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田忌賽馬中,田忌用計赢得比賽真的是聰明?未必,看他的下場便知

引言

戰國時期,誕生了許多的能人異士,同時也伴随着許多的奇聞怪事,今天我們所說的便是齊将田忌與齊王賽馬的故事,一場簡單的“三局兩勝制”賽馬卻包涵了令人受益匪淺的人生智慧,震撼世人,這一次的賽馬最終以田忌打敗齊王并獲得千金賭注,結局被後世稱之為“田忌賽馬”。

田忌賽馬中,田忌用計赢得比賽真的是聰明?未必,看他的下場便知

01

世人隻知道田忌賽馬的故事,卻不曾聽聞田忌賽馬之後的遭遇。

田忌,妫姓,出身于一個貴族家庭,小時候受到非常良好的教育,在齊國朝堂平步青雲,為齊國立下無數戰功,可以說,齊國位列七雄之一,田忌有着無法估量的功勞,是以田忌在齊國的地位日漸高漲。

田忌的功勞确實是功不可沒,但田忌也是有貴人相助,才得以越發的順利。一次,齊國使者去往魏國都城——大梁,遇見了“孫膑”,發現此人身負絕學,非常的熟悉兵法,便帶回齊國,田忌與他一番交談之後非常賞識他,拜為上賓。齊國的馬品種優良,在戰場上往往有奇效,自然馬也成為了比賽的工具,用于娛樂。一天,齊王與他的衆多公子約定賽馬,田忌也參與其中,悄悄帶上了孫膑,開始時一直都是田忌輸,齊王赢,齊王的馬匹異常強壯有力,但腳力相差無幾,于是孫膑便為田忌獻了一條絕妙的技巧。

轉頭面對田忌說到:“你盡管下注,我有必勝的技巧。”田忌知道孫膑的能力,能這麼保證必然是有好的計謀,于是一擲千金,開始了比賽,孫膑将田忌的一等馬對戰齊王的二等馬,用二等馬對戰齊王的三等馬,用三等馬對戰齊王的一等馬,最終三局比賽以兩勝一負的結果取得勝利。這便是田忌賽馬故事的來源。

赢了比賽的田忌自然高興無比,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去好像也不錯,但在幾年以後,卻是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

田忌賽馬中,田忌用計赢得比賽真的是聰明?未必,看他的下場便知

02

孫膑在田忌的引薦下見到了齊王,齊王對于孫膑的謀略與見識非常感興趣,認為他是一個大才,運用得當可使齊國煥然一新,于是委以重任。在之後的圍魏救趙等戰略中,齊王拜田忌為将,孫膑為軍師,共同配合軍事戰争,孫膑也不負齊王的厚望,盡心盡力,盡心盡責,為齊國後來的“東方霸主”之位打下了巨大的基礎,在此之後的數年,田忌與孫膑默契合作,為齊國赢得了一系列的戰争,也令其他國家聞風喪膽。

在一場場的勝利背後,卻是觸犯了齊國相國“鄒忌”的利益。這個人應該是衆所周知,高中時期的《鄒忌諷齊王納谏》中那個自号美男子的鄒忌。鄒忌能坐到相國的位置,才學自然是非常優秀,但此人心胸狹隘。田忌為良将,鄒忌為良相,本來是國之大幸,卻各抒己見,成見頗深。

田忌的功勳成功地吸引了齊王的眼球,而在旁邊的鄒忌卻是寸功未立,心裡非常的着急,同時擔心自己的地位不保,一身才華将無法施展,于是便暗用計謀,迫使田忌失去一切。

田忌賽馬中,田忌用計赢得比賽真的是聰明?未必,看他的下場便知

鄒忌派遣自家的門客去往攤位上算卦,大聲喧嘩道:“我家主人田忌将軍為國為民,不辭辛勞,現在欲與天下結緣,圖謀大事,可否占蔔一下,看看運勢如何?”算命先生看到錢财後便開始算卦。算命先生講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當鄒忌門客走後便另外派人抓住了算命先生。

這時候,鄒忌去往皇宮告訴齊王“算卦”事情的經過,齊王找人對質,鄒忌便将算命先生押上殿堂,算命先生隻能一五一十的交代,齊王聽聞後大發雷霆,立即下令抓捕田忌。田忌在危急時刻苦苦思釀,非常害怕,雖然知道是鄒忌陷害,卻是無可奈何,隻能是逃亡楚國,浪迹在異國他鄉,齊王此時此刻便在齊國開始了一場腥風血雨的屠殺,面對曾經立下戰功的功臣痛下殺手。

田忌賽馬中,田忌用計赢得比賽真的是聰明?未必,看他的下場便知

03

一個愛賢如子,善用人才的齊王,怎麼可能會如此做法?

在事情的背後往往有着不可言喻的隐情。齊王在面對田忌的功勞是既愛又怕,古往今來,多少功高蓋主的将領謀朝篡位。單單從田忌賽馬的故事便可以看出,他連皇帝都敢赢,這就證明他在齊國早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戰功的加持隻能是讓世人隻知田忌,不知齊王,在這樣一個背景下,齊王巴不得找借口拔除田忌這枚心腹大患,剛好相國便把借口給找來了,這也就能夠了解齊王為何對于一個市井之人便給予完全的信任。

鄒忌隻是加快了田忌的沒落,就算沒有鄒忌的陰謀詭計,田忌也是在劫難逃。

古人雲:“匹夫無罪,懷璧有罪。”

你有沒有謀反之心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這個能力,那你就不應該存在,所有的鋪墊都隻是帝王的維權手段罷了。

田忌賽馬中,田忌用計赢得比賽真的是聰明?未必,看他的下場便知

結語

田忌在逃到楚國以後便低調行事,安然的度過了自己的後半生,中途齊王駕崩,繼任的新齊王為田忌平反,重新招為将,隻是田忌已經沒有了年輕時的沖勁,不想再進入官場,隻想安度晚年,便拒絕了新齊王的請求。

文|南書房|雜史篇

感謝觀看由「南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覺得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贊、轉發一下。如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多多指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