莆中的能力強”。

某種意義上,王莆中與美團實作了互相成就。早年在團購、餐飲業浸淫多年,先後參與過雅座、百度外賣早期創業,深谙O2O打法,也逐漸形成自己的方法論。

那些曾經參與過的項目在O2O的浪潮裡被吹散成煙,王莆中卻在曾經的競争對手這裡實作了“all in垂直行業”的目标。

從2人到100萬人

從起初加入美團時管理20人,現在管理平台上每天活躍的100萬騎手,王莆中用了不到三年時間,完成美團外賣、配送負責人到到家事業群總裁、集團進階副總裁的晉升。

深網|起底美團新2号人物:執掌多項核心業務,35歲管理100多萬外賣員

王莆中第一次見到王興是在2011年。當時王莆中剛剛加入雅座不久,這是一家主做餐飲雲的創業公司,提供基于SaaS的餐飲會員營銷服務,是餐飲O2O的重要一環,後在2015年得到螞蟻金服的融資,與口碑、支付寶聯合作戰。

那時,團購鼻祖 Groupon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的成功挂牌上市如同一注興奮劑,給國内團購帶來無限光明。拉手網、24券、美團三分天下,用補貼燒起了千團大戰。

王興很克制,後來也證明,正是因為美團沒有過度燒錢,才在後期保證良好的資金流,由此成功跑出。第一次見到王興時,王莆中對他“印象深刻”,二人的交集由此展開。

2013年,在幫助雅座從探索失敗的業務回到正軌并實作盈利後,王莆中以為使命完成,便心生去意。

當時正值百度希望利用地圖流量的入口實作O2O變現,王莆中便加入百度LBS事業部下做O2O方向的業務團隊。操盤過百度的明星項目地圖用車,也做過餐飲、酒店預定、景點門票業務,入職半年便拿到了“百度最佳經理人”的稱号。

百度隻是中轉站。

2014年春節,補貼的戰火點燃了以滴滴、快的為代表的網約車行業,新入局者已無機會可言。“深刻反思”後,王莆中“決定要all in一個垂直行業”。

春節過後,帶着百度地圖的四位産品經理和兩位BD,王莆中在一個封閉會議室裡,搭建起百度外賣最早的班底。

“政策想的很清楚,基本上沒有走彎路,半年就成為百度O2O的明星項目。後遺症是,突然就變成一個很大的團隊,突然就有了太多人關注。”王莆中後來說。

也是在百度外賣的這段時期,王慧文時常找他聊些業務問題,包括解決對策和自己的困惑,多次挖角王莆中。雖然各司其主,但兩人依然可以保持單純的交流。

王莆中後來回憶,那段時間與王慧文交流的時間甚至多于和自己老大交流的時間。

前後用了将近兩年時間,王慧文終于在2015年4月如願以償把王莆中挖進美團。

後來證明,王慧文眼光很準。王莆中進入美團初期負責産品和部分技術,下半年負責外賣事業部,和原來帶來的技術團隊,搭建了美團外賣的背景系統。

2017年,因為戰略重大失誤,王莆中的上一任東家百度外賣在經曆幾次艱難談判後,最終被餓了麼收入囊中。當時沒能在百度外賣實作的夢想,卻在競争對手美團這裡實作了。

兩次奇招

王莆中負責美團外賣期間,做了兩件重要的事情:一是主導向白領市場轉型,二是搭建專送+配送體系。

回過頭看,這不僅為擴大市場規模起到至關重要作用,也為美團帶來更多到家場景的想象——這在未來可能會成為新的盈利點。

2015年是美團外賣發展中至關重要的一年。這一年美團外賣完成了從校園市場向白領市場的轉型。在此之前,美團外賣雖然市場占比大,但在白領市場卻不及主攻中高端的百度外賣,那時百度外賣的客單價69元。

早前接受極客公園采訪時,王莆中曾提到,美團很早就提出把商業分析AI化。這可以讓美團外賣所在的全國2000多個城市,在對行業的基本了解下,結合自身業務現狀提供切實可行的改善建議。

這種思考模式是自上至下的。《晚點》曾報道,熟悉王莆中的人評價,有很強的“business sense”。2020年社群電商業務開戰時,他就判斷,拼多多是最強大的對手。

王莆中習慣用創新擴散理論來套用美團外賣的發展節點和打法節奏。創新擴散理論是傳播效果研究的經典理論之一,由美國學者埃弗雷特·羅傑斯(E.M.Rogers)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

深網|起底美團新2号人物:執掌多項核心業務,35歲管理100多萬外賣員

羅傑斯将創新擴散的路徑比作一條S曲線,每一産品領域都有創新者和早期使用者,他們之後有越來越多消費者采用該創新産品,直至産品銷售達到高峰;當不采用該産品的消費者所剩無幾時,銷售額開始降低。

