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
是自皇帝制度在中國建立以來
,掌握實權最久的皇帝
,
在位六十年
,因為崇敬自己的爺爺康熙,
不願超過康熙61年的在位記錄
,是以
主動禅讓給自己的兒子嘉慶
,自己
當了三年多太上皇
,但是仍然掌握着朝中大權。
乾隆皇帝有一個非常喜愛的女兒
,她是乾隆皇帝的
第十女
,這就是鼎鼎大名的
固倫和孝公主
,乾隆喜歡她到什麼程度呢?
有一次乾隆對固倫孝和說,如果她是男兒身,那麼一定會将皇位傳給她
。在十公主小的時候,乾隆
給她找了一個六歲的伴讀鈕钴祿氏
,或許是因為愛屋及烏,
乾隆皇帝非常喜歡這個小鈕钴祿氏
,把她
視如己出
,最後
欽點她為永琰的側福晉
,而這個
永琰就是日後的嘉慶皇帝
。
其實永琰本來就有福晉,隻不過因為生育時流産,導緻體弱多病,
乾隆将鈕钴祿氏嫁給永琰,是想讓她為日後皇帝生下龍子
,那麼
這個側福晉很可能就是以後的皇後
,由此可見乾隆對這個小書童的喜愛。
乾隆駕崩以後,作為皇帝的嘉慶才真正地掌握大權
,嘉慶皇帝
雖然沒有其先祖們的雄才大略,不過倒是個守成之君
乾隆皇帝晚年寵幸佞臣和珅,把朝堂搞得烏煙瘴氣
,在位時用度奢靡,加之不斷對西北西南用兵,是以彼時
嘉慶即位面對的是一個爛攤子
。首先是
全國各地的宗教起義
,這從清朝入關以來就不曾平息過,在嘉慶一朝就更為頻繁。
在朝廷之内因為乾隆皇帝治官寬松,頗有其祖父之風,導緻
貪腐盛行國庫空虛
從治理貪官入手,最著名的就是誅殺和珅
,并且查抄了這位中國有史以來的最大貪官的家。
在和珅倒台後,
民間就流傳着諺語,“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嘉慶在面對這些爛攤子時處理得倒還可以,雖然比不上他爺爺雍正皇帝,但至少沒出現亡國之兆,特别是
鎮壓白蓮教,解決了這一清朝建國以來的老大難問題
在
嘉慶皇帝即位之時,鈕钴祿氏被封為貴妃
,這在清朝皇帝後宮中的地位已是很高了。後來
嘉慶親政,鈕钴祿氏又被封為皇貴妃
,這是僅次于皇後的存在,
鈕钴祿氏為嘉慶生育了兩個兒子
,雖然很受嘉慶喜愛,但是因為
皇後在後來又給嘉慶生了一個兒子綿甯
,是以嫡長子的身份輪不到鈕钴祿氏的兒子。
嘉慶第一任皇後死後,鈕钴祿氏已經是皇後了。
鈕钴祿氏沒有動用她手中的權力,迫害前任皇後的兒子,相反她很大方地接受了他的存在,并且親自撫養他長大。
嘉慶在十幾年的殚精竭慮中與世長辭,這個時候确立皇位繼承人選,就成了清朝的難題
,有句老話叫無情最是帝王家,
古今多少宮闱慘變都是圍繞着皇權展開的
,清朝的皇帝對此應該深有體會,
從康熙的九子奪嫡到雍正的親手處死自己的兒子弘時,都是因為害怕後世皇子互相殘殺為争奪皇位流血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在生前都做了相應的工作,確定皇位繼承順利,而
這嘉慶皇帝卻夠倒黴,還沒來得及布局就崩了。
這個時候
确立皇位繼承人的大權就落到了當年的小書童手上
,此時她已經是皇太後了,
這時的鈕钴祿氏完全可以力排衆議,擁立自己的兒子為皇帝,但是她并沒有這樣做,而是遵循嘉慶的遺願,扶持前任皇後的兒子綿甯登基,年号道光
這個當年伴讀的書童,
理智地做出了選擇,確定了皇位的順利延續,綿甯也是對這位養母感恩戴德,把她作為自己親生母親一樣看待
。其實鈕钴祿氏不論怎樣選擇,她的榮耀地位都不會喪失,一個是自己親生兒子,一個是自己親手撫養成人的兒子,
她的太後之位是穩的,沒有人可以動搖
鈕钴祿氏一直活到道光二十七年,在此期間一直掌握着後宮大權,道光皇帝的兩任皇後都對這位太後畢恭畢敬
。從一個小小伴讀書童,到大清皇後再到皇太後,其一生可謂傳奇富貴。乾隆的眼光真是準,這位
小伴童經曆了三朝皇帝,輔佐了清朝兩代國君
,執掌後宮54年,讓清朝中期的宮廷不再和之前那樣充滿血雨腥風。
雖然此時的大清面對的是西方的堅船利炮,正在被一步步打開國門,但是至少清朝皇室并沒有産生内亂,從這點來說,
鈕钴祿氏是有很大功勞的
。如果這位孝和睿皇後晚生一百年,當鹹豐的皇後,那麼清朝的國運是不是還可以再續幾十年呢?
乾隆皇帝女兒的伴讀書童,竟然影響了清朝三代帝王
她給乾隆女兒做伴讀,卻被乾隆看中選作兒媳,統領後宮半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