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8月下旬,蔣介石為了阻止劉鄧大軍向大别山挺進,急忙從山東等地抽調了90多個旅圍追堵截劉鄧大軍,在汝河南岸布下了重兵。
汝河是一條細小的河流,但河水卻很深,從闆橋流經駐馬店地區,流經汝南、汝南埠、新蔡,然後在豫皖兩省交界處的橋溝一帶注入淮河。
這時劉鄧大軍一縱和三縱均已在其他渡口強渡過汝河,跟着劉鄧的二縱也已渡河。劉鄧的指揮部随六縱開到汝河北岸的汝南埠時,六縱的十六旅也由旅長尤太忠率領過了汝河。
就在這時,蔣軍整編第八十五師師長吳紹周率領4個旅趕到汝南埠南岸,搶挖好了阻擊陣地,單等劉鄧半渡而擊。

如此一來,十二萬劉鄧大軍就被分為兩部分,主力三個縱隊已過了河,而司令部和一個縱隊則被隔斷在北岸。
這時劉鄧後面三個師的蔣軍追兵離汝河隻有70多裡地。
前有猛虎,後有餓狼,劉鄧大軍面臨着戰略進軍中最大的難點!能不能沖過汝河,關系到十二萬名将士的生死存亡!
劉伯承知道,此時此刻指揮員的決心是否堅定是關系到全軍生死存亡的關鍵因素,他和鄧小平匆匆趕到六縱先頭部隊渡河指揮所。
王近山等縱隊指揮員正在縱隊指揮所指揮渡河,蔣軍飛機不斷地在渡口上投彈掃射,炸毀浮橋。我軍将士與敵人不斷重複着你炸完我再架的動作。
在汝河南岸,吳紹周的兩個旅正在猛攻尤太忠的十六旅,企圖把他們逼回北岸。
劉伯承聽了王近山的戰況介紹,果斷地指令:“狹路相逢,勇者勝,沖過去!”
劉小平嚴肅地說:“不給援敵以時間,堅決打過河去,拿不動的東西全部扔了,輕裝沖過汝河,堅決完成黨中央交給的戰略反攻任務!”
劉鄧首長決定硬沖過去,是唯一正确的決策。
這時敵我兩軍都是剛剛開到汝河兩岸,隻有堅決沖過去,才能乘敵立足未穩的時機強渡汝河。如果稍一猶豫,則戰機全失,劉鄧和北岸解放軍就隻有背水而戰,腹背受敵,那危險就大了。
劉鄧首長深知此舉的危險性,他在汝河前沿給六縱三個旅的旅長尤太忠、李德生、蕭永銀下達了指令,要求尤太忠率十六旅在汝河南岸牽制住吳紹周師,李德生率十七旅在北岸遲滞敵人三個師追兵的追擊,蕭永銀率十八旅掩護司令部前進。
緊接着,劉鄧首長又指令野司各部門燒毀全部機密檔案,并專門訓示:馬上炸毀大炮等重型武器。
他們深知這些武器是用無數生命和鮮血從戰場繳獲的,被将士們視為珍寶,甚至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
然而目前的形勢太危急,他們隻能忍痛下令炸毀這些笨重的大炮——如果帶着它們,隻會延遲部隊搶渡汝河,招緻重大傷亡!
劉鄧首長一聲令下,六縱和野司所有部隊都緊急行動起來,燒毀檔案,綁紮浮橋,清理物品,準備沖過汝河。
但是,炸炮的爆炸聲遲遲沒有傳來,鄧小平不得不親自到榴彈炮團去查明情況。
隻見炮團團長拿着手槍,對着趕來炸炮的工兵戰士說:“炸炮!這是誰下的指令?誰敢來炸炮?”
鄧小平指着炮團團長說:“這是我的指令,強渡汝河,大炮帶不過去了,隻有炸掉。”
炮團團長無話可說,一下子趴在大炮上:“要炸炮,先把我炸了!”
鄧小平說道:“你敢贻誤戰機,把他拖開!”
工兵戰士們一擁而上,拖開團長,把炸藥塞進炮膛。
随後,爆炸聲接連響起,十幾門大炮全被炸毀了,炮團團長仰天痛哭,聲音無比凄切!
在炸炮的當口,汝河兩岸正進行着一場殊死的搏鬥,尤太忠旅長指揮十六旅在南岸和吳紹周的4個旅反複搶奪灘頭陣地,李德生的十七旅在北岸阻擊着追來的蔣軍。
汝河裡,工兵戰士們冒着敵機的轟炸,搶架着浮橋。
就在這時,劉伯承、鄧小平在警衛團和六縱的護送下,率野司機關人員踏上了浮橋。
劉鄧一上浮橋,十六團在南岸打得更猛。沖在前面的十八旅一下浮橋,就占領陣地,掩護野司過河。
劉伯承、鄧小平跑步通過浮橋,沖過十六旅和十八旅戰士們用機槍築成的鋼鐵雨道,子彈如飛蝗一樣在身邊亂竄,劉鄧二人全然不理。
劉鄧沖過汝河時,吳紹周正在南岸舉着望遠鏡觀察着北岸沖來的解放軍。
讓吳紹周大惑不解的是,他怎麼也搞不清楚沖過來的共軍是支什麼部隊——說是步兵吧,隊列裡有許多馬匹;說是戰鬥部隊吧,又有不少人拿着手槍。
吳紹周還沒來得及判斷清楚,劉鄧率領的部隊已搶渡汝河,沖到了南岸。
就這樣,劉鄧率野司機關和六縱以壓倒一切敵人的氣概,戰勝了“猛虎”和“餓狼”,勇猛地沖過汝河,與南岸部隊會師,繼續向南疾進,寫下了軍史上輝煌的一頁!