王莆中判斷,2015年正值外賣市場的第一個拐點(《深網》注:市場佔有率約10%處),進入陡峭的規模增速階段;當進入到S曲線的峰值拐點時,才是談盈利的時候。

2015年上半年開始,美團打入收入高、消費頻次高、客單價高的白領市場。到年底時,美團外賣位居白領市場佔有率第一。

将近一年時間的白領市場突擊,讓美團外賣年底時單月交易額突破23億元,日訂單量突破300萬單。王興親自公布了這個結果。

白領市場的突破給整體盤子帶來提升。2015年上半年美團外賣交易額470億人民币,2017年交易額已增至1710億人民币。

原有業務的市場規模被再次打開,接下來還可以産生哪些新的價值?王莆中決定發力物流配送、擴充業務品類,實作“萬物到家”。

2015年上半年起,王莆中搭建美團配送事業部,牽頭專送+快送的配送體系,比對自營和衆包。

基于此前在百度外賣和美團外賣初期的工作經驗,王莆中很在意配送。有報道稱,王莆中從百度外賣轉投美團時,王興曾問他究竟怎樣才肯下定決心來美團外賣,王莆中答,美團得自己掏20億做同城配送。

深網|起底美團新2号人物:執掌多項核心業務,35歲管理100多萬外賣員

美團進階副總裁、到家事業群總裁王莆中在2021美團閃購數字零售大會發表演講

2017年,美團上線美團跑腿,上線三周,增速飛快;2018年,美團配送業務布局閃購,到現在閃購已成為美團零售布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美團将美團配送作為單獨品牌釋出,并開放配送能力,這時美團2500萬日訂單中,已經有上百萬訂單來自于超市、生鮮、藥店。

時隔五年,兩場戰役

王莆中在内部的晉升,與美團外賣過往經曆的重要戰役有着非常緊密的關系。某種程度上,他的加入對美團是 “雪中送炭”。

2015年王莆中轉戰美團半年後,美團點評正式合并,外賣市場格局從此被徹底改寫,形成暫時優勢。

觊觎本地生活許久的阿裡不會毫無動作,加上當時和美團漸生嫌隙,阿裡轉身選擇支援外賣市場老二餓了麼。

2015年底,阿裡以一筆12.5億美元的投資,成為餓了麼第一大股東;随後又在2017年4月再次追加4億美元。

拿了一大筆錢,又有巨頭做靠山,餓了麼向美團發起猛烈攻擊。一場曠日持久的補貼開始了。

36氪曾報道,2016年春節前夕,王慧文、王莆中等美團外賣高層們開了個會,他們決定在春節用補貼把騎手留住,以此保證春節期間和春節之後的運力。

當時王莆中認為,春節後恰逢用工高峰,很多人從老家到其他城市務工。是以美團搶了時間點,大舉招聘騎手,隻要這個時間入職就有獎金拿。這幫助美團外賣在元宵節前恢複全部運力,并在2016年将市場佔有率與餓了麼再次拉開。

2016年底,餓了麼開啟冬季戰役,試圖奪回被美團反超的市場佔有率,但美團外賣嚴防死守;2017年夏天,餓了麼還曾試圖通過美團外賣放棄的早餐業務實作翻盤,終究未能如願;直至2018年7月被阿裡全資收購。

市占方面,易觀資料顯示2015年上半年時,美團外賣占41.24%,餓了麼占38.75%;2017年底時,美團外賣占比提升到46.1%,餓了麼降至39.5%。

美團外賣和餓了麼的這場戰役從2015年底持續到2018年,最終以餓了麼賣身阿裡收場。王莆中也由此在2018年1月晉升為到家事業群總裁、集團進階副總裁。

這一輪盤整過後,外賣競争進入下半場。看似是美團外賣取得階段性勝利,但背後卻是與阿裡交鋒的開始。外賣之戰并未結束,王莆中的使命也尚未完成。

王莆中認為,外賣分為三個階段:2013年-2016年把外賣業務跑通,驗證商業模式;2017年-2019年把生意變成生活方式,整合餐飲、鮮花、水果、蛋糕、生鮮等;接下來就是塑造全産業。從更宏觀的層面看,向全産業的進發意味着将與阿裡産生更多交集。

拉力繩的另一邊,阿裡沒有絲毫松懈。收購餓了麼隻是阿裡開啟本地生活的開端,從這以後不斷加碼和提速。

2018年11月,阿裡将餓了麼、口碑打包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分别聚焦外賣和到店兩個場景,進一步盤整本地生活。

這意味着,本地生活服務公司與阿裡原有生态内的闆塊可以産生協同和關聯,新零售、會員體系、營銷、物流、金融都可互相打通。

換句話說,美團的敵人更新了铠甲。

2020年3月,阿裡為使本地生活打法更聚焦,将口碑、餓了麼融合調為到家、到店、商家中台和創新三個事業群,以及即時配送、新零售、生活服務三個事業部,就連支付寶的首頁也新增了外賣、酒店、商超等入口。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王莆中重回一線親自統領外賣業務,被外界視作迎戰阿裡。

深網|起底美團新2号人物:執掌多項核心業務,35歲管理100多萬外賣員

與上一次和餓了麼在外賣業務上的膠着比拼相比,五年後的這場戰役更加艱難。

除了與阿裡的外部競争由外賣擴延至零售、商超輻射本地生活的全品類,外賣業務還在面臨着疫情影響下增速放緩的難題。

美團2021第三季度财報顯示,餐飲外賣收入265億元,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同比增長28%,但相比第二季度59%的增速出現大幅回落。

利潤的下滑速度同樣令人咋舌。在第二季度實作曆史新高的24億元淨利潤後,本季度餐飲外賣的利潤8.7億,同比增速僅為14%;利潤率也較第二季度下降7.3%至3.3%。

危機四伏,這位重回外賣一線的美團新2号人物接下來的任務将更加艱巨。

騰訊新聞出品内容,未經授權,不得複制和轉載,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