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探長(共1397字,閱讀約4分鐘)
對于一個正常人來說,都會有自己的“七情六欲”。
開心了笑,不開心了哭,生氣了發脾氣……有情緒,也是生活中一種正常的情感表達。
有情緒并不是一件壞事情,壞的隻是自己不能夠“控制情緒”。

大人有情緒,小孩子當然也會有,但很多孩子是不被允許有脾氣的,當孩子哭的時候,父母會對他們說:“别哭,有什麼好哭的!”
當孩子生氣的時候,父母會對他們說:“翅膀長硬了!敢發火了!”孩子的情緒無處宣洩,不敢發脾氣,那麼對父母來說,孩子是聽話了,但對孩子來說,久久壓抑的情緒得不到釋放,很可能會突然爆發,一發不可收拾。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在生活中,家長和孩子之間發生分歧和沖突是很正常的。
但如果家長采用了暴力、強迫的方式逼迫孩子們低頭,那麼這種嚴厲的斥責,将會刻印在孩子們的心中。
而如果家長們在占據優勢以後,不僅沒有給他們講道理,反而鋒芒畢露、一味的壓迫他們屈服,讓孩子們不敢發脾氣。
●那麼很可能養出“膽小懦弱娃”;
●或者孩子在家中無法宣洩,便會到外面找地方發洩,而這很可能讓孩子走上歧途,做錯事甚至無法挽回。
★父母一味地宣示主權,無法讓孩子形成自我意識
對于這樣長期被壓迫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無法與父母合理的溝通,如果父母沒有解決這種負面情緒,反而用錯誤的方式去吵罵孩子,這就意味着:
●孩子們的情緒被強行壓抑在心底,沒有完全的消失。
而這種隐藏起來的情感,也會引發出來其他更多的負面情緒,進而在某一天突然爆發。
如果沒有爆發,就意味着孩子的自我意識已經永遠的烙印上了父母的印記,他們做任何事情隻聽父母的,沒有了自己的思想,沒有了情緒,沒有自我意識,就是一個空殼,被父母支配着。
那麼這樣沒有靈魂的軀體,能夠獨立面對世界嗎?
►家長的壓迫,可能會讓孩子形成暴脾氣
用暴力對付暴力的時候,有時隻會激起更大的暴力。
而如果用力量去壓制這種不滿,那麼終究有一天這種不滿意,會制造出來更大、更嚴重的後果。
孩子不會一直都是乖乖聽話的,他們也會長大,也會接觸其他的人事物,當他們擁有一定力量的時候,便會将心裡積壓已久的壓迫感,一并釋放出來。
而且,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也會越來越差,他們可能會模仿父母的暴躁,對父母進行反抗,最後家長隻能自食其果。是以暴力的壓迫,并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正确的方式,要教會孩子們去引導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孩子願意向父母發脾氣,那麼他們就是把父母看做是最親近的人了,知道父母會體諒自己,不會離開自己。
想到這裡,父母還怎麼忍心用暴力去壓迫他們呢?
在遇到沖突和分歧的時候,家長們應該用溫柔的語氣去寬慰他們、陪伴他們,讓他們把所有的情緒都發洩出來。等到他們恢複理智的時候,再告訴他們事情的道理以及怎樣控制情緒。
●相信将心比心,用愛溝通。
這樣才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教育好孩子,讓孩子們在日後能夠控制好情緒,變得更加理智。
辣媽語錄:
自古以來,堵不如疏,如果一味的去抑制孩子的負面情感,那麼隻能短暫的解決問題,在以後很可能會更加劇烈的爆發出來。
隻有引導他們認知這種不佳的情緒,并且嘗試去控制它們,才能夠真正的從根源上解決這樣的問題,并且讓他們在以後有負面情緒的時候,能夠迅速的反應和面對。
合理的發洩出來負面情緒并且能夠正确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才能夠在心靈上,得到真正的平靜和安甯。
家長們,你能夠控制自己的脾氣嗎?
(圖檔